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KOH和微波輻照改性滿江紅生物炭對水中U(Ⅵ)的吸附

      2021-08-04 06:57:10李殿鑫陽亦青肖思友
      濕法冶金 2021年4期
      關鍵詞:滿江紅等溫改性

      李殿鑫,陽亦青,張 鵬,肖思友

      (六盤水師范學院 礦業(yè)與土木工程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4)

      鈾污染廢水中的U(Ⅵ)具有較強的遷移性,可隨地表水和地下水流動而遷移[1-2]。鈾具有放射性,一旦富集到人體內,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3]。

      目前,控制U(Ⅵ)遷移的常見方法有化學沉淀法、生物修復法(包括植物修復法和微生物修復法)、離子交換法、吸附法等。近年來,吸附法因經(jīng)濟性好、吸附速度快、吸附效率高等而成為研究熱點[4-5]。生物吸附法的基底材料來源于植物根莖葉、動物骨骼和微生物等[6]。通常單一生物基底材料對U(Ⅵ)的吸附量較低,通過合理的改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生物炭是將植物殘骸在高溫缺氧條件下進行碳化而產(chǎn)生的含碳化合物[7]。研究表明,生物炭可吸附水中的多種重金屬離子[8]。不同植物生產(chǎn)的生物炭性能差別較大,因此,研究生物炭對特定金屬的吸附行為有重要意義。

      滿江紅是一種常見的水生植物,廣泛分布于池塘、湖泊中。采集池塘中的野生滿江紅,經(jīng)烘干、高溫碳化得滿江紅生物炭(AIC);再通過KOH浸泡和微波輻照予以改性,獲得改性滿江紅生物炭(K-M-AIC)。研究了用此改性生物炭從水中吸附U(Ⅵ),以期為含鈾廢水的治理提供一種可供選擇的生物吸附劑。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滿江紅:野生,采集于某池塘。

      試驗試劑:氫氧化鉀、氫氧化鈉、八氧化三鈾、偶氮胂Ⅲ,均為分析純;濃硝酸、濃鹽酸,均為優(yōu)級純。

      加鈾標的模擬鈾污染地下水:按照預研中采集的地下水的主要地球化學參數(shù)配制。添加鈾標準溶液,U(Ⅵ)質量濃度在1~15 mg/L范圍內[9]。

      1.2 K-M-AIC的制備

      滿江紅用去離子水洗滌去除雜質,在鼓風干燥箱中于80 ℃下烘干,研磨后過40目篩。在缺氧狀態(tài)下,于馬弗爐中以20 ℃/min速度升溫至550 ℃并保持4 h,得到AIC[10]。

      用100 g/L KOH溶液浸泡AIC 24 h,之后用去離子水反復洗滌至中性,在鼓風干燥箱中于80 ℃下烘干。在900 W微波下輻照2 min,制得K-M-AIC[11]。

      1.3 K-M-AIC的表征

      對吸附U(Ⅵ)前、后的K-M-AIC用掃描電子顯微鏡(美國FEI QUANTA400FEG,SEM)、傅里葉紅外光譜儀(布魯克VERTEX70,F(xiàn)TIR,光譜采集范圍400~4 000 cm-1)、元素分析儀(德國EA3000,直接測定C、H、N、S元素,根據(jù)差減法計算O質量分數(shù)[12]進行表征:

      w(O)=100%-w(C)-w(H)-
      w(N)-w(S)

      。

      1.4 批量吸附試驗

      通過批量吸附試驗考察體系pH、反應時間、初始U(Ⅵ)質量濃度、K-M-AIC用量對K-M-AIC吸附U(Ⅵ)的影響[13]。將U(Ⅵ)質量濃度分別為1、2、5、10、15 mg/L的模擬地下水30 mL置于50 mL 離心管中,用1 mol/L NaOH或HCl溶液調pH。離心管置于搖床中,在30 ℃、160 r/min條件下進行試驗。

      U(Ⅵ)吸附量(q)、吸附率(r)計算公式見式(1)、(2)。

      (1)

      (2)

      式中:ρ0—初始U(Ⅵ)質量濃度,mg/L;ρe—吸附平衡時U(Ⅵ)質量濃度,mg/L;V—含U(Ⅵ)溶液體積,mL;m—吸附劑質量,mg。

      2 試驗結果與討論

      2.1 K-M-AIC的表征

      AIC及K-M-AIC吸附U(Ⅵ)前、后的表面形貌如圖1所示,F(xiàn)T-IR光譜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由圖1看出:改性前,AIC為大孔狀結構,“溝壑”較多[14](圖1(a));改性后,這些“溝壑”大部分被填充,比表面積增大(圖1(b)),有利于吸附溶液中的U(Ⅵ)[15];K-M-AIC 吸附U(Ⅵ)后,其表面這些“溝壑”被完全填充,并且被U(Ⅵ)充分覆蓋,說明K-M-AIC對U(Ⅵ)的吸附性能非常好(圖1(c))。

      表1 元素分析結果

      圖1 AIC(a)、K-M-AIC吸附U(Ⅵ)前(b)、后(c)的SEM照片

      圖2 AIC(a)、K-M-AIC吸附U(Ⅵ)前(b)、后(c)的FT-IR光譜

      由圖2看出:改性前的AIC,在3 435.30 cm-1處存在—OH(或C—N、N—H)伸縮振動特征峰,1 423.99 cm-1處存在C—H彎曲振動(或C—N伸縮振動)特征峰,1 058.03 cm-1處存在C—O、C—O—C伸縮振動特征峰,874.73 cm-1處存在N—H(或C—H)彎曲振動特征峰[16];KOH浸泡和微波輻照改性后,這些特征峰均發(fā)生了偏移,并在2 515.57、1 797.66 cm-1處出現(xiàn)了O—H伸縮振動峰和C=O伸縮振動特征峰[17];K-M-AIC吸附U(Ⅵ)后,這些特征峰又發(fā)生了偏移,在2 515.57、 1 797.66 cm-1處的特征峰消失。結果表明,C=O伸縮振動特征峰是吸附U(Ⅵ)的主要功能官能團[18]。

      由表1看出:AIC中碳質量分數(shù)為32.02%;相較AIC,K-M-AIC中碳質量分數(shù)降低而氧質量分數(shù)升高,表明改性使AIC增加了含氧官能團,有利于其吸附U(Ⅵ)[19];吸附U(Ⅵ)后,K-M-AIC中碳質量分數(shù)又有所升高,這可能與C=O官能團的消耗有關(圖2(c))。

      2.2 K-M-AIC對U(Ⅵ)的吸附性能

      2.2.1 體系pH對吸附的影響

      在K-M-AIC質量4 mg、溶液中初始U(Ⅵ)質量濃度10 mg/L、吸附時間120 min條件下,體系pH對K-M-AIC吸附U(Ⅵ)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3(a)所示。采用Visual MINTEQ 3.1軟件模擬溶液中U(Ⅵ)形態(tài),結果如圖3(b)所示。

      由圖3(a)看出:體系pH<5時,隨pH增大,K-M-AIC對U(Ⅵ)的吸附量提高;體系pH>5時,隨pH增大,K-M-AIC對U(Ⅵ)的吸附量降低。K-M-AIC吸附U(Ⅵ)的最佳pH=5[20]。

      —▲●圖3 體系pH對K-M-AIC吸附U(Ⅵ)的影響(a)和不同pH下U(Ⅵ)的形態(tài)(b)

      2.2.2 反應時間對吸附的影響

      在初始U(Ⅵ)質量濃度10 mg/L、體系pH=5、K-M-AIC用量4 mg條件下,反應時間對K-M-AIC吸附U(Ⅵ)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4(a)所示。可以看出:反應15 min內,K-M-AIC對U(Ⅵ)的吸附速度較快;15~75 min吸附速率變慢;75 min 后吸附幾乎達到平衡,此時K-M-AIC對U(Ⅵ)的吸附量為73.609 mg/g,吸附率為97.90%。 前15 min,U(Ⅵ)吸附速度較快,是因為K-M-AIC表面有較多的吸附位點,吸附易發(fā)生;隨吸附反應進行,K-M-AIC表面的吸附位點逐漸減少,導致吸附速率降低[21]。

      K-M-AIC與U(Ⅵ)之間的作用機制可通過準一級和準二級動力學模型加以解釋。線性擬合結果如圖4(b)、(c)所示,擬合相關參數(shù)見表2。

      ln(qe-qt)=lnqe-k1t;

      (3)

      (4)

      式中:qe—吸附平衡時的吸附量,mg/g;qt—吸附t時間時的吸附量,mg/g;t—反應時間,h;k1—準一級動力學模型常數(shù),h-1;k2—準二級動力學模型常數(shù),mg/(g·h)。

      對比圖4(b)、(c)看出,K-M-AIC對U(Ⅵ)的吸附過程更符合準二級動力學模型。由表2看出:準一級動力學和準二級動力學模型的擬合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949和0.996,平衡吸附量分別為138.053 mg/g和83.542 mg/g。因此,最大吸附量可能介于83.542 mg/g和138.053 mg/g之間[22]。

      圖4 反應時間對K-M-AIC吸附U(Ⅵ)的影響(a)、準一級動力學(b)和準二級動力學(c)線性擬合結果

      表2 K-M-AIC吸附U(Ⅵ)的動力學模型擬合相關參數(shù)

      2.2.3 初始U(Ⅵ)質量濃度對吸附的影響

      在體系pH=5、K-M-AIC用量4 mg、吸附時間120 min條件下,初始U(Ⅵ)質量濃度對K-M-AIC吸附U(Ⅵ)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5(a)所示。可以看出,隨初始U(Ⅵ)質量濃度增大,K-M-AIC對U(Ⅵ)的吸附量增加,并逐漸趨于平衡;初始U(Ⅵ)質量濃度低于10 mg/L時,K-M-AIC對U(Ⅵ)的吸附效果較好[23]。

      吸附達到平衡時,吸附質在液相和固相之間的濃度關系可通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加以解釋。線性擬合結果如圖5(b)、(c)所示。擬合相關參數(shù)見表3。

      表3 K-M-AIC吸附U(Ⅵ)的等溫吸附模型擬合相關參數(shù)

      (5)

      (6)

      式中:ρe—吸附平衡時溶液中U(Ⅵ)質量濃度,mg/L;qe—平衡吸附量,mg/g;qm—最大吸附量,mg/g;kL—Langmuir等溫吸附常數(shù),L/mg;kF—Langmuir等溫吸附常數(shù),mg1-1/n/(g·L1/n);n—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常數(shù)。

      由圖5(b)、(c)看出,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溫吸附模型擬合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999和0.984。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過程。qm為124.903 mg/g,介于83.542 mg/g和138.053 mg/g之間(見表2)[24]。

      圖5 初始U(Ⅵ)質量濃度對K-M-AIC吸附U(Ⅵ)的影響(a)、Langmuir(b)和Freundlich(c)等溫吸附模型線性擬合曲線

      2.2.4 K-M-AIC用量對吸附的影響

      在含U(Ⅵ)溶液30 mL[25]、初始U(Ⅵ)質量濃度10 mg/L、pH=5、吸附時間120 min條件下,K-M-AIC用量對U(Ⅵ)吸附的影響試驗結果見表4??梢钥闯觯篕-M-AIC用量低于4 mg時,U(Ⅵ)吸附量隨K-M-AIC用量增加而升高;K-M-AIC用量大于4 mg時,增大K-M-AIC用量對U(Ⅵ)的吸附?jīng)]有明顯促進作用。因此,確定K-M-AIC用量以0.133 g/L為宜。

      表4 K-M-AIC用量對吸附U(Ⅵ)的影響

      3 結論

      以野生滿江紅制備的生物炭AIC作為基底材料,采用KOH浸漬和微波輻照改性,制備了K-M-AIC生物吸附材料。批量吸附試驗結果表明:用K-M-AIC從溶液中吸附U(Ⅵ)效果較好;在其用量0.133 g/L、溫度30 ℃、初始U(Ⅵ)質量濃度10 mg/L、體系pH=5條件下,最大U(Ⅵ)吸附量為124.903 mg/g;吸附是通過U(Ⅵ)與K-M-AIC 表面的C=O發(fā)生配位作用進行的;吸附過程可通過準二級動力學模型和Langmuir等溫吸附模型加以描述,主要屬于表面單分子層吸附和化學吸附。

      滿江紅易于獲取、生長迅速、分布廣泛,采用KOH浸泡和微波輻照改性后,用作U(Ⅵ)生物吸附材料的基底材料,成本低廉,且所制備吸附劑的吸附效果較好,應用前景廣闊。

      猜你喜歡
      滿江紅等溫改性
      滿江紅·賀新年
      EPDM/PP基TPV非等溫結晶行為的研究
      滿江紅·圓明園
      滿江紅·圓明園
      滿江紅·清福陵
      P(3,4HB)/PHBV共混改性及微生物降解研究
      中國塑料(2016年12期)2016-06-15 20:30:07
      快速檢測豬鏈球菌的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方法
      納米CaCO3對FEP非等溫結晶動力學的影響
      中國塑料(2015年3期)2015-11-27 03:41:54
      ABS/改性高嶺土復合材料的制備與表征
      中國塑料(2015年11期)2015-10-14 01:14:14
      聚甲醛增強改性研究進展
      中國塑料(2015年9期)2015-10-14 01:12:17
      绥化市| 青冈县| 柳州市| 望奎县| 五指山市| 古交市| 邵东县| 阜阳市| 平安县| 同心县| 利津县| 汕尾市| 乌海市| 邮箱| 宾阳县| 杨浦区| 林芝县| 岳阳市| 祁连县| 五莲县| 江门市| 尉犁县| 楚雄市| 中超| 宁夏| 锡林浩特市| 阿拉尔市| 恭城| 连平县| 嫩江县| 安陆市| 松滋市| 青神县| 交口县| 苍山县| 东乡| 义乌市| 社旗县| 北票市| 永兴县| 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