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華
【摘要】古詩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板塊,不僅蘊含了獨特的文學、審美價值,還寄托了古代文人墨客的獨特情感,具有很強的情感共鳴。小學語文教師要樹立植情于詩的教學理念,帶領學生挖掘古詩中的情感價值,讓學生不自覺對古詩移情,感受詩人筆下的家國情懷、田園情懷等美好情感,傳授學生古詩鑒賞技巧,讓學生對學生移情,真正讓學生走入古詩的意境,讓學生體驗古詩獨特的藝術魅力,打造情景交融的古詩閱讀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移情體驗式;故事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對閱讀文本的個性化解讀,調(diào)動學生各個感官,引導學生從視覺、聽覺和色彩等方面進行聯(lián)想,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般進行閱讀,讓學生品味文本的情感、學生之間形成情感共鳴、師生之間形成情感共鳴,這就是移情體驗式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用微課創(chuàng)設古詩閱讀情境,呈現(xiàn)古詩營造的意境,讓學生對文本產(chǎn)生移情;精心設計問題鏈,引導學生分析古詩的情感主旨,鼓勵學生分享自己的古詩鑒賞體驗,實現(xiàn)學生對學生的移情;設計古詩朗誦、古詩接龍等活動,全面挖掘學生古詩學習潛力,開展師生之間的互動,點評學生表現(xiàn),實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移情,打造移情體驗式古詩閱讀課堂。
一、移情體驗式教學理念下小學古詩閱讀存在的問題
1.更看重古詩背誦,忽視了學生情感體驗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把古詩背誦作為教學重點,要求學生背誦和默寫古詩,古詩鑒賞教學還不夠深入,對古詩的意境美、文學美和情感美的講解比較少,很多學生沒有體驗到古詩詞的魅力,只是在機械性地背誦古詩,這種教學理念影響了古詩教學。例如,很多學生雖然能背誦古詩,卻不懂詩句的具體含義,沒有體驗到古詩中歌頌家國情懷、堅持不懈和贊美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影響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
2.閱讀教學方式單一化,沒有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
小學古詩閱讀教學主要是以吟誦、背誦和鑒賞為主,教師很少主動開展古詩詞鑒賞辯論、問題教學和小組合作活動,呆板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古詩閱讀興趣,學生自然也無法體驗到古詩中的情感,沒有辦法和古詩詞“共情”。教師在古詩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情感體驗,追求“以情動人”的閱讀教學目標,讓學生主動閱讀古詩、背誦古詩、贊美古詩,讓古詩閱讀提升小學生文化自信。
二、移情體驗式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古詩閱讀教學的應用策略
1.運用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對古詩移情
古詩雖然篇幅都比較短小,但是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價值,移情體驗式教學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學生對古詩移情,讓學生走入古詩中,品味作者的情感。例如,教師在講解《山行》一詩時,可以用微課展示一幅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云、紅葉讓人印象深刻,用清麗、淳樸的山間景色激發(fā)學生共情,讓學生走入古詩世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自己就是詩人杜牧,深秋時節(jié)駕車來到山間,空曠的山中只有自己一人,曲曲折折的小路盡頭是楓林,鮮紅的楓葉靜靜等待人的觀賞,山路的盡頭是人家。學生在閱讀古詩過程中既感受到了詩人對大自然秋天美麗景色的贊美,又感受到了作者豪爽、積極向上的情感,激發(fā)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教師要引導學生暢談自己閱讀這首古詩后的感受。有的學生分析了“斜”“徑”“霜”和“紅”等詞語的妙用,表達了自己對楓林的喜愛,火紅的楓葉充滿了熱情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詩人才停下車駐足觀賞;有的學生認為,詩人向往山中質(zhì)樸、安靜的生活,獨自一人來到山中,詩人或許想要歸隱山林。這些都是學生對古詩的移情,把詩人的情感轉移到自己的身上,真正體驗到古詩的情感美。
2.設計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對學生移情
語文教師在古詩閱讀教學中要設計一些開放性問題,引導學生逐步對古詩進行深度分析,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思維,提升他們的古詩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芙蓉樓送辛漸》一詩時,可以設計如下問題:“一片冰心在玉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有的學生認為,這句詩是詩人王昌齡對自己和友人辛漸共同的祝愿,希望他們在仕途中不要迷失本心,堅守自己的品格,不流于世俗。有的學生認為,這是詩人對自己的期盼,志同道合的朋友已經(jīng)離去,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他把自己比作玉壺,即使遠離家鄉(xiāng)和朋友依然堅守本心,表達了自己豁達、堅強的性格。開放式的問題激發(fā)了學生的討論積極性,學生們各抒己見,紛紛表達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對王昌齡個人性格、創(chuàng)作風格和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了分析。學生之間共享了古詩鑒賞體驗,學生與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了情感共鳴,這種情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可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移情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發(fā)言,提升古詩閱讀教學有效性。
3.開展多元化互動,打造師生間的雙向移情
教師要結合古詩主題設計朗誦、小組辯論和古詩背誦活動,進一步挖掘學生潛力,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實現(xiàn)師生之間的雙向移情。例如,教師可以以四季為主題開展古詩詞接龍大賽,分為個人和小組比賽,分別分為春、夏、秋、冬四個主題。教師隨機抽取主題,學生則需要背誦和主題相關的古詩。教師可以為每一個小組提供一次場外援助機會,師生共同參與古詩詞接龍比賽。例如,“春”主題的比賽中,第一組背誦了“春眠不覺曉”,第二組背誦了“當春乃發(fā)生”,教師補充了“春色滿園關不住”。教師要肯定每一個小組、每一個學生的表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精神,幫助學生積累更多古詩,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教師的關愛和淵博的知識。語文教師則是挖掘學生背誦古詩的潛力,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的雙向移情。語文教師要精心備課,不斷提升自己的古詩積累量和朗誦能力,為學生樹立榜樣,及時肯定學生的進步,點評學生妙語連珠的精彩發(fā)言,和學生一起討論和四季相關的故事,引導學生把學習過的古詩進行分類,打造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積極性。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學生古詩閱讀情感體驗,積極融入移情體驗式教學理念,從學生與古詩移情、學生與學生間的移情和師生間的雙向移情入手,用微課詮釋古詩意境,讓學生深入品味古詩的遣詞造句藝術,提升小學生古詩閱讀能力,打造以情動人的古詩閱讀課堂。
參考文獻:
[1]黃珊珊.基于“游戲體驗式”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創(chuàng)新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20(15):219.
[2]程婧.論移情閱讀在古詩詞教學中的運用[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19,32(18):191-192.
責任編輯? 楊?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