柴穎
摘要:文本解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依托閱讀文本開展英語教學的一種主要手段,教師在教學中向學生解讀、分析文本,也會提高學生的文本閱讀能力。無論是教學內容還是學科考試,文本解讀都屬于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文本解讀的綜合性也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本文基于課程內容六要素,以高中英語人教版"Book3Unit1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為例來進行文本解讀。
關鍵詞:課程內容六要素 高中英語 文本解讀
英語課程內容由“主題語境、語篇類型、語言知識、文化知識、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六個要素組成。通過對主題意義的探究,在學習、討論、評價和鑒賞活動中理解語篇所承載的中外文化內涵,學習、整合并運用所學知識,學生可以對語篇所傳遞的文化知識及內涵進行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嘗試運用語言針對主題表達自己的理解和觀點,逐步內化所學語言知識和技能。本文以高中英語人教版"Book3Unit1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為例來從課程內容六要素解讀文本。
語篇研讀:本文是一篇說明文,全文共五個段落,篇章結構為總分總。文章主要講了節(jié)日存在的意義、由來以及發(fā)展變化,形成了人類慶祝節(jié)日的緣由。五個段落的大意分別是:(1)節(jié)日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文化現(xiàn)象,慶祝節(jié)日是為了分享喜悅、感激、愛與和平的精神。(2)收獲的節(jié)日幾乎存在于每一種文化之中,慶祝節(jié)日是為了感謝上天饋贈食物。(3)節(jié)日傳統(tǒng)習俗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雖然沒有明確指出為什么慶祝節(jié)日,但深挖可以發(fā)現(xiàn),作者是從另外的角度來說明緣由,盡管節(jié)日習俗會隨著時間改變或消亡,但人們會賦予節(jié)日新的習俗和意義,使之得以延續(xù)。(4)節(jié)日正變得越來越商業(yè)化,慶祝節(jié)日是為了刺激消費、繁榮經(jīng)濟,也為人們營造幸福感,增強人們對節(jié)日的渴望。(5)節(jié)日是全世界人們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慶祝節(jié)日是為了反映人們的愿望、信念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每一段都抽絲剝繭,層層深入地闡釋why的內涵,每一段都是在為主題“我們?yōu)槭裁磻c祝節(jié)日”服務,回答為什么人們現(xiàn)在要過節(jié)。首段和尾段直接提供信息,而主體段落卻蘊含在字里行間,需要磋磨、推理和提煉。
通過本文,學生能了解中外主要節(jié)日,樹立文化自信,理解節(jié)日對與民族和國家的價值觀傳承的作用,從世界各國不同的節(jié)日中看到人類價值觀的共通性,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
語篇還提供了兩張插圖,一張是中秋節(jié),圖中元素有月亮,月餅,花燈和茶飲,營造了一番其樂融融的歡慶場景;一張是母親節(jié),圖中元素有禮物,康乃馨和卡片,展示了一片溫馨溫情的感恩氣氛。一前一后,一中一西,既是文化自信的體現(xiàn),又有兼容并蓄的氣度。
標題中關鍵詞除了why celebrate,還有we。從共時的角度看,we包括中國人和外國人;從歷時的角度看,we包含了古代的人、現(xiàn)在的人和未來的人。從“我”出發(fā),we包括家人、朋友等,這些為學生探索節(jié)日的起源,習俗以及意義提供了豐富的視角,也為學生從事實判斷過渡到價值判斷提供了理解途徑。
參考文獻:
[1]. 蔡美蓮,葉詠梅.2013.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本解讀的實踐 與思考[J].教學月刊(中學版),(4):第31-33頁.
[2]. 張秋會,王薔.2016.淺析文本解讀的五個角度[J].中小學外語 教學(中學),(11):第11-1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