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音樂學院在構筑社會主義文藝人才培養(yǎng)陣地的過程中,逐漸探索出一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學校改革發(fā)展的實踐之路,堅持“突出政治建設、發(fā)揮黨委核心作用、強化正面宣傳引導、全面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要點,形成了特色鮮明、成效顯著的學校管理機制與育人機制。
關鍵詞:社會主義文藝人才;政治建設;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
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國音樂學院(以下簡稱學校)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和北京教育大會各項部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加強黨的領導不動搖、不松懈,充分發(fā)揮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力、滲透力,引領學校事業(yè)發(fā)展有實招、出實效,努力形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學校改革發(fā)展的生動實踐。
強化引領,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1.站位全局,系統推進政治建設
把黨的領導貫穿到辦學治校全過程,形成學校黨委、二級黨組織和基層黨支部“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引導全體師生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扎根中國大地建設“雙一流”大學、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確保正確辦學方向和人才培養(yǎng)導向。
2.深學細悟,筑牢初心使命
堅持把加強理論學習作為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開展為期3個月的“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主題讀書活動,編印教師集中學習材料16期。開展學校黨委書記講黨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音樂會、參觀、觀影、輔導報告等學習活動,政治學習成為學校常態(tài)、干部師生習慣。全體師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文藝的重要論述,深入領會初心和使命的深刻內涵和實踐要求。
3.著眼學懂,建立有效學習機制
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全國和北京高校思政會精神、全國和北京教育大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和文藝的重要論述作為重要學習內容,統籌建立校系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領導講黨課、專家輔導報告、干部專題培訓、每月教師研討、支部“三會一課”、主題黨團活動等立體化學習體系,形成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濃厚氛圍。
4.著力做實,推動真信真用真落實
發(fā)揚理論指導實踐的作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教育和文藝重要論述的基礎上,緊密聯系學校發(fā)展實際,做好戰(zhàn)略謀劃,始終牢記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把“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作為藝術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遵循,努力倡導和建設“中國樂派”,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樂學府”,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學校落地生根。
謀篇布局,努力發(fā)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
1.完善黨的領導機制
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制定《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實施細則》,不斷修訂完善黨委全委會、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議事規(guī)則,為黨委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提供了機制保障。嚴格執(zhí)行《系(部)黨組織會議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實施辦法》,強化了教學單位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貫徹民主集中制,嚴格落實《中國音樂學院落實“三重一大”制度的實施辦法》,制定《領導班子成員溝通協調制度》,實行“一把手”末位表態(tài),班子成員認真執(zhí)行集體決定,提升了班子整體功能。建立二級黨組織、基層黨支部把好政治關、師德關長效機制,制定《教研室室務會制度》《學生黨支部、團支部、班委會協同工作機制實施辦法》,推動了黨的領導、黨的部署向基層延伸。
2.堅持謀全局抓大事
進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階段后,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對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學校積極承擔使命,敢為人先,根據北京市委分類辦學意見,提出建立全國第一所單一學科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學校著力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北京高校內涵、特色、差異化發(fā)展的要求,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與學校改革發(fā)展緊密結合起來,堅守辦學初心,凝練特色優(yōu)勢,堅持內涵發(fā)展,全面提升學校辦學質量。2020年5月,學校獲批進入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行列;同年12月,學校舉行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大會暨“五院一地”授牌儀式,制定出臺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工作方案(2020-2022)》,突出頂層謀劃、強調協同攻堅、注重理念更新、集聚優(yōu)勢資源,建設中國音樂理論、創(chuàng)作、表演、教育“四位一體”的學科體系和教育體系,推動學校整體建設和發(fā)展。
3.注重抓制度促規(guī)范
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統籌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huán)節(jié)、人才培養(yǎng)各方面。近三年,學校制定了209項制度,在制度體系中強調黨的全面領導、明確黨的政治建設要求,確保黨的政治領導貫穿治校全過程。為了進一步規(guī)范管理行為,提高管理效能,全面推進依法治校進程,用兩年時間扎實開展了規(guī)章制度梳理匯編工作,737個校級制度編印成冊,初步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大學制度體系。
4.勤于抓落實求實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學校黨委領導班子開展85次調研,形成12份調研報告。堅持落細落實的工作導向,制定了“8+2專項整治”70項整改措施,解決了影響學校發(fā)展和師生反映的問題85個。針對“中國樂派”建設缺乏課程體系有力支撐、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強等問題,開創(chuàng)性提出“中國樂派8+1、思政+X”本科課程設置規(guī)劃。針對調研發(fā)現“音樂教育”學科專業(yè)建設不適應北京藝術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需求問題,成立“教育學院”。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聚焦發(fā)展問題緊抓不放,民生問題立行立改,接訴即辦工作滿意率達100%。
5.善于抓改革促發(fā)展
學校黨委充分發(fā)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作用,以深化改革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2018年,立足學?!半p一流”建設新要求,以成立九個中心為突破口,全面改革機構設置,進一步提升了管理效能,激發(fā)了辦學活力。立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新形勢,2020年,大力推動以“五院一地”為重點的機構設置改革。通過職稱評審改革、招生改革、課程改革、附中垂直管理機制改革,全面推進了學校內涵發(fā)展。
防范風險,強化正面宣傳引導
1.慎終如始打贏校園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疫情期間,學校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設立4個專項防控組,理順二級單位防控機制,健全網格化管理職責,分層分類制定防控措施,嚴格落實“一對一”“點對點”每日信息摸排機制,學校無一例病例,師生健康得到保障。學校召開專項工作會議70余次,及時部署和調整疫情防控階段性工作任務。制定線上教學安排、畢業(yè)生離校、應急處置、健康教育、健康檢測、校園管理和日常衛(wèi)生消毒等制度30余個。學校黨政主要領導自2020年大年初一開始以無休狀態(tài)帶班值守,以上率下、靠前指揮,凝聚起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進入常態(tài)化防控模式后,堅持慎終如始,優(yōu)化信息化管理手段,強化人臉識別技術應用,建成線上一站式服務大廳、電子會議系統,保障了師生健康前提下的學校教育教學秩序全面恢復。
2.層層壓實政治安全責任
學校建立了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黨委宣傳部組織協調、各黨總支和直屬黨支部分工負責的工作機制,將意識形態(tài)責任、安全穩(wěn)定責任內容納入學校黨委、各黨總支、黨支部及書記和班子成員四個層級《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不斷強化各單位、各部門的政治意識和陣地意識。學校堅持“重大活動專題研究、重點內容專題學習、社會輿情時時關注”,把意識形態(tài)工作納入黨委班子重要議事日程。組織召開安全穩(wěn)定工作會、中層干部會、黨群工作例會等,及時部署意識形態(tài)和安穩(wěn)工作要求。
3.寸土必爭守好各類陣地
學校緊盯講臺和舞臺兩大陣地,制定完善系列制度,專門制定《外國專家大師課告知書》,保證了各類陣地管理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可管可控;守住守好課堂教學意識形態(tài)安全的底線與紅線,集中開展課堂聽課督導工作,定期向全校發(fā)布《督導與質量監(jiān)控簡報》;嚴格執(zhí)行“一會一報”“一事一報”制度,管好各類報告會和文藝演出。學校創(chuàng)新齊抓共管工作機制,大教室使用、校園網管理、媒體進校園、外國專家大師課管理、外單位文藝演出等方面實行陣地管理審批五聯動,相關職能部門聯審聯管,防止百密一疏。國家重大活動和重要敏感時期實施意識形態(tài)和校園安全應急預案,確保關鍵節(jié)點平穩(wěn)度過。嚴格管理“兩微一網”和二級新媒體平臺,嚴把二級新媒體號審批關,與負責人簽訂新媒體運營安全責任書,并加強日常業(yè)務指導。建立健全意識形態(tài)定期分析研判通報機制,實現輿情監(jiān)測“一日一報”。
4.正面發(fā)聲鞏固主導地位
學校新聞宣傳工作緊密圍繞國家重大事件和學校重要活動,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加強正面輿論引導,如2018年的“全國和全市教育大會”“北京市委書記蔡奇教師節(jié)來我校調研”“全球音樂教育聯盟校長交流季”; 201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國國際音樂(鋼琴教學)大賽”;2020年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壯大了宣傳工作氣勢規(guī)模,營造了凝心聚力、催人奮進的校園輿論氛圍。學校積極擴大對外宣傳,三年來共召開新聞發(fā)布會10余場,各類特色活動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光明網、學習強國、《北京日報》、北京電視臺等國家和北京市主流媒體、行業(yè)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報道,僅2020年在社會各界媒體發(fā)布學校相關新聞報道達101篇,大幅提升了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和美譽度。
5.創(chuàng)新求實打造新媒體矩陣
學校官微粉絲量突破10萬,其中《祝福祖國唱起來|中國音樂學院唱響心中的歌》的閱讀量達8.3萬次,《國慶70周年|光榮使命!國慶慶祝活動中的國音人》的閱讀量達2.2萬次。設立央視頻號、《北京日報》 “北京號”和“快手號”,融媒體工作格局逐步形成。《中國音樂學院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大會暨“五院一地”授牌儀式舉行》等7篇文章在《北京日報》客戶端發(fā)布后均被首頁推薦?!翱焓痔枴蓖扑蛶熒铣段液臀业淖鎳罚c擊量達5.9萬次。2020屆“云端”畢業(yè)典禮各大平臺同步直播,觀看人數達26萬。
彰顯特色,全面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1.推進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步創(chuàng)新
學校召開思政課建設會議,構建“黨委統一領導、書記校長帶頭、思政部認真實施、藝術家積極參與”的思政課建設格局,匯聚眾智探索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2020年,學校黨委領導班子成員講授思政課9次,注重講好黨領導人民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跡、巨大成效。出臺《“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推進“思政+X”課程體系建設,開設“中外名著精讀”等文化通識課程4門,探索“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與“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相融共講的特色教學方式。
2.創(chuàng)立“音樂廳里的思政課”品牌
學校黨委書記、校長共同打造“國慶70周年服務保障表彰大會思政課”,思政部與聲歌系推出“最美的歌聲獻給黨”音樂廳里的思政課,思政課教師與作曲家們開展“‘藝同戰(zhàn)‘疫之主創(chuàng)者說”訪談活動。學校校長以其創(chuàng)作的四首音樂作品為例,生動解讀“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并錄制“凈化心靈、塑造人格—音樂思政課”慕課。知名藝術家吳碧霞、王中山等分別主講專題思政課,打造了藝術學子都愛聽、真相信的思政課。學校思政課得到中國網、光明網、學習強國等媒體和平臺報道?!安煌跣?、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中央第二巡回督導組組長陳際瓦作出評價:“‘音樂廳里的思政課使師生感到黨的理論聽得懂、做得到”。
3.推動“沉浸式”教育常態(tài)化
積極創(chuàng)作弘揚抗疫精神文藝作品。學校與國家大劇院共同推出抗“疫”主題交響合唱《天使告訴我》,受到新華社、學習強國等媒體和平臺肯定,點擊量超過2億次。藝術家們以飽滿的家國情懷,創(chuàng)作演唱40余首抗擊疫情主題歌曲,國音學子發(fā)揮專業(yè)特長,創(chuàng)作并錄制了原創(chuàng)音樂作品60余首,在嚴峻考驗中傳遞了真善美和正能量,發(fā)揮了文藝作品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重要作用。隆重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師生主題音樂會,以歌聲唱響初心、以文藝弘揚使命。圍繞國慶70周年,古箏、古琴、竹笛、二胡、阮和交響樂團演奏的網絡快閃《我和我的祖國》登上學習強國平臺,賦予愛國主義教育蓬勃生動的傳播力。奮進新時代系列31場音樂會、“青春告白祖國”廣場音樂會等活動,使師生在浸潤熏陶之中,自覺把個人的藝術夢融入中國夢。
4.完善“三全育人”格局
組織全?!傲⒌聵淙烁救蝿沾髮W習、大討論、大落實”活動,強化立德樹人使命擔當。出臺《全面推進“三全育人”工作實施方案》,實施“十大”育人提升工程。營造濃厚教育氛圍,以迎新季、畢業(yè)季、學生評優(yōu)表彰大會三大載體強化全程育人,“使命在肩、奮斗有我”主題活動貫穿全年,學生活動、志愿服務多姿多彩,形成“研究生沙龍”“碩果綻放”“博學綻放”“夢想舞臺”“青春建功新時代”“青春獻禮祖國贊曲”等主題教育活動品牌,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在日常,潤物無聲。拓展實踐育人渠道,以“為人民而歌”作為鮮明育人導向,形成了“中國民歌知多少”“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文化品牌活動,堅持開展各類層次豐富的慰問演出和便民演出,在為人民服務中增強了音樂人才的使命擔當和家國情懷?!耙魳分谩す晚灐睂嵺`活動獲評團中央“三下鄉(xiāng)”優(yōu)秀實踐團隊和團市委“青年服務國家”優(yōu)秀團隊。
當前,我國正處于邁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fā)展階段,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新的發(fā)展階段需要高質量發(fā)展的高等教育。學校黨委將不斷提高把握新發(fā)展階段、貫徹新發(fā)展理念、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zhàn)略眼光,團結帶領全校教職工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音樂學院,構筑社會主義文藝人才培養(yǎng)的堅強陣地,為北京“四個中心”建設作出更大貢獻,為文化強國戰(zhàn)略和教育強國戰(zhàn)略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