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揮家雅尼克(Yannick Nézet-Séguin)漸漸步入中生代行列,這期雜志中有他的長篇訪談,非常值得一讀。如果要尋找同馬勒關系密切的樂隊,人們首先會想到維也納愛樂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那么同拉赫瑪尼諾夫關系密切的樂隊呢?那恐怕就是費城交響樂團了。拉赫瑪尼諾夫分別作為鋼琴家和指揮家,同費城交響樂團灌錄了自己作品的錄音,這些都是拉赫瑪尼諾夫作為演釋者所留下的無可替代的資料。作為該樂隊新一代的掌門人,雅尼克接續(xù)了費城交響樂團同拉赫瑪尼諾夫的緣份。正如他所說,拉赫瑪尼諾夫在世時,人們認為他的音樂過分守舊??扇缃瘢藗冴P注的不再是這個問題,而是作曲家想通過音樂傳遞出的信息。同時對于拉赫瑪尼諾夫的浪漫,人們的誤讀也是由來已久。雅尼克最初接受的是鋼琴家的訓練,研究過拉赫瑪尼諾夫本人的演奏錄音后,他指出那種情感節(jié)制的表現,以及在需要時做出最為輕柔的弱音的演奏,同臃腫式的濫情效果毫無關系。
● 另一篇訪談的被訪者,是英國鋼琴家謝利?;蛟S這位鋼琴家從未成為大明星,但卻可稱得上是樂壇中的常青樹。最初,謝利和其他很多青年鋼琴家一樣,對錄音事業(yè)艱難地進行開拓。但相較許多后輩同行,他的幸運之處在于:一方面彼時唱片工業(yè)的繁榮還未結束,CD時代又剛剛開始,某些唱片公司應運而生;另一方面,則是他遇到了能夠賞識他的公司,錄制了大量唱片。謝利從一開始就錄了許多拉赫瑪尼諾夫的獨奏作品,后來更是灌錄了協(xié)奏曲全集。目前,不少人對謝利的印象來自這位鋼琴家灌錄的一些十九世紀的冷門作品。他指出,灌錄這些曲目是很有價值的,畢竟,我們如今所感知的“十九世紀的鋼琴音樂”,其實只是有限地反映出了當時舞臺上的面貌。
● “月度唱片”的位置屬于齊默爾曼的新錄音,他與赫魯薩指揮的班貝格交響樂團合作灌錄了馬蒂努的兩部小提琴協(xié)奏曲。齊默爾曼可以說是當代小提琴家中獨特而又非常令人敬佩的一位。早年,他與穆特堪稱德國小提琴界的金童玉女,但其受關注度卻實在難以同穆特相比。隨著時間的推移,齊默爾曼作為常青樹的地位愈發(fā)明顯。小提琴不同于鋼琴,往往對演奏者身體機能的要求十分嚴苛,因此小提琴家離開自己的高峰期普遍比鋼琴家更早。然而,齊默爾曼卻成為了音樂圈中堅強形象的代表,他與BIS合作,陸續(xù)發(fā)行的新錄音記錄下了這位大師持續(xù)探索的軌跡。
● 再版錄音推薦的內容涉獵多款套裝唱片,弗朗索瓦的百代全集有專文介紹。目前,華納整理了百代的錄音遺產,陸續(xù)重發(fā)經典的手筆每每讓人贊嘆。弗朗索瓦的演奏常常被大家貼上個性強烈且近乎頹廢的標簽,反觀當下越來越多根本站不住腳的個性演釋不斷涌現出來,人們或許更應該反思弗朗索瓦的藝術為何能夠成為一代經典而流傳至今。鋼琴高超的演奏技藝竟掩藏在他的個性色彩之下,仔細聆聽,確實足夠讓我們驚奇了。先前,百代曾將他的錄音集結發(fā)行一次,這回華納正式以全集規(guī)格推出,還收入了幾張現場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