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潔玲
【摘要】統(tǒng)編教材單獨設(shè)置策略單元,圍繞策略組織教學,相對于以往教材而言,轉(zhuǎn)變了語文教學的關(guān)注點,由認知層面提升到了元認知層面,這是語文教材在不斷探索,精益求精的道路上一個跨越式的進步。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轉(zhuǎn)變?yōu)檎J識策略、授以閱讀策略已經(jīng)逐漸成為了閱讀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
【關(guān)鍵詞】閱讀策略單元;閱讀策略;預測
相對于以往偏向于以人文為主題編排單元內(nèi)容的教材,統(tǒng)編教材中的重大變革之一,即是從三年級上冊開始,每學年獨立設(shè)置了一個閱讀策略單元,具體是這樣安排的:三年級的“預測”策略單元、四年級“提問”策略單元、五年級“提高閱讀”策略單元、六年級“有目的的閱讀”策略單元。這樣的設(shè)置更為特殊,更有意義,也更顯特色。
卓越的閱讀者=閱讀量+閱讀策略的熟練運用。學生向愿意閱讀,喜歡閱讀態(tài)度轉(zhuǎn)變的過程中,閱讀策略占據(jù)著至關(guān)重要的地位,閱讀策略單元的重要任務(wù)便是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統(tǒng)編教材將閱讀策略課程目標具體化為課程內(nèi)容,使得單元課程內(nèi)容更加集中、更為聚焦,有利于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策略”時由漫無目的轉(zhuǎn)變成有計劃、有意識、有目的。只有教師在閱讀策略單元中聚焦策略目標,讓學生有目的地從精熟學習轉(zhuǎn)向策略學習,獲得一些閱讀的策略和方法,才能真正提升學生自身閱讀能力。那么,我們?nèi)绾斡伞敖桃黄敝饾u過渡到“教閱讀”,積極構(gòu)建起以閱讀策略為導向的閱讀教學呢?筆者將從以下三點談?wù)勛约旱目捶ǎ?/p>
一、聚焦目標,層層遞進
閱讀策略單元安排了精讀課、略讀課、習作、語文園地,同樣也有識字寫字和課后練習題,與普通的閱讀單元保持著基本的相似之處。但是,與普通閱讀單元不同的是,閱讀策略單元的每篇課文不是簡單地疊加組合,而是都有其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前一篇課文是后一篇課文的基礎(chǔ),層層遞進。在展開具體的教學時,緊緊地把握目標的層次性、遞進性和發(fā)展性,才能進一步凸顯策略單元的獨特之處。
筆者基于統(tǒng)編教材整體的視角,解讀教材,從每個策略單元的整體單元角度把握教材編寫意圖,聚焦指導學生學習策略的目標,緊扣單元核心目標展開教學。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下,與教師目標達成一致,做到“一課一得”,真正在課堂上有所獲、有所得,學習到有效的閱讀策略,并且加以初步運用。
以統(tǒng)編版三年級上冊的“預測”單元為例。在“預測”策略單元教學過程中,筆者聚焦目標,層層遞進。首先,筆者通過分析教材,結(jié)合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明確單元總體的教學目標是“學習預測的閱讀策略——一邊讀一邊預測,順著故事情節(jié)去猜想,學習預測的一些基本方法”;然后,筆者在精讀課文——《總也倒不了的老屋》的具體教學時,利用課文的旁批,與學生共同交流學習,讓學生知道怎么運用閱讀策略,提示學生在哪里可以預測(如題目、圖片、故事內(nèi)容),預測什么(如故事的情節(jié)、結(jié)局),掌握基本的預測方法。其次,筆者與學生共同學習兩篇略讀課文——《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和《學叫的狗》,旨在實踐和運用預測策略——主動思考,預測后面發(fā)生的情節(jié)和故事情節(jié)。在初步嘗試運用的過程中,筆者提示學生修正自己的預測,培養(yǎng)學生“猜測——驗證,再猜測——再驗證”的積極思維過程;最后,筆者緊緊把握住課文安排的一系列與預測策略的學習和運用緊密相關(guān)的實踐活動,展開具體的教學,讓學生在課堂的推進過程中,一步步地去體會預測有什么好處、可以怎么進行預測以及如何更好地預測。
二、教具體方法,落到實處
閱讀策略是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促進有效理解的閱讀方法和技巧。策略是具有概括性的,而方法是具體的。教師在與學生一起學習閱讀策略單元時,不能籠統(tǒng)簡單地拋出“預測、提問、提高閱讀速度、有目的地閱讀”的策略,因為學生不是天生就會閱讀的,他們年齡小、閱歷少,不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策略,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更加具體的方法,真正地學會和運用閱讀策略,逐步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能力。
那么,如何確定與閱讀策略相關(guān)聯(lián)的閱讀方法呢?從教科書中的“課文導語、課后練習題、語文園地”中進行提取與整合是有效的方法。以三年級上冊“預測”單元為例,這個單元安排了三篇課文,“課文導語”和“課后聯(lián)系題”都有指示學習策略的具體方法:可以依據(jù)文章的題目和插圖、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常識作預測。如何教學生運用具體的方法來學習預測策略呢?筆者在《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一課中是這樣做的:
三、創(chuàng)設(shè)機會,反復練習
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了解到,要想真正地掌握閱讀策略,僅僅靠教科書中的幾篇文章只會淺嘗輒止,不足以真正落實教學目標。教材也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在學習課文以后,還編排了“課后習題”“交流平臺”來鞏固練習閱讀策略?!逗}卜先生的長胡子》一課,課后出示了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文章和書的題目,讓學生猜猜里面可能寫了什么;《學叫的狗》課后習題中,讓教師挑選出一本學生不熟悉的故事書,截取其中的章節(jié)片段,讀給學生聽,讀的時候可以適當停留,讓學生思考并猜猜后面可能發(fā)生什么;交流平臺的對話框中也提示,在圖書館看書時,自己可以通過標題進行大膽地預測,猜猜這本書所講的內(nèi)容是否自己感興趣的,再決定要不要看這本書等。正所謂,“孰能生巧”?!邦A測”閱讀策略的熟練運用需要在大量的閱讀實踐中去掌握、去提高。在《總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課后,筆者設(shè)計了以下兩個問題:更加深入地了解老屋,你又會預測到什么新的東西?如果你是作者,你會配上什么樣的提示,畫什么樣的插圖呢?在教學《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一課后,筆者布置學生閱讀文章《捉迷藏》,通過給予適當?shù)牧舭?,學生自主大膽進行預測,然后對照答案,及時修正與反思自己的預測;在教學《小狗學叫》一課后,筆者安排學生展開小組故事匯,讓學生從最喜愛的故事書中選一個片段,讀給小組里的同學聽,在適當?shù)胤酵O聛恚尨蠹也乱徊鹿适碌陌l(fā)展,也可以猜一猜故事結(jié)局。
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機會下,大量地閱讀,反復地練習,真正做到了在閱讀實踐中學習并且運用這些閱讀策略,從而提升了自身閱讀能力和提高了閱讀效率。
四、結(jié)語
學生在閱讀策略單元中學會真正實用的、可轉(zhuǎn)化成能力的語文知識——閱讀策略,是我們教授閱讀策略單元的主要目的。學生在教師的引領(lǐng)下,通過對策略單元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逐步培養(yǎng)起運用策略的意識,提高運用策略的能力,最終達到由課內(nèi)延伸至課外閱讀,成為卓越的閱讀者。一線語文教師只有深入學習與探究,努力做好新舊教材的銜接,才能夠進一步地領(lǐng)會統(tǒng)編教材的編寫意圖,在此基礎(chǔ)上,更好地用好教材,用好教材中三到六年級獨立設(shè)置的閱讀策略單元,真正關(guān)注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蔣軍晶.“閱讀策略”,為什么教,怎么教[J].小學語文教學,2019(10).
[2]周龍興.小學閱讀的策略發(fā)展及教學研究報告[J].教學理論與實踐,1999(3).
[3]郭華.語文中高年級閱讀策略教學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
責任編輯? 蕭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