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鐸
現(xiàn)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許多名貴食材菜品也“飛入尋常百姓家”。雖然餐桌上的菜品營養(yǎng)豐富、色香味俱佳,但是我還時?;貞浶r候吃過的“韭茄”,時常想起這些小菜里的溫馨母愛。
小時候,我家的日子相當清貧,甚至可以用窘迫二字來形容。黃面窩頭一直在我家占據(jù)主導地位,偶爾是紅薯或者高粱面窩頭。這些粗糧現(xiàn)在成了生活中的開胃食品。那時,卻是難以下咽卻又不得不吃的主食。母親此時總為我們腌制些家常小菜來調(diào)動我們的味蕾。每年秋末,母親都要腌制“韭茄”,將茄子洗凈,切成長條,在鍋里蒸到八成熟,晾涼后和韭菜段放在一起,撒上適當?shù)氖雏},裝在容器內(nèi)蓋好蓋子,第二天就可以吃了。母親做這些的時候仔仔細細,一道道工序下來,從不嫌麻煩。她看到我們兄妹幾個圍著飯桌狼吞虎咽的樣子,笑了。笑得是那樣地溫馨,那樣陽光,那樣幸福。我們兄妹感受到溫馨的母愛,幸福地長大。
如今,物質(zhì)豐盈,雞鴨魚肉不缺,我還是偏愛母親腌制的“韭茄”。每年秋天,我都會央求母親做點“韭茄”,有時也自己制作。這樣的小菜無論配米飯、粥飯、饅頭、面條,都很下飯,讓人胃口大開。多年來,我在母愛里長大、娶妻生子。我默默地在心中祝愿母親不要老去?!对娊?jīng)》中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我的父母為撫養(yǎng)我們可謂嘔心瀝血。孟郊在《游子吟》中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币馑际牵骸坝姓l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尤其像我這樣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長大的孩子,無論怎樣去報答母親的養(yǎng)育之恩,都不為過,即便如此,也是難報父母養(yǎng)育恩情之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