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諸
首先,我向語言文字工作者提出一個誠懇的請求:請發(fā)明一個和“獨處”同義的,更像名詞,并且更好聽的詞!翻譯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本詩題目中的“Solitude”在漢語里能夠對應的只有“孤獨”“孤寂”“獨居”“獨處”這幾個詞,前兩個從理解意義上講,有點兒貶義的味道,“獨居”肯定更不對,于是只剩下“獨處”是對的。但是能把題目翻譯成《致獨處》嗎?聽起來像主人公受了宮刑……所以我作為特立獨行的翻譯者,自作主張地把題目翻成《致獨處的情詩》,總算像點兒樣子。
“獨處”對我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啊,漢語里卻沒有一個像“solitude”一樣美的詞,真是莫大的遺憾。作為一個內向的人,我會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耗散能量,在獨處的時候才能重新補充回來;當在真實世界里感到失望和迷茫,只有獨處時候的想象和冥思才能讓我恢復平衡;當我的心靈受到傷害,也只有獨自舔舐傷口才能讓我解脫痛苦。
所以,我是如此熱愛今天介紹的這首詩。
作者愛麗絲·凱利(1820—1871)是女性文學的先驅,也是美國文學的先驅之一。她的生平是一個勵志故事。愛麗絲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小鎮(zhèn)上。在當時,美國的女性地位還相當?shù)拖?,更不用說是一個中西部小鎮(zhèn)的女性。愛麗絲的媽媽是她的文化教員,在媽媽去世之后,繼母對喜歡舞文弄墨的她橫豎看不順眼。但是愛麗絲并沒有屈從于命運,反而更加勤奮地寫作,而且拉著妹妹菲比一起在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得到了包括愛倫·坡在內的一票大佬的賞識。1850年,愛麗絲30歲時,終于離開了老家,搬到紐約從事寫作,開始時住小木屋,幾年后買了自己的獨棟洋房。另外,愛麗絲在思想界也具有相當?shù)挠绊懥Α?/p>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喜歡獨處并不能說明不會取得偉大的成就,愛獨處的人也能在紐約買獨棟洋房。那么,還等什么呢?既然愛,就要說出來。
你不要猜了,我愛的是獨處!
編輯/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