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鑫
【摘要】立足教學改革政策下,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這將對他們能力提升與品質養(yǎng)成有很大幫助,能促進學生不斷進步。但前提是要優(yōu)化當前教學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課堂要富有吸引力,高中生才愿意主動學習,教師可應用探究式教學法,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以不同方法加強引導,讓高中生產(chǎn)生探究興趣,在課堂中更積極、主動。促使高中生借助探究、思考及實踐操作,將物理知識理解透徹與牢固掌握,可實現(xiàn)高中生高效學習與教學效率穩(wěn)步提升。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法;高中物理;應用實踐
前言:
探究式教學法是指讓學生在理解知識原理與概念基礎上,借助教師提出的例子、任務或問題,通過觀察、分析、討論、實踐等方式,自主探究及獲取知識,能讓學生得到鍛煉,對其能力提升與發(fā)展有促進作用。針對高中物理學科,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采取不同方法應用探究式教學法,引發(fā)高中生好奇心理與求知興趣,促使其主動參與課堂學習,通過探究加強理解,掌握好物理知識。讓高中生在學習中有所突破,確保探究式教學法更具高效性。
一、聯(lián)系生活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物理在高中階段屬于必修課程,此門學科知識豐富,涉及的范圍也較廣,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1]。若想讓高中生主動學習,教師就應改變教學模式,采取新穎策略,讓高中生主動去獲取新知。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具體知識點,應用好探究式教學法,教師可聯(lián)系生活提出問題,引導高中生積極探究。能有效引發(fā)他們好奇心理,促使高中生在探究中加強理解,通過解決問題完全掌握物理知識,進一步加強高中生認知,使其在學習中實現(xiàn)進步。
例如,《圓周運動》教學中,教師就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出多個問題,引導高中生進行自主探究,能使其更好的掌握知識。比如:在我們熟悉的生活中,仔細觀察會發(fā)展,有很多現(xiàn)象與本課知識相關。包括火車轉彎、摩天輪、汽車轉彎、滾筒洗衣機等,教師可提出問題,以上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汽車與火車轉彎,在原理上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請舉例說明,其中哪種涉及到離心運動,有什么危害?以火車轉彎為例,為什么鐵軌的內(nèi)、外軌道高度會略有不同,原因是什么?圍繞上述問題,讓高中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與教材內(nèi)容,主動探究這部分知識。能讓高中生產(chǎn)生高漲情緒,通過思考、探究解決問題與掌握好本課知識,得以構建高中物理高效課堂。
二、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引發(fā)探究興趣
探究式教學法是當前一種新穎教學策略,注重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能為其鍛煉創(chuàng)造機會,符合教學改革下的更高要求,且對學生能力、思維發(fā)展有很好的促進效果[2]。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用探究式教學法,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以其獨有優(yōu)勢與多樣功能,展示視頻或電子課件,引發(fā)高中生探究興趣。讓他們在高漲情緒下積極探究與實踐,理解好物理知識形成過程,并掌握的更扎實,促使高中生可實現(xiàn)自主高效學習。
例如,《自由落體運動》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引發(fā)高中生探究興趣,讓他們主動學習。比如:教師可搜集與本課知識點相關的教學資源,編輯后在課堂呈現(xiàn),用視頻方式模擬站在較高的建筑上,將輕重不同的兩種物體,從相同高度同時拋下,這一過程可慢放,讓高中生仔細觀察,看看輕、重兩種物體,哪一個下落速度更快,并讓高中生結合生活經(jīng)驗,說一說影響物體下落速度的原因是什么。在此基礎上,鼓勵高中生翻閱教材,用各種器材進行實驗,研究輕重不同物體下落快慢。在實驗探究過程中,高中生通過觀察能完全理解自由落體運動,掌握好本課物理知識,得以實現(xiàn)自主學習,確保探究式教學可收效顯著。
三、運用目標任務設置,鼓勵合作探究
針對高中物理這門繁瑣且必修的學科,若想幫助學生學習好知識,就應讓他們主動獲取,才會深刻記憶,可有效推動教學發(fā)展與改革。在實際課堂中,可應用探究式教學法,圍繞教材內(nèi)容與知識點,教師可運用目標任務設置,鼓勵高中生以合作模式共同探究。一方面能加強課堂互動,讓氛圍活躍起來,另一方面能促使高中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分享見解與共同探究。既可借助合作加強知識理解,還能讓高中生掌握扎實,使其得以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例如,《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教學中,本課以實驗為主,教師可應用探究式教學法,布置恰當課堂任務,讓高中生自主獲取知識。比如:教師可布置研究小車在重物牽引下,速度隨時間變化所產(chǎn)生規(guī)律的任務,先將高中生合理劃分多個小組,并準備可供實驗的多種器材,再引導高中生進行組內(nèi)交流、探討與分享見解,在匯集全員思路情況下設計物理實驗方案。教師要給予高中生適當指導與啟發(fā),讓他們考慮應測量哪些物理量,選擇用什么樣的器材,最后讓高中生動手實踐操作,利用實驗方式探究本課知識。既能激發(fā)高中生興趣,使其在小組合作探究中掌握本課物理知識,還能發(fā)展高中生多項能力,可保障物理學科教學質量。
總結:
在高中階段,物理作為一門必修學科,想讓高中生學習好知識,就要改革教學,避免枯燥講解,更應注重引導高中生自主學習,為他們提供鍛煉機會,讓高中生能更好的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將探究式教學法應用于實踐,通過問題、信息技術或任務布置等多元化方法,讓高中生產(chǎn)生濃厚興趣,從而主動探究與分析,可活躍氛圍,促使高中生能在高效課堂中掌握好物理知識,得以提高學習效率,讓高中物理教學開展效果更理想。
參考文獻:
[1]張路.初探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2020(52):209.
[2]牛輝.論探究式教學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實施[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