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看李賀穿越三苦人生

      2021-07-30 02:44張麗峰
      博覽群書 2021年7期
      關鍵詞:李賀

      張麗峰

      李賀是唐代的重要詩人,杜牧為他寫敘,李商隱為他立傳,皮日休更是盛贊他是自李白以來百年內的歌詩翹楚。

      李賀詩,不可無一,不能有二?!岸昂跆婆c后乎唐亦無此詩”(陳式《重刻昌谷集注序》)。李賀自成一體的“長吉體”,直到近代還被人廣為效仿。宋代以后,李賀就與李白、李商隱并稱“三李”。?

      李賀是個文化之謎,他一生苦難,才大而命舛,只活了27歲,其詩為一種失敗主義陰影所籠罩,頑強地表現(xiàn)著詩人極不甘心失敗的心靈掙扎。

      李賀的想象力極其豐富,也極其怪異,而他刻意怪癖,雕琢涂飾,天花亂墜,上天入地,亦真亦幻,可謂“如百家錦衲”(陸游評語)也。因此,古人說他乃“詩之妖”(?潘德輿《養(yǎng)一齋詩話》),說其詩“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錢鍾書在《談藝錄》中講通感聯(lián)覺,以賀詩為例,對賀詩創(chuàng)“幻情奇彩,前無古人”之境而特別欣賞。

      此專輯組合的四篇文章,多視角地解讀李賀其人其詩之謎,意在引動讀者的閱讀欲,而李賀詩以奇幻情彩取勝的光怪陸離的藝術世界,還需要讀者自己去細讀,去體驗,去感受,借助詩人所提供的層出不窮的虛幻性意象而進入其詩境,而于其中汲取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營養(yǎng)。

      ——文學教授、唐詩學者?王志清??

      李賀的詩,師心作怪,造語入險,創(chuàng)造了幻情奇彩而前無古人的藝術境界,取得了“不可無一,不可有二”的獨特地位。而透過其光怪陸離的藝術世界,我們則從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詩篇里,觸摸到一個穿越人生苦難而倔強書寫生命體驗的強大靈魂。

      《李賀小傳》載: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虬,持一板,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云:“當召長吉?!遍L吉了不能讀,欻下榻叩頭,言:“阿?老且病,賀不愿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遍L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煙氣,聞行車嘒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李賀臨終前的這段記載頗似志怪家語,是李賀姐為李賀送終時所耳聞目見之景,其言之鑿鑿在李商隱看來非為造作。此說為史學家不信,故《舊唐書》《新唐書》不采。緋衣人迎接李賀去仙境白玉樓為記的說法,看似虛幻,卻也未必虛構,我們從此記錄里,看到李賀當時“瀕死神志既虧,種種幻想遂幻作種種行,要以泄氣隱情,償其潛愿”(朱自清《李賀年譜》)的內心真實。稍晚于李商隱的張讀在《李賀小傳》的基礎上將李賀臨死之情景演繹為神仙類的故事。張讀《宣室志》載:李賀亡后其母傷痛欲絕,一夕夢賀,如平生時:

      賀曰:“上帝,神仙之君也。近者遷都于月圃,構新宮,命曰白瑤,以某榮于詞,故召某與文士數輩,共為新宮記。帝又作凝虛殿,使某輩篡樂章。今為神仙中人,甚樂,愿夫人無以為念。”既而告去。

      這里李賀勸其母的說辭,與其臨終時緋衣人勸李賀的如出一轍?!敖駷樯裣芍腥耍鯓贰迸c“天上差樂,不苦也”,二者告訴人們的均是同一內容:亦即魂歸白玉樓是李賀的潛愿。李賀脫離人間來至仙境的目的是離人間苦,得仙境樂。

      前人評價李賀詩篇者多追溯其創(chuàng)作淵源,言李賀詩歌“善擇南北朝樂府故詞”“《騷》之苗裔”“根本六代”“風格最近鮑照”“賀詩乃李白樂府中出”等。殊不知李賀作品的獨創(chuàng)性就在于對時代的獨特性超越,從根本上說李賀為后學爭相仿效的原因在于他對人生痛苦的獨特體驗與對詩歌藝術的苦吟追求。李賀27年的慘淡人生中,他不僅直面來自身體、文化、創(chuàng)作、情感、事業(yè)等多重的坎坷與痛苦,而且通過詩歌的形式完成了對苦難人生的書寫和穿越。

      李賀之苦,苦在生存多艱辛

      李賀生存之苦,首在生活的艱辛。李賀生于沒落的貴族之家,其父李晉肅早逝,姐弟三人為其母鄭氏撫養(yǎng),其生活當為艱難。李賀居家昌谷的時候是不能脫離農業(yè)生產的。如表現(xiàn)他在病中仍舊從事農業(yè)勞作的“病容扶起種菱絲”(《南園十三首》其九);表現(xiàn)他日常困窘的“白日長饑小甲蔬”(《南園十三首》其四);表現(xiàn)他生活困苦的“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饑兒夢中見”(《勉愛行二首》其二)。

      李賀在長安供職于協(xié)律郎時,租住在崇義里,生活窘迫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即便是與朋友相處中也見出捉襟見肘的困窮來,如《申胡子觱篥歌序》記錄了李賀在崇義里與對門朔客李氏“將衣質酒”的寒酸小聚。如《送沈亞之歌序》中言“吾悲其行,無錢酒以勞,又感沈之勤請,乃歌一解以勞之”。李賀重友情,然送客餞行的一席酒菜都無錢置辦此乃其生活之苦。即便是在夢中訴說的依然是“家門厚重意,望我飽饑腹”(《題歸夢》)的生存期許?!帮栶嚫埂北臼侨松谑赖幕旧姹U?,卻成了李賀外出求宦的主要動機,這正如陶淵明“疇昔苦長饑,投耒去學仕”(《飲酒》其十九)一樣是基于物質生存的需要。這種生存于社會底層的切身體驗使得李賀對民生疾苦生發(fā)同情與關注,對權貴淫靡生活愈發(fā)的揭露與批判。如《感諷五首》其一對“縣官踏飧去,簿吏復登堂”的官府催繳租稅野蠻行徑的批判;《老夫采玉歌》則充滿了對百姓徭役之苦的同情;《榮華樂》《秦宮詩》借梁冀故事以諷刺當時權佞奢華的生活。這些作品都是李賀基于“我在山上舍,一畝蒿磽田。夜雨叫租吏,春聲暗交關”的現(xiàn)實遭遇而生發(fā)的樸素的批判意識,這與白居易《觀刈麥》、柳宗元《捕蛇者說》這種他者身份對民生疾苦的觀照與同情不同。

      李賀的生存之苦,次在身罹病痛之苦。李商隱在《李賀小傳》中說“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李賀自己常以“病身”“病容”“病骨”“病客”等詞自指。李賀年紀輕輕就鬢發(fā)斑白呈現(xiàn)秋姿老態(tài),有詩“秋姿白發(fā)生”“夢泣白頭生”為證。甚而在白發(fā)的過程中還伴隨有脫發(fā)的現(xiàn)象發(fā)生,如“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詠懷二首其二》),“歸來骨薄面無膏,疫氣沖頭鬢莖少”(《仁和里雜敘皇甫湜》)。李賀年少而白發(fā)叢生,至于脫發(fā)源于何病史無記載。臺灣學者陳穎先生依《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一詩,題目中“病酒”二字及詩中“旅酒侵愁肺”推斷李賀所患“大概是肺病”。這里的肺病應該特指肺結核,如消瘦、盜汗、乏力、乏力、胸痛等肺結核的突出癥狀在李賀身上均有體現(xiàn)。莫道才先生“根據李賀細瘦、通眉、長爪、羸弱的生理特征,死前畏光流淚、眼睛充血的癥狀,及其詩歌中透露的相關信息,我們可以推斷李賀可能是死于遺傳性疾病‘馬凡氏綜合征”。李賀因身罹馬凡氏綜合征和肺病帶來的痛苦折磨伴隨了他短暫的一生。

      李賀對身體病痛的感受是極為敏感的,而疾病帶給他的個體生命體驗成為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內容。病痛的折磨之苦于李賀是一種日夜的煎熬,《昌谷讀書示巴童》“蟲響燈光薄,宵寒藥氣濃”描寫的是宵夜之中巴童為李賀熬藥的場景?!堵牱f師彈琴歌》有“涼館聞弦驚病客,藥囊暫別龍須席”句。詩中病客是李賀自指,而藥囊則是李賀隨身帶之物,此兩者成為李賀詩中獨特的意象。李賀的朋友也勸其珍重身體,如“主人勸我養(yǎng)心骨,莫受俗物相填豗”《開愁歌花下作》。病身之苦帶給李賀極大的痛苦,使得詩人不時產生瀕臨死亡的生命體驗,從而在創(chuàng)作上導致“死”“血”“鬼”“病”“墳”等字成為其詩篇中的高頻詞匯。瀕死的體驗也使得李賀不再相信所謂的長生修煉之道,故其詩中多充滿對秦皇漢武追求長生的諷刺和批判,如“劉徹茂陵多滯骨,嬴政梓棺費鮑魚”。李賀大量鬼魅、墳塋的描寫與想象也應是疾病纏繞下的變態(tài)心理在作怪。他晚年于嘉興吊唁蘇小小時創(chuàng)作的《蘇小小墓》描繪的即是一個幽冥的世界中鬼魂出行的場景,通篇在冷極鬼極中把“仙才、鬼語、妙手、靈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種對鬼魂和冥界的描寫絕不是李賀刻意求新求變求怪的結果,而是其病軀、病心折磨下的自然生成,是因病痛之苦而生牛鬼蛇神、梗莽丘壟之境。正如愛德華·楊格所言,獨創(chuàng)性作品“是從天才的命根子自然地生長出來,它是長成的,不是做成的”。李賀的作品就是從其天才的命根子中自然生長出來的。

      李賀之苦,苦在才大難為用

      李賀在遭受疾患之苦的同時,也在承受著綱常文化所要求的“避諱”之苦,經受著才高而位卑,名高而官小的不遇之苦。唐代科舉興而讀書人志氣仰,普遍持有一種昂揚的進取精神。李賀由于杰出的才華于元和五年順利通過河南府試。然據《舊唐書·李賀傳》載:

      (賀)父名晉肅,以是不應進士,韓愈為之作《諱辨》,賀竟不就試。

      《新唐書·李賀傳》變“不應進士”為“不肯舉進士”,此一改動突出了李賀在不應進士考中的積極態(tài)度。李賀年少之時因才華出眾受到韓愈欣賞,韓愈勸其舉進士并著《諱辨》文。而這種因科舉中的避諱因素導致不能應考的結局,對于志向遠大的詩人來說,其刺激和傷害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從李賀的詩歌中找不到對這種制度的批判,也難見到有詩人自我因這件事情所受傷害的直接控訴。這時的李賀開始以“垂翅客”自稱,這種垂翅的痛苦,只有向伴讀的巴童來傾訴。如“君憐垂翅客,辛苦尚相從”,而巴童眼中的李賀則是“非君唱樂府,誰識怨秋深”的痛苦沉溺。我們還可從《致酒行》和《出城》等詩篇中所呈現(xiàn)的痛苦來體味李賀精神所受的打擊。尤其是《出城》寫李賀身騎瘦驢于風雪中落魄離京歸鄉(xiāng)的感受,讀之令人黯然銷魂。李賀性格內向,缺乏陶淵明“無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豁達,也沒有柳永“才子佳人,自是白衣卿相”的豪放,只能是“咽咽學楚吟,病骨傷幽素”的哀怨。

      元和六年,李賀或許是因門蔭之故應朝廷召于長安出任太常寺協(xié)律郎一職,此事在《舊唐書》與《新唐書》均有載。協(xié)律郎一職為八品上階,“掌和六呂六律,辨四時之氣,八風五音之節(jié)”(《舊唐書·職官志三》)。李賀現(xiàn)存的詩集中僅有“奉禮郎”的記載。奉禮郎亦為太常寺屬官,從九品上,“掌朝會祭祀君臣之版位”(《舊唐書·職官志三》)。協(xié)律郎與奉禮郎均為王朝提供祭祀服務,二者均需要精通音樂,這與李賀精擅音樂的特質是相匹配的。李賀在長安三年的供職應始于奉禮郎,終于協(xié)律郎,其官階雖卑亦為李賀仕途生涯的開始。李賀是“宗室鄭王后”,又有一種貴公子情結,因此他在詩中常以“隴西長吉”“宗孫”“諸王孫”等稱呼自詡?!岸Y節(jié)乃相去,憔悴如芻狗”表達的正是李賀懷有“夢封侯”的遠大抱負與位卑的協(xié)律郎不相符的痛苦心態(tài)。

      三年長安協(xié)律郎的日子,是李賀心態(tài)與創(chuàng)作的重大轉折期。他對自我有著不切實際的認識從而對自我的評估認識達到了低谷。過高的自視和內向的觀照使得李賀不能面向廣闊的世界尋求發(fā)展,反而因身體的病痛而走向了騷怨一途。如“落漠誰家子,來感長安秋”;“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柴門車轍凍,日下榆影瘦”;“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這一時期李賀的詩歌創(chuàng)作達到高峰,近80首詩作占其全部詩篇的三分之一。然其詩中“瘦”“寒”“啼”“泣”“血”“死”等高頻詞匯成為其詩歌的情感主導。因為文化上的壓抑和病體上的折磨,更加需要靈魂的救贖,李賀轉而在佛經和楚辭中尋求靈魂的慰藉,排遣自己在落魄下僚時的幽憤和痛苦了?!顿涥惿獭肪捅磉_了他在長安的這種心境,其詩曰:長安有男兒,二十心已朽。楞伽堆案前,楚辭系肘后。

      李賀之苦,苦在情感不開展

      李賀的情感生活應該是枯燥和寂寞的。李賀幼年喪父,靠其母鄭氏撫養(yǎng)成人。李賀體弱多病,平時生活有小奚奴陪伴照顧。唐杜牧《李賀集序》引用李賀生前好友沈亞之的信說“賀無家室子弟”,我們基本可以做出李賀沒有婚娶子女的推斷。在對其詩歌的細讀后,我們發(fā)現(xiàn)李賀在情愛方面長期處于壓抑狀態(tài),而李賀則把對情愛的壓抑轉化為對姹紫嫣紅的女性之美的藝術創(chuàng)造。

      杜牧用“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來評價李賀詩歌。觀李賀全集中描寫女性的詩篇近60首,在這眾多的女性形象中有來自神話世界中的湘妃、貝宮夫人、嫦娥;有來自歷史世界中的虞姬、唐姬、弄玉;有來自鬼怪世界的蘇小小、李夫人、銅雀妓;有來自現(xiàn)實世界的館娃、宮女和侍妾。這眾多的女性藝術形象的塑造應該源于李賀在情欲壓抑狀態(tài)下的自我釋放和滿足,表達的是他潛意識下對女性的執(zhí)著眷戀。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欲望的達成,而作家正是靠作品來達成自己的白日夢。在對這些或真或假的女性的書寫中李賀用自己的筆把自己心中對情欲壓抑的通過主觀上對文學意象的構建完成了心靈上的欲望滿足。這種滿足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其一,李賀善于刻畫女性美麗的容顏,這種刻畫很大程度上飽含了李賀本人對女性外在美的欣羨和沉醉。如《蘭香神女廟》中對神女姿容嫵媚的描寫無以復加,“密發(fā)虛鬟飛,膩頰凝花勻。團鬢分蛛巢,濃眉籠小唇”等句純用賦體鋪陳蘭香神女的絕色。如《洛姝真珠》中對真珠小娘芳姿艷質的刻畫,“洛苑香風飛綽綽”“寒鬢斜釵玉燕光”“濃蛾疊柳香唇醉”等句亦多用賦體鋪排真珠之美麗多情?!睹廊耸犷^歌》則對美人晨起進行細微刻畫和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有異曲同工之妙,猶如曹植對洛神醉心描寫一般,流露出的是自己對心中美人的完美刻畫。在以上對眾多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作為抒發(fā)情感的主體李賀訴說主要是對女性的美麗容貌的刻畫,千嬌百媚的女性的其實就是他自己的欲望與追求。李賀還傾向于學習南朝樂府歌詠男女艷情的詩篇,其作品“字里行間凝聚著詩人渴望求得異性愛戀的潛愿”(陳允吉、吳海勇撰《李賀詩選評》)。如《大堤曲》“青云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璫”寫大堤女子的美麗,而“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似乎暗指二者的男女之歡。這與《西洲曲》有著極強的相似性。

      其二,李賀作詩“工于情語,有窈窕之思”。李賀“巨鼻宜山褐,龐眉入苦吟”的個人形象,兼之疾病纏身,沒有家室。因此他較常人更加渴望家庭的溫暖和女性的陪伴,他工于情語的表達正是這種缺憾的彌補。他因“家諱”不肯為進士而自長安返昌谷,途中作《出城》詩曰:

      入鄉(xiāng)誠可重,無印自堪悲。

      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

      此詩道盡世間下第者的悲戚之情,“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一語既有詩人黯然銷魂的苦楚,又有佳人與之休戚與共的欣慰。正因此兩句對李賀惆悵失意的深刻描寫,致使研究者多引此以作李賀有過家室的證據,這是典型的以詩歌中李賀與現(xiàn)實中李賀相等同的結果?!独钯R詩選評》中提出:

      此“閨人”不過是詩人懸想中的意象,未必具備實際生活客觀存在的品格。

      這也是以詩證史最需要慎重的地方,須知真實的李賀不可知,可知的只有詩歌中的李賀,二者實二不可以并。李賀的《詠懷二首·其一》更是在工于夫妻情思更近一步。詩曰:

      長卿懷茂陵,綠草垂石井。

      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

      這里“彈琴看文君,春風吹鬢影”一句摹寫夫妻娛樂傳神入微,夫妻之情溫馨別致,歷來為詩家稱道?!傲和跖c武帝,棄之如斷?!眲t強化了“梁王與武帝”在“彈琴看文君”面前就如同斷梗一般毫無存在的價值。他太渴望結束這孤寂無聊的痛苦生活了,他對相如文君婚姻的羨慕和描寫越發(fā)動人,越能體現(xiàn)他在日常生活中對夫妻生活的神往。清代姚文燮在《昌谷集注》中提出“賀少年早夭,亦必因色致疾,故引相如亦自慰而作詠懷也”。李賀之早夭是否因色而致我們很難考證,然李賀通過對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書寫來完成對自我痛苦的書憤和情感空虛的自我慰藉則是真實不虛的。

      其三,李賀詩,是其命運多舛的曲折表現(xiàn),是命運不濟者的象征派造像。李賀《公無出門》曰:

      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斷人骨。嗾犬唁唁相索索,舐掌偏宜佩蘭客。帝遣乘軒災自滅,玉星點劍黃金軛。我雖跨馬不得還,歷陽湖波大如山。毒虬相視振金環(huán),狻猊猰貐吐饞涎。鮑焦一世披草眠,顏回廿九鬢毛斑。顏回非血衰,鮑焦不違天。天畏遭銜嚙,所以致之然。分明猶懼公不信,公看呵壁書問天。

      李賀把人間當作地獄來描寫,這里有噬人靈魂的九頭熊虺,吐著長舌的瘋狗,虎視眈眈的毒虬,流著口水的狻猊猰貐,以及能夠凍徹人骨的霜雪。在猛獸林立的驚悚世界中,如顏回、鮑焦一樣的“佩蘭客”隨時都有被銜嚙的危險,天帝對佩蘭客的解救之道就是通過奪其生命而令其離開人間地獄。詩人把脫離人間苦難的希望寄托于老天身上,向往著“帝遣乘軒災自息”的境界,可是上帝卻把良善之人帶走,把世界留給了熊虺、狻猊、猰貐這些猛獸??梢哉f《公無出門》是李賀對社會逆淘汰現(xiàn)象的寓言式揭露,可以結合其臨終前緋衣人來接的故事來讀。死亡,是上天對李賀離苦得樂的一種苦難救贖,魂歸白玉樓似乎是上天憐憫李賀之苦而所作的美好安排。

      苦難未必出詩人,然詩人則從苦難出。李賀承受了人生種種苦難,而他以驚人的韌性穿越苦難,寫出豐贍不朽的詩章,以整個生命為代價書寫了中國文學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

      (作者系文學博士,長治學院中文系副教授。)

      猜你喜歡
      李賀
      李賀嘔心瀝血譜華章
      李賀 “宅”出千古絕句
      綁架準女婿同傷共悲:誰不是一邊崩潰一邊自愈
      再訪連昌憶李賀
      詩鬼李賀:我活27載,讓你懷念千年
      李賀
      古代“高考”與“普通話”的關系
      軒轅軾軻的詩
      李賀:寫鬼容易做人難
      迷途
      廉江市| 吉木乃县| 博爱县| 林甸县| 中卫市| 竹溪县| 额敏县| 东平县| 同仁县| 武穴市| 乌鲁木齐市| 呼伦贝尔市| 道真| 天台县| 金沙县| 昌黎县| 阳西县| 巩留县| 西城区| 普兰店市| 咸宁市| 来宾市| 荔浦县| 息烽县| 武威市| 客服| 兴海县| 仁布县| 海晏县| 城市| 凤凰县| 阿荣旗| 青阳县| 石城县| 台安县| 北辰区| 中卫市| 南开区| 襄城县| 昌都县|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