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蘭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自主意識快速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個性獨立意識逐步增強,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靈活性也在不斷提升。學生自己在獨立學習的過程中已經(jīng)能夠進行一系列積極的嘗試,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這一學習優(yōu)勢,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積極進步。因此,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推進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以問促思,通過有效的問題引導,使課堂教學的效率顯著提升,而如何有效設計問題是當前教師需要思考的一個核心問題。
◆關鍵詞:初中數(shù)學;有效提問;策略
一、提問對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通過提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初中階段比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進度明顯加快,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梳理的知識點非常多,通過有效的提問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更加專注,學習效果顯著提升。
(二)通過提問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更好地落實以生為本,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空間,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小組互動和學習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結果教師不得而知,通過有效的提問,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并結合學生學習的成果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讓學生更好地消化內容,高效理解,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推進師生之間的融洽教學。
(三)通過有效提問可以更好地指引學生學習創(chuàng)新
提問不僅可以發(fā)揮檢測價值,通過提問教師更可以指引學生有效地進行學習討論。尤其是對于數(shù)學的很多問題,教師可以提出一些變式或改變提問角度,這樣就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創(chuàng)新,推動學生綜合能力不斷向前發(fā)展。在學習過程中,每個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層次性問題指引學生積極探索不斷實踐。
二、當前初中數(shù)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很多教師在課堂推進的過程中都非常注重提問的運用,但是提問不是簡單的提出問題,而是要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以引導學生有效思考。因此,提問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答題情況,更要發(fā)揮好提問的導向作用。但當前很多教師在組織課堂提問的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對于提問角度的把握面比較窄
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已經(jīng)明顯增強,但很多教師在課堂問題設計的過程中并不能夠有效兼顧學生自身的學習基礎,因此在提問的過程中只關注了課堂的核心重點,但并不能夠指引學生深度思考前后串連,這就導致教師與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僅僅關注了已知、結論和答題思路,并不能夠引導學生有效學以致用。還有時候,教師提出的一些問題,只關注了班內部分學生,而不能夠帶動更多學生積極思考。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地就會失去進取意識,還有一部分學生會覺得非常失落,進而不愿意繼續(xù)參與后續(xù)課堂互動。
(二)授課過程中教師提問的過程過于匆忙
初中階段數(shù)學授課的進度明顯加快,很多教師在課程提問的過程中存在提問過于匆忙的問題,在短時間內連續(xù)向學生提出多個問題,還有時候教師一次性自問自答很多問題,這樣學生聽課的過程變?yōu)榱舜痤}和記憶的過程,學生自身缺乏有效的思考,也不能夠充分領會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尤其是很多題目中包含一些間接性知識,因為學生答題的過程過于匆忙,就會缺乏思考。
三、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積極策略
(一)有效把握問題的難度,為學生學習進步預留空間
在課堂提問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問題要做到精心設計,提問既不能過于隨意,同時對于問題本身也要有效研究,避免提出一些盲目性問題或指向性不明確的問題,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找不到切入點。教師要能夠有效審視整個教學過程,并在恰當?shù)臅r機拋出問題,以問題為基點,引導學生有效思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問題本身,還需要注重有效的情景渲染,如通過多媒體技術幫助學生有效鋪墊,另外也可以通過講故事,數(shù)形結合,探索延伸等多個途徑來設計問題,依托有效的設問,讓學生可以整理聯(lián)系前后知識,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提升思維積極性。
(二)依托問題涵蓋重點,引導學生積極突破
在初中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中,涉及很多核心知識,學生既需要扎實掌握,又需要靈活運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有效提問,為學生提出一些相似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刻理解數(shù)學的嚴密邏輯性和知識相關性,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要為學生設計一些層次性的問題,使學生可以逐步深入,有效探究。
因為二元一次方程組設計了兩個變量,所以我們必須要給出兩個限定條件,才能夠得到一個固定的方程。這時候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有效區(qū)分顯性條件和隱性條件,如折正方形時學生頭腦中自然就會出現(xiàn)四條邊長是相等的,而折長方形時學生也能夠想到其中的邊是兩兩相對的,對于這類隱性條件,教師要引導學生有效思考,并能靈活運用,這樣學生在自主答題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選擇切入點。這些能力在初中階段的運用非常普遍,如證明三角形全等時,問題中給出的顯性條件可能比較少,很多條件都是隱性的,需要學生自主去挖掘。
(三)有效提問,把握契機,引導學生開展互動式學習
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推進的過程中,除了由教師引導學生開展一些學習思考之外,教師還要善于調動學生自身的能動性,通過一些問題引導學生以小組合作等方式進行有效的學習和互動,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開展學習,比單純在上面講解效果會更好,而且學生在互動和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交流學習方法,積累學習經(jīng)驗,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思維更具活力,學習效果顯著提升。因此,教師要善于營造問題情境,鼓勵學生積極突破。
總之,提問不僅是教學的一個重要方式,更是教學推進的一項有效手段。教師要善于通過細致而深入的設問以及有效的問題引導,使學生可以積極參與,深入思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收獲滿滿,不斷進步。
參考文獻
[1]梁建新.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與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06):78.
[2]郭占東.有效提問成就精彩: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與研究[J].神州,2018(05):100.
[3]徐麗花.有效提問成就精彩:關于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
[4]何玉竹.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