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雪純
摘 要:闡述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因素,并明確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應對策略:“強化親子聯(lián)系,密切情感牽系”“優(yōu)化隔代教育,提升教育質(zhì)量”“組織志愿活動,匯集社會力量”。
關鍵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影響因素;應對策略
我國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不僅催發(fā)了農(nóng)民工群體的形成,也直接催發(fā)了留守兒童群體的存在。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和心理健康問題是擺在教育工作者、政府和社會組織面前一道急需解決的難題。
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因素
農(nóng)民工的外出使學生的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遭受到“釜底抽薪”般的尷尬,導致留守兒童的家庭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和親子教育都出現(xiàn)了“空崗狀態(tài)”。
(一)鞭長莫及的親子教育
農(nóng)民工的外出使一個家庭“暫時”失去了“頂梁柱”,家中僅僅剩下老邁無力的爺爺奶奶和少不更事的孩子。因此,農(nóng)民工出去打工掙到了錢,卻失去了對孩子進行親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解決了經(jīng)濟問題,卻欠下了親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賬”,導致出現(xiàn)鞭長莫及、無可奈何的親子教育。
(二)有心無力的隔代教育
農(nóng)民工的“空崗”使爺爺奶奶不得不“上位”。然而,爺爺奶奶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較為落后,精力與體力也遠遠不行,難以與孩子玩在一起、跑在一起。隔代教育自然無法替代親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更是無從談起。因此,爺爺奶奶雖然有心幫助孩子,但個人能力卻不允許。
(三)尚待開發(fā)的社會教育
農(nóng)民工外出無法實施親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爺爺奶奶也難以擔此重任,而社會上目前也缺少專門針對留守兒童的幫扶組織。由于社會教育體系尚未針對留守兒童實施專門幫扶和心理健康教育扶貧,教育部門和政府部門也僅僅局限于簡單的物質(zhì)幫助,導致小學生所必需的心理健康教育滋養(yǎng)出現(xiàn)空白。
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應對探討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不僅是新農(nóng)村建設的重要問題,也是建設和諧社會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點問題。否則,現(xiàn)代社會的巨大進步也會因此而大打折扣。
(一)強化親子聯(lián)系,密切情感牽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實施者是家長,因此,家長應該合理安排和規(guī)劃自己的工作時間,努力擠出一些時間和孩子進行視頻通話,哪怕兩天就進行一個小時的視頻對話,對于小學生來也是“最美禮物”。由此可見,日益普及的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成為強化親子聯(lián)系、情感溝通、心理交融的重要平臺,家長要積極與留守兒童多聯(lián)系、多聊天、多談心。這樣,家長就能夠幫助留守兒童將積壓在內(nèi)心深處的負面情緒、灰色心理和情感塊壘一一傾訴出去,使留守兒童能夠進行壓力舒緩、心理宣泄和情緒釋放,進而慢慢走出心理健康問題的陰霾之地,去迎接燦爛美好的新生活。
(二)優(yōu)化隔代教育,提升教育質(zhì)量
我們不僅要提醒在外面打工的家長多與留守兒童進行視頻對話和情感溝通,還要積極挖掘隔代教育的最大教育潛能,讓爺爺奶奶力所能及地多與留守兒童說說話、聊聊天,周六、日一起做做飯,一起改善伙食等。心理健康問題始于封閉,終于交流。因此,只要爺爺奶奶積極主動地提高與留守兒童的日常交流次數(shù),留守兒童的精神狀態(tài)、心理態(tài)勢和生活情緒就會有所舒緩和好轉(zhuǎn)。因此,爺爺奶奶不僅要成為稱職的“火頭軍”,還要成為精神文化生活的設計者、實施者、完善者和堅持者,因而爺爺奶奶的責任很大,任重而道遠。
(三)組織志愿活動,匯集社會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依靠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社會力量也是不可小覷的教育資源。雖然現(xiàn)在尚沒有專門服務于留守兒童的公益性組織,但是我們有志愿者,不計其數(shù)的志愿者也能夠在社會上凝聚成為強大的精神動力,為留守兒童送去關愛與溫暖。因此,志愿者可以帶領留守兒童進行一些公益性活動,以此幫助留守兒童進行足夠多的社會實踐活動,使留守兒童擺脫無助、弱勢、自卑的灰色心態(tài),成為愛的輸出者。
綜上,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應該得到全社會的關注、關心、關愛與幫助,教師應積極探究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的有效解決方案,并借助強化親子聯(lián)系、優(yōu)化隔代教育、組織志愿活動等策略,為留守兒童送去溫暖,使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王慶華.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匯,2018(29):154-155.
[2]張莉.農(nóng)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8(21):86-87.
[3]朱晶.淺析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黑河教育,2018(3):8-9.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一般課題“農(nóng)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立項號:GS[2020]GHB234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