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后環(huán)節(jié)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環(huán)節(jié),教師不僅要帶領學生進行文本學習的鞏固,還要著手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本文從任務活動類型出發(fā),將閱讀后活動分為控制性、半控制性和開放性活動三種方式,探討如何在讀后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讀后活動
【作者簡介】王蘋,成都東辰外國語學校。
一、引言
葛炳芳在2013年提出:“英語閱讀課的核心是在閱讀和交流中關注文本內容,在交互和活動中關注學習策略,在評判和想象中提升思維水平?!痹谛W階段,我們一般把英語閱讀教學過程分為三個階段:pre-reading(閱讀前),while-reading(閱讀中)和post-reading(閱讀后)。閱讀前就是“導”,指教師巧妙導入、正確引導,讓學生對閱讀做好情感、主題、語言上的準備。閱讀中就是“讀”和“練”,以學生為主題,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從整體到局部,又從局部到整體,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與閱讀技能。閱讀后就是“用”,即輸出教學,開展多種形式的口頭、筆頭活動,進行目標知識的內化與遷移,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讀后活動是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總結和升華,也是閱讀教學的深化與延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良好思維品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筆者將結合英語教學實例,以《LEW朗文英語世界》教材中的閱讀教學為例,探討、總結小學階段英語閱讀課讀后活動的設計類型。
二、英語閱讀教學中讀后活動設計存在的問題
英語閱讀教學中讀后活動的設計對于學生知識的鞏固、掌握、應用和拓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現(xiàn)實的英語閱讀課后活動的設計存在很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對閱讀成效的反饋與教師對閱讀成果的檢測。
1.讀后活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所占比例較低。部分英語教師對于讀后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讀后活動的缺失。將閱讀課的時間都給了閱讀前的話題引入、背景鋪墊和閱讀中的理解訓練等一系列有效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活動。但讀后活動的缺失導致學生失去了閱讀的口語輸出、筆頭輸出,不利于系統(tǒng)鞏固語言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2.讀后活動形式單一、難易不當。對于小學英語閱讀課讀后活動的設計,大部分老師是這樣實施的:將閱讀文本進行挖空背誦或全文背誦。如此反復,純屬機械操練,形式單一,沒有挑戰(zhàn)性,無法真正提升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無法有效提高學生思維品質,更不利于英語學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融合。
3.讀后活動的設計沒有切實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不同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理解能力也有差異。因此,在小學英語閱讀的讀后活動中,則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能力區(qū)分,力爭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有表達的機會和成功地體驗。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的讀后活動都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如讀后活動設計的難度較大,則會導致部分學生得不到練習展示的機會,久而久之,英語能力得不到提高,還可能會自暴自棄;而如果讀后活動設計得太過簡單,那對于比較優(yōu)秀的孩子來說,則是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因此,在設計英語閱讀的讀后活動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盡力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三、小學英語閱讀課讀后活動的開展
筆者將小學英語閱讀課讀后活動分為控制性活動、半控制性活動和開放性活動三種類型。旨在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充分發(fā)揮讀后教學的重要作用,通過高效的練習及活動,提高各層次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1.控制性活動??刂菩曰顒?,是指完全由教師控制的機械性活動和練習,學生的輸出,包括語言結構和表達的內容、意義,完全在老師的預測范圍內??刂菩曰顒涌捎行椭鷮W生熟悉、鞏固新接觸的語言知識,并且結合口語或書面練習,強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這類活動主要包括復述課文和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語言交際。
(1)復述課文。在正式開始復述課文前,教師應引導學生熟讀文章,了解文本的脈絡和內容,再根據文本的特點進行重組,如按照故事發(fā)展的時間順序或分人物、角度分析等,兼顧語言的形式與意義。復述文章不是簡單的背誦,而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思想去把握文本的脈絡和寫作目的,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和構思。復述活動包括問答引導法、關鍵詞提示法、圖畫提示法等。在實際操作中,教師可根據閱讀材料的特點,選擇其中一種復述方式,也可混合使用。以下是筆者的設計實例。
在講解《攀登英語——有趣的字母》字母U繪本“ It's fun to jump”篇章的閱讀后復述環(huán)節(jié)時,筆者采用圖畫提示法和關鍵詞提示法讓學生進行復述。
學生在圖畫和關鍵詞的提示下,很順利地復述出了文章內容。此類復述活動能讓學生的基礎知識得以鞏固,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讓大部分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
(2)創(chuàng)設情境、口語交際。受小學生學習能力和詞匯量的限制,英語閱讀語篇一般較短小,詞匯量少,同時語篇類型、內容比較單一。那么在讀后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在目標詞匯和句型的基礎上,補充、設計相似的場景,并且補充同類的詞匯和句子,讓學生在新的真實場景中去大膽使用英語,提高語言輸出能力,鞏固目標知識。
2.半控制性活動。半控制性活動,是指教師在學生較大的選擇余地,學生的回答既有老師的預測內容,也有根據自身情況和想法所做出的獨特的回應。半控制性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掌握基礎語言知識外,還可以促進語言在真實情景中的使用,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有機結合,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半控制性活動主要包括基于文本的分析評價和創(chuàng)意寫作。
(1)分析評價,挖掘故事內涵。小學階段的閱讀文本以故事類為主,人物角色個性鮮明,事件描述直接明了,但每個故事背后基本都隱藏了更深層次的意義。葛炳芳認為,讀后環(huán)節(jié)的核心就是拓展文本內涵,內化文本思想。因此,教師在設計英語閱讀的讀后環(huán)節(jié)活動時,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整體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開展深層次地研讀,了解文本背后的意義。
(2)創(chuàng)意寫作,提升寫作能力。寫作是一種高思維含量的語言輸出活動。它能展現(xiàn)小作者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是一種能綜合提升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讀后活動。英語閱讀課具有能夠開展寫作的優(yōu)勢,在閱讀完文本后,能夠借助其中的故事基礎、語言支撐,給學生提供背景去創(chuàng)作新的寫作,以讀帶寫、讀寫結合。在二年級上冊“That's a fruit?”閱讀教學后,教師根據本單元的水果主題,讓學生來寫自己所認識的那些特別的水果。以下是其中兩名學生的作品:
作品一:
All fruits have seeds. A peach is a fruit. Outside it is pink, and inside it is white. Some people like coconuts. Some people like lemons. But I like eating peaches, because they are sweet.
作品二:
All fruits have seeds. A tomato is a fruit. It is red and green. I like eating tomatoes, because they are sweet and yummy. But I don't like lemons, because they are sour.
3.開放性活動。開放性活動是指教師放開對答案的限制,由學生完全根據自身反應和意愿回答。開放性活動為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展示提供了一個自由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展示自我、挑戰(zhàn)自我,收獲成功的體驗。開放性活動的主要形式有角色扮演、錨圖設計、辯論體驗。
(1)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常用于故事型文本的閱讀后活動設計。在理解完閱讀材料后,角色扮演可以給學生提供真實的第二語言情景,讓學生真正地進入故事、進入角色、感悟情節(jié),同時還可以進一步鞏固、強化所學知識。角色扮演一般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進行,角色分工、熟悉劇本、道具準備,讓學生寓學于樂。
(2)錨圖設計。基于課文的錨圖設計主要是對本文內容的重構、分析,目的在于讓學生不僅能理解故事情節(jié),還能在閱讀的過程中掌握一定的閱讀策略,如利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分析文本脈絡,拓展思維能力,實現(xiàn)語言的輸出。例如,《朗文英語世界》LEW教材二年級上Chapter1“ Rules in the Park”的Reading time描述了一位公園管理員在工作中所遇到的一些趣事。以下是一位學生在閱讀后的錨圖作品:
(3)辯論活動。當辯論作為一種教學方法時,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在辯論活動中,正反雙方的學生需要為自己的立場尋找具有合理性和說服力的論點和論據。同時,學生也需持續(xù)關注對方的觀點和論據,捕捉對方的重點信息,加以反駁、證偽。
四、結語
閱讀是一個主動的、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運用語言的過程 (楊連瑞,1995)。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更多的讀后活動, 讓學生把語言知識進行內化、遷移,從而開闊視野,拓展思維,陶冶情操,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潘錦喜.小學英語閱讀后活動的設計思路及效果[J].英語教師,2012(8):13-15.
[2]曹海娜.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讀后活動設計[J].學周刊,2017(26): 128-129.
[3]陳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讀后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J].遼寧教育,2019(3):63-66.
[4]周春燕.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讀后活動設計類型探討[J].名師在線,2019(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