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迪
培養(yǎng)班干部可是一門技術(shù)活兒。一個班級里,有的學生聰穎過人,卻只喜歡安安靜靜讀書、思考。班級成立之初,就不要打擾他們,讓他們安心做一個“學霸”。有的孩子成績中游,甘愿做“沉默的大多數(shù)”。老師只要在學習、生活中對他們多加關(guān)注,他們便可以成為老師的“根據(jù)地”,就算少數(shù)學生搗亂,班級也亂不到哪里去。而有的學生思維敏捷、情商高,人際交往如魚得水,可能一直就是“孩子王”,老師若不給他們機會,他們往往會走到對立面,這些孩子才是班干部的重點培養(yǎng)對象。
當然,我不排除那些智商高、情商也高的學生,他們組織能力、號召力都很強,老師完全可以在新班成立就培養(yǎng)他們?yōu)榘喔刹俊H绱藢W生一分類,就知道我們這些“老班”的勁兒該往哪使了。
我在培養(yǎng)學生當班干部方面,一般分三步走。
第一步,在新生入學后利用問卷調(diào)查、實地觀察等方法,對學生“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判斷出上文所說的第三類適合當班干部的孩子,讓他們暫時負責班級事務,先把班級順利帶上正途。
如何進行實地觀察呢?比如,第一次開班會放學后,那個主動留下來幫老師關(guān)燈、關(guān)窗的學生,就屬于眼里“有活兒”、樂意奉獻的,可以當個勞動委員甚至班長之類。老師可以在第二天大力表揚這些幫老師干活的孩子(如積極發(fā)教材、打掃衛(wèi)生等),班里同學會因為老師的表揚,對這類孩子印象深刻,這就是老師在為他們大張旗鼓地“拉票”。三五天后,就算老師不指定班干部,而是組織學生選舉班干部,這類學生也會當選——因為多數(shù)人對他們印象深刻且不錯。
第二步,開學個把月后,同學們對彼此已經(jīng)有了一定了解,我們會再來一次民主選舉。選舉前我會發(fā)表演講,提醒學生,好的班干部可以引領大家快樂學習,所以大家要慎重,要選擇品學兼優(yōu)、樂于奉獻、嚴于律己的同學,以保證班級順利發(fā)展。這種演講非常必要,也屬于在為適合當班干部的學生拉票。只要班風正,優(yōu)秀的班干部就能脫穎而出,開學初臨時當選的不合適的同學會落選。
第三步,第一學期結(jié)束后,班風穩(wěn)定,班級常規(guī)管理步入正軌,我會選擇“班長輪換制”,讓所有同學都有機會當班干部,接受鍛煉。
“輪當班干部”有利有弊。利處在于能讓“沉默的中間層”得到鍛煉,提高其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弊處在于這些孩子沒有經(jīng)驗,會讓班級量化考核分數(shù)落后。因此,我嘗試讓“常任”班干部值班一周,“輪流”班干部值班一周?!俺H巍卑喔刹恐蛋嗟臅r候,所有同學都要留心觀察,學習他們的奉獻精神及待人之道;“輪流”班干部值周的時候,“常任”班干部要做好傳幫帶。這樣一來,“常任”班干部不會因為覺得被“罷免”去和“輪流”班干部搗亂,而大部分學生也能得到鍛煉,班級量化考核分數(shù)影響也不大。
(本欄責編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