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五管”齊下 唱出和諧之音

      2021-07-16 06:31:25章媛媛
      教學月刊·小學綜合 2021年5期
      關鍵詞:合唱小學低段

      章媛媛

      【摘? ?要】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等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奧爾夫教學法引導學生參與多聲部音樂實踐。具體可以從聽、唱、玩、動、創(chuàng)五方面進行,由此讓學生逐漸認識、了解多聲部,感受多聲部音樂的特點,為中高年級多聲部合唱教學做好鋪墊。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小學低段;多聲部;合唱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要重視和加強合唱教學,使學生感受多聲部音樂豐富的表現(xiàn)力,盡早建立與他人合作演出的經(jīng)驗,培養(yǎng)群體意識及協(xié)調(diào)合作能力,使他們在歌唱表現(xiàn)中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美的熏陶?!痹趯嶋H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合唱教學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音不準、識譜難、不會唱、不想唱等方面。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等特點,教師可以利用奧爾夫教學法,引導學生參與多聲部音樂實踐,讓學生逐漸認識、了解多聲部,感受多聲部音樂的特點,為中高年級多聲部合唱教學做好鋪墊。奧爾夫教學法認為教學的結(jié)果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教學過程,當教師給學生布置某個任務的時候,應盡可能地讓他們按照各自的條件、方式、意愿去做。這樣學生才能學得主動,才能發(fā)揮想象力和獨創(chuàng)性。因此,筆者嘗試利用奧爾夫教學法,從“聽、唱、玩、動、創(chuàng)”五方面出發(fā),對低年級學生進行多聲部教學。

      一、聽——感受多聲部的魅力

      音樂理論家周大風先生曾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聽比唱更重要?!焙翢o疑問,音樂是聽覺的藝術(shù),聽覺對于音樂學習、表演及創(chuàng)作都具有無比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學生聽音樂的過程時常是被動的、籠統(tǒng)的。他們常常把音樂當作一種聽覺背景,在無意識中接受。特別是合唱歌曲,學生往往先入為主,最先聽到的是主旋律和高聲部旋律,對于其他部分的旋律則很少注意。因此,在進行低年級的多聲部教學時,必須先從“聽”入手,讓學生初步了解、區(qū)分齊唱和合唱,并在合唱中懂得聆聽聲部交融所產(chǎn)生的和聲之美。

      如在聆聽欣賞曲《春曉》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用對比的方法聆聽兩個不同版本的《春曉》,再對兩個版本的速度和情緒進行比較。合唱版《春曉》歌聲充滿熱情,活潑流暢;齊唱版《春曉》速度平緩,抒情優(yōu)美。為了讓學生更深入地聆聽歌曲,教師讓學生用動作來分別表現(xiàn)合唱版與齊唱版歌曲的不同。又如在歌曲《讓我們手拉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用一個色塊表示齊唱、兩個色塊表示合唱的方式,讓學生在視覺輔助下聆聽歌曲,初步建立多聲部的聽覺意識,并用揮動左手的動作表示聽到的是齊唱,用揮動右手的動作表示聽到的是合唱。

      在低年級的教材中,許多欣賞聆聽的樂曲都是合唱曲,如《牧童》《鴨子拌嘴》《搖籃曲》等。教師應引導小學低段學生初步懂得聆聽多聲部、感受多聲部的魅力。

      二、唱——表現(xiàn)多聲部的和諧

      奧爾夫教學法非常重視對教學過程的研究。低年級是樂感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的多聲部教學應關注對學生樂感及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浙江省音樂特級教師林會國老師在培訓活動中用“一架飛機”來幫助低年級學生形象、直觀地了解和記憶柯爾文手勢,并強調(diào)柯爾文手勢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眾所周知,柯爾文手勢是柯達伊音樂教學法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借助七種不同手勢和不同的音高位置來代表七個不同的唱名,如圖1。

      在低年級學生音高概念的形成時期,唱好音階十分重要。利用柯爾文手勢是十分有效的方法,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學習、模唱sol和mi 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用柯爾文手勢帶領學生學唱旋律,感受音高,如圖2。

      接著,教師再讓學生用左手表示sol,右手表示mi進行歌曲學唱。等到學生掌握、唱準這兩個音時,再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唱sol、mi并進行填詞、創(chuàng)編二聲部等練習,如圖3。

      結(jié)合柯爾文手勢能夠幫助學生認識音符,建立音高的概念,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解并嘗試多聲部的練習。通過開口唱,學生的音準水平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三、玩——體驗多聲部的合作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可愛,但缺乏對自己行為的約束力。如果沒有富有新鮮感和趣味性的教學設計,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奧爾夫兒童教育觀認為:“兒童是音樂的源頭,一切音樂活動均產(chǎn)生于兒童的內(nèi)在需要。”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奧爾夫“游戲式”的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游戲玩樂中主動接觸、了解多聲部,從而在“玩”中進行多聲部教學。

      (一)“卡農(nóng)”游戲

      “卡農(nóng)”在音樂上指的是復調(diào)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即各個聲部有規(guī)則地相互模仿,后面的聲部按一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在低年級多聲部教學中帶領學生玩“卡農(nóng)”游戲,能讓學生親身體驗合唱的和諧美,從而愛上合唱。

      如在歌曲《閃爍的小星星》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游戲情境,和學生玩卡農(nóng)游戲,表現(xiàn)天空中繁星點點的場面,如圖4。

      學生熟練準確地演唱完歌曲后,教師利用合唱臺階將學生分成四組,讓他們分別站在不同位置來模仿星星高高低低的樣子。學生有站的,有坐的,形態(tài)各異。在演唱時,教師讓學生隔兩拍先后進入,合作輕唱歌曲。此時,教室里就像一個音樂廳,是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進一步感受和聲的魅力。

      在低年級的歌曲教學中,還有很多歌曲可以用卡農(nóng)游戲輔助教學。如《國旗國旗真美麗》《小青蛙找家》《兩只老虎》等。通過設計玩卡農(nóng)游戲的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體驗多聲部合作的效果。由此,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二)“音響”游戲

      在日常教學中,許多教師為了防止課堂混亂,不讓學生使用打擊樂器,或者把樂器分發(fā)給學生,讓學生走馬觀花地觀察樂器,接著就將樂器收回。沒有樂器的多聲部教學無疑會大打折扣。事實上,教師可以借用自己的聲音,根據(jù)音樂的特點或情境需要對這一特殊的“音響”進行合理的編配。這樣也能創(chuàng)造出具有音樂美感的多聲部旋律。

      教師在歌曲教學《火車開了》時,隨著歌曲的反復演唱,在開始、中間和結(jié)尾等處,加入模擬火車啟動、行駛到站的聲音效果。教師把學生分為三組:第一組模擬火車啟動的聲音,第二組有節(jié)奏地表現(xiàn)行駛的火車,第三組模擬火車到站的聲音,再請一名學生在啟動、行駛、到站處模仿汽笛的聲音,與歌曲演唱連接起來,完整地表現(xiàn)一列火車從出站到進站的全過程。待速度穩(wěn)定之后,每組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指揮動作,不斷加入表演過程,最后形成三個聲部的音響效果,具體如下。

      在完成三聲部音響效果后,師生通過力度、速度的變化,表現(xiàn)火車來了、近了、遠去等變化。通過緊密配合的演奏,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也能創(chuàng)造獨特的“音響效果”。這一過程也鍛煉了學生對聲音、節(jié)奏的控制和協(xié)調(diào)能力,加強了學生對多聲部的喜愛之情。此外,教師還可以抓住教材中的打擊樂器節(jié)奏練習,為多聲部教學做鋪墊,讓學生通過各種聲響的合奏來培養(yǎng)學習興趣,如圖5。

      四、動——豐富多聲部的教學

      “動”是兒童的天性、本能。在低年級多聲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愛動”這一特點進行教學。事實上,奧爾夫教學法中的聲勢教學是為學生量身定制的一種教學方式。聲勢以人體為天然樂器,學習者通過拍、打、跺、捻、捶、搓等動作發(fā)出不同強度和音色的聲響。聲勢通常是和節(jié)奏連在一起的,學生可以通過拍手、拍腿、跺腳、捻指等易學易做的方法進行單聲部或多聲部的節(jié)奏訓練。

      如《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教學,部分教學片段如下。

      用敲擊雙響筒和打“響舌”的方式為歌曲旋律伴奏。一位學生用雙響筒伴奏,其他學生用打“響舌”伴奏。(教師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伴奏音樂)

      教師出示節(jié)奏,讓學生按以下節(jié)奏分別拍一拍,如圖6。

      隨著歌曲旋律表演小馬散步:幾位學生排成一列,按照節(jié)奏b走步,其他學生用打“響舌”和雙響筒的方式進行伴奏。(教師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伴奏音樂)

      隨歌曲旋律表演小馬跑步:之前表演的幾位學生按照節(jié)奏a小跑,其他同學讀節(jié)奏a,并按照節(jié)奏拍腿。(教師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伴奏音樂)

      生生合作:男生拍節(jié)奏a,女生拍節(jié)奏b,并用打“響舌”伴奏。(教師播放《草原就是我的家》伴奏音樂)

      低年級音樂教材中的大多數(shù)歌曲的教學都可以通過聲勢教學來完成。教師應根據(jù)實際設計新穎、有創(chuàng)意的課堂,豐富多聲部的教學,同時提升學生的多聲部演唱能力。

      五、創(chuàng)——增添多聲部的訓練

      在低年級的歌曲教學中,《兩只老虎》是一首多聲部的輪唱歌曲。如何才能在低年級滲透多聲部教學,為中高年級的合唱教學做鋪墊?“教師們應根據(jù)音樂作品的特點,精心設計最合適的方式,真真正正為內(nèi)容服務,架起音樂和學生之間最巧妙的橋梁,簡約而不簡單?!闭n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歌曲進行簡單的二度創(chuàng)作,創(chuàng)設多種多聲部的訓練方式,讓學生體驗多聲部的魅力。以《小雨沙沙》的教學為例,教師可結(jié)合歌曲的學習,利用天然樂器,開展三種節(jié)奏先后出現(xiàn)或同時出現(xiàn)的多聲部練習,部分教學片段如下。

      活動場景:清早,外面忽然刮起了大風(呼? — | 呼? — ),窗外的小樹被風吹得搖搖晃晃,窗戶上的風鈴唱個不停(叮鈴? 叮鈴? | 叮鈴? 叮鈴? )。不一會兒,下起了小雨(沙沙? 沙 |? 沙沙? 沙 )……一陣風吹過,雨漸漸地停了,雨滴從屋檐上輕盈地落下(嘀? ?嗒 |? 嘀? ?嗒 )。

      師:場景這么美,讓我們來舉行一場音樂會吧!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多聲部訓練,具體如下。

      大風:? 呼? ? —? ? ? ? | 呼? ? ?—? ? ? ?|

      風鈴:? 叮鈴? 叮鈴? | 叮鈴? 叮鈴? |

      小雨:? 沙沙? 沙? ? ? | 沙沙? ?沙? ? ?|

      雨滴:? 嘀? ? 嗒? ? ? ? |? 嘀? ? 嗒? ? ? ?|

      在創(chuàng)編多聲部音樂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將四種聲響疊加起來進行表演,學生很快進入合奏狀態(tài),且表現(xiàn)力較強。

      20世紀80年代初期,廖乃雄教授將奧爾夫教學法引入國內(nèi),對我國的音樂教學實踐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對于音樂教師而言,應該根據(jù)學情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奧爾夫教學理論滲透到低年級的多聲部訓練中,讓學生在聽、玩、唱、動、創(chuàng)等音樂實踐中感知多聲部、參與多聲部。由此,到了中、高年級,合唱的難題就能迎刃而解,音樂課堂生機勃勃。

      參考文獻:

      [1]金希.既雕既琢,復歸于樸:談課堂中音樂審美體驗活動的“三個關鍵”[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4(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石門路學校? ?314500)

      猜你喜歡
      合唱小學低段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知識可視化的策略探析
      小學低段語文教學方法探析
      小學低段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試論體育教學中語言的巧妙運用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17:36
      敢“問”路在何方
      巧用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東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11:33
      淺談小學高年級合唱教學設計優(yōu)化策略
      合唱藝術(shù)普及中老年人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合唱教學的美育功能
      論影響合唱作品音準的因素
      戲劇之家(2016年19期)2016-10-31 18:02:36
      衢州市| 福州市| 鄂托克前旗| 临夏县| 肃宁县| 潢川县| 休宁县| 金门县| 保康县| 渭源县| 河北区| 建瓯市| 巫溪县| 且末县| 航空| 财经| 富蕴县| 崇仁县| 洞口县| 新泰市| 漯河市| 项城市| 济南市| 启东市| 大洼县| 介休市| 临城县| 平山县| 达尔| 梓潼县| 威海市| 防城港市| 凤山市| 潮州市| 兴和县| 玛曲县| 德清县| 喀什市| 寿光市| 南和县| 化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