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武強 黃建忠 肖 信 李麗麗 孔 旻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視光科,南寧市 530021,電子郵箱:lwq820@126.com)
瞳孔檢查是各種屈光手術[1-2]、角膜塑形術[3]的必要檢查步驟,也是診斷多種眼病(如Adie瞳孔[4]、弱視[5]等)的輔助指標。雖然臨床醫(yī)生非常注重觀察病理狀態(tài)下瞳孔大小、形態(tài)以及對稱情況的變化[6],但生理狀態(tài)下瞳孔大小的正常參考值以及瞳孔不等正常參考值甚少有人關注。為此,本研究采用手持式客觀驗光儀對南寧市4~12 歲兒童進行橫斷面調查,以了解該年齡段兒童瞳孔大小發(fā)育規(guī)律及瞳孔不等的患病情況,為臨床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于2014 年4~7月,采用整群隨機抽樣法,隨機抽取南寧市5所學校,共1 448名兒童作為研究對象。實際完成檢查者1 381名,受檢率為95.4%。納入標準:(1)年齡4~12歲;(2)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兒童能配合完成所有檢查者。剔除自身免疫病、先天性全身綜合征以及影響瞳孔大小的全身性疾病患兒。受檢的1 381名兒童中有4例因存在全身性疾病被剔除,最終1 377名兒童納入分析。其中男童736名(53.45%),女童641 名(46.55%);年齡4~12[7.90(6.00,10.40)]歲;等效球鏡為-6.91~4.21[0.47(-0.05,0.86)]D。
1.2 方法 所有受檢兒童均接受視力、屈光度、瞳孔大小、屈光介質、眼底和眼位檢測。視力測定采用標準對數(shù)視力表(廣州視加公司,型號:SJ-LED-01),檢測距離為5 m。屈光介質采用手持裂隙燈檢測,眼底檢測采用直接檢眼鏡,采用角膜映光法、交替遮蓋和遮蓋-去遮蓋法檢查眼位,瞳孔直徑和屈光度采用手持式驗光儀(德國PlusoptiX公司,型號:A09)進行檢測。瞳孔直徑和屈光度檢測環(huán)境設在半暗室內,所有受檢者先在半暗室適應5 min后進行檢測,檢測由同1名醫(yī)師完成。瞳孔不等定義為雙眼瞳孔直徑差值≥0.4 mm[7]。
2.1 等效球鏡 1 377例受檢兒童中,右眼和左眼的等效球鏡分別為[0.45(-0.07,0.85)]D和[0.54(-0.01,0.93)]D,左眼和右眼的等效球鏡值呈正相關(rs=0.859,P<0.001)。雙眼的等效球鏡值均與年齡呈負相關(rs右眼=-0.678,rs左眼=-0.681,均P<0.001),但與性別不存在相關性(rs右眼=0.121,P右眼=0.251;rs左眼=0.119,P左眼=0.263)。
2.2 瞳孔直徑 右眼和左眼的瞳孔直徑分別為(5.87±0.72)mm和(5.82±0.73)mm,左、右眼瞳孔直徑呈正相關(r=0.929,P<0.001),且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903,P<0.001)。雙眼的瞳孔直徑與年齡均呈正相關(rs右眼=0.232,P右眼=0.009;rs左眼=0.241,P左眼=0.007),但與性別不存在相關性(rs右眼=0.033,P右眼=0.437;rs左眼=0.045,P左眼=0.381)。
2.3 瞳孔不等 所有受檢兒童兩眼瞳孔直徑差值為[0.17(0.08,0.31)] mm,瞳孔不等最大值為1.5 mm。瞳孔直徑差值<0.4 mm、0.4~0.9 mm和>0.9 mm的人數(shù)分別為1 187、187和3人,分別占總受檢人數(shù)的86.2%、13.6和0.2%,瞳孔不等患病率為13.8%(190/1 377)。見圖1。
圖1 PlusoptiX A09手持式驗光儀的屈光度、瞳孔直徑和瞳距測量結果
隨著瞳孔檢查在屈光手術、角膜塑形術、生理性瞳孔不等大、定量相對性瞳孔傳入障礙和描繪視野等領域的應用[6],其臨床重要性逐漸被臨床醫(yī)生所認識。以往臨床上常規(guī)應用直尺、半圓板和瞳孔測量尺檢查瞳孔,但存在測量可重復性差、精確度低、容易引起近反射導致測量結果偏小等不足[8]。近年來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紅外線技術為瞳孔檢查帶來了新變革,出現(xiàn)了諸多瞳孔測試儀[9-10]。PlusoptiX A09作為一種手持式驗光儀,既能同時測量雙眼屈光度,又能檢查眼位和瞳孔大小(見圖1),在小兒眼病篩查及診斷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1]。
本研究應用PlusoptiX A09手持式驗光儀對南寧市4~12歲兒童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南寧市4~12歲兒童雙眼等效球鏡值均與年齡呈負相關(均P<0.05),但與性別均不存在相關性(均P>0.05),與既往研究結果[12]一致,提示4~12歲兒童隨著年齡的增加,屈光度總體趨向于近視化,即遠視度數(shù)不斷減少,近視度數(shù)逐步增長。在瞳孔直徑大小方面,南寧市4~12歲兒童的右眼和左眼的瞳孔直徑分別為(5.87±0.72) mm和(5.82±0.73)mm,與Silbert等[11]對1 306例17歲以下兒童的調查結果(右眼為5.75 mm,左眼為5.76 mm)相近,但高于Boev等[13]對90例1~18歲兒童的調查結果(雙眼平均為4.11 mm),可能原因為:本研究納入的兒童來自學校,Silbert等[11]納入的兒童來自社區(qū),而Boev等[13]納入的兒童來自醫(yī)院,前兩者是以人群為基礎的研究,而后者是以醫(yī)院為基礎的研究。
瞳孔大小是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目前還存在爭議。Usui等[14]發(fā)現(xiàn)成人的瞳孔直徑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小的趨勢。Boev等[13]對18歲以下兒童進行瞳孔大小檢測,發(fā)現(xiàn)瞳孔直徑由2歲時的3.83 mm增加到6歲時的4.11 mm,再減小到12歲以后的3.83 mm,即瞳孔大小與年齡的變化趨勢不一致。然而,Silbert等[11]和MacLachlan等[15]的研究表明至少在19歲前瞳孔直徑隨年齡增長而增大。本研究結果顯示,瞳孔直徑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大(P<0.05),與Silbert等[11]和MacLachlan等[15]的結論一致,提示4~12歲兒童的瞳孔直徑仍處在逐漸增大的發(fā)育過程中。同時本研究結果還顯示,瞳孔直徑不存在性別差異,這與其他報道[11]相似。
本研究中,南寧市4~12歲兒童兩眼瞳孔直徑差值為[0.17(0.08,0.31)]mm,瞳孔不等最大值為1.5 mm。參照雙眼瞳孔直徑大小相差≥0.4 mm為生理性瞳孔不等的標準[7],本研究中瞳孔不等患病率為13.8%(190/1 377),遠低于Silbert等[11]報道的19.07%及Lam等[16]報道的18.75%,但高于Terveen 等[17]報道的0.3%??紤]到Silbert等[11]與Lam等[16]的研究對象來自臨床受檢人群,與本研究數(shù)據(jù)的可比性較差。而與Terveen等[17]同樣來自普通人群的調查數(shù)據(jù)相比,本研究瞳孔不等患病率為其46倍,提示南寧市4~12歲兒童的瞳孔不等患病率高,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探討。
眾所周知,瞳孔直徑測量容易受到環(huán)境照明[18]、近感知調節(jié)[18]和暗適應[19]等因素的影響。為了減少測量誤差,本研究的瞳孔直徑檢測設在半暗室環(huán)境中,檢測前讓兒童在半暗室適應5 min,且PlusoptiX A09手持式驗光儀檢測距離為1 m,均能有效減少受檢者的近感知調節(jié)對瞳孔直徑的影響。然而,受限于現(xiàn)場條件,本研究未能采用照度計對環(huán)境照明進行量化。此外,國外諸多研究納入的對象為0~19歲兒童,而本研究僅納入了4~12歲兒童,因此本研究所得的瞳孔直徑隨年齡變化的結論具有一定局限性??傊狙芯堪l(fā)現(xiàn)南寧市4~12歲兒童瞳孔不等的患病率高,值得小兒眼科醫(yī)生、校醫(yī)及婦幼保健人員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