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澄
在中醫(yī)養(yǎng)生理論中,夏至是陽氣最旺的時節(jié)。這一時節(jié)的養(yǎng)生保健,一方面要順應(yīng)夏季陽盛于陰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另一方面,夏至也是所謂“陰陽爭死生分”的時節(jié),“夏至一陰生”,也就是說,盡管天氣炎熱,可陰氣已開始生長。此時養(yǎng)生之關(guān)鍵在于調(diào)息靜心,使心神安靜,不被炎熱所擾。
夏至?xí)r節(jié)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但也不要吃冷飲、過多食用寒涼的瓜果,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fēng)激發(fā)疔瘡之疾。
此外,夏至?xí)r節(jié)又是多汗的季節(jié),故中醫(yī)認為此時宜適當多食咸味以補心。
在這里為大家推薦4 道防暑又養(yǎng)心的家常菜:
原料:涼瓜,平菇,杏鮑菇,黑木耳,蟹味菇,糟辣椒,蔥姜蒜片,檸檬,精鹽,白胡椒粉,紹酒,雞湯,花生油,香蔥。
做法:涼瓜洗凈,掏去籽、瓤,切成薄片,平菇擇洗后撕成均勻的小片或絲,杏鮑菇擇洗干凈后切片,黑木耳漲發(fā)洗凈撕成“自然朵”片,蟹味菇擇洗干凈剪成自然形,糟辣椒切碎,香蔥擇洗后切碎。炒鍋上火注入水燒沸,淋入幾滴油、少許精鹽后,分別快速汆燙涼瓜片、菌菇后撈入冰水中過涼。炒鍋再上火燒熱,放入炒菜的底油燒熱,下入蔥姜蒜片、糟辣椒炒出香味后,烹入紹酒、雞湯,用精鹽、白胡椒粉調(diào)味,湯大火煮白后,撈出里面的蔥姜蒜、辣椒等,放入菌菇和涼瓜片,燒開后擠入檸檬汁,盛入湯盆或湯碗,撒入香蔥碎即可。
特點:此菜湯色乳白,味道鮮香,涼瓜翠綠,菇香濃郁。夏季適當吃一些苦味食物,有健脾燥濕之用,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堿具有抗菌消炎、解熱去暑等多種保健功能。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身體消瘦,此時吃點苦味蔬菜大有裨益。
原料:鴨腿,五花肉,香菇,冬筍,糯米,蔥姜,紹酒,醬油,蠔油,精鹽,白糖,白胡椒粉,香油,荷葉。
做法:鴨腿清洗去凈殘毛,剔去鴨骨切塊,五花肉洗凈切細絲,香菇漲發(fā)洗凈后切細絲,冬筍清洗切細絲,蔥姜洗凈切細絲,糯米淘洗浸泡,荷葉浸泡至軟后剪大小一致的葉片。鴨肉放入小盆中加入紹酒、醬油、蠔油、蔥姜絲、精鹽、白糖、白胡椒粉調(diào)拌,再下入肉絲、香菇絲、筍絲和澄干水的糯米調(diào)拌均勻,淋入香油拌勻,分成大小均勻的等份,用荷葉包卷,碼入蒸鍋,大火蒸熟食用。
特點:荷葉的香味融入鴨肉中,嫩滑的鴨肉中帶著荷葉的清香,再與糯米的香甜結(jié)合,味道更加鮮美。鴨肉中所含的脂肪酸熔點低,易于消化,且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是構(gòu)成人體內(nèi)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對心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中醫(yī)認為,鴨肉性涼,可滋五臟之陰,養(yǎng)胃生津。
原料:老冬瓜,鮮蝦肉,鮮青豌豆,蛋清,蔥姜汁,紹酒,雞湯,精鹽,白胡椒粉,淀粉。
做法:冬瓜刮去外表皮,切成豌豆大小均勻的粒;蝦肉洗凈切小于冬瓜的粒,用紹酒、蛋清、淀粉、精鹽、白胡椒粉等上漿;豌豆剝?nèi)テ?。炒鍋上火,注水燒沸,汆入蝦粒輕輕滑散后撈出控水;炒鍋再上火,加入雞湯、紹酒、蔥姜汁、冬瓜粒、豌豆粒煮沸,用精鹽、胡椒粉調(diào)味,冬瓜熟時下入蝦粒,再開鍋用淀粉勾芡推翻均勻,盛入湯碗即可。
特點:微黃湯面隱約看到微綠的冬瓜粒、微紅的蝦粒和翠綠的豌豆,湯味鮮香,口味為咸鮮。這款湯菜烹飪的難點在于濃稠度,即勾芡的淀粉要稀濃適度。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熱量低,對于預(yù)防肥胖有益。中醫(yī)認為冬瓜味甘,性寒,可清熱生津、消暑除煩,尤為適宜夏日食用。
原料:銀杏,苦菜,紅色尖椒,木耳,檸檬,蒜瓣,精鹽,白糖,芥末油。
做法:袋裝銀杏用沸水快速汆燙后過涼水;苦菜擇洗干凈控干水切碎;紅椒洗凈切小粒;木耳漲發(fā)擇洗干凈,沸水汆燙后過涼,擠干水切碎;大蒜拍碎。上述幾種原料放在容器中,加入精鹽、白糖、芥末油,擠入檸檬汁調(diào)拌均勻,碼入盤中即可。
特點:這款小菜是銀杏與野菜涼拌而成,翠綠間隱著銀杏、黑木耳和紅椒粒,造型美觀,味道微辣甜酸。銀杏富含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的含量也很高,其有斂肺定喘的功效??嗖丝汕鍩?、涼血,對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急性細菌性痢疾、慢性支氣管炎等都有一定的調(diào)養(yǎng)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