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強
在吉利集團迎來創(chuàng)業(yè)35周年之際,李書福與員工進行了題為《實事求是,守正出奇》的分享和交流,其主旨是“企業(yè)和人一樣,走正道才能創(chuàng)大業(yè)”。這與書法藝術的“正入”之說可謂異曲同工。
所謂正入,即從臨摹古人碑帖入手,從碑帖中學習古人的用筆、結字、筆勢等。走正道需要“正入”,然后才能“益以本人之個性美”,從而獲得精彩的職場人生。正入,指的不僅是方法,更是一種心態(tài)。對于處于人生起步、磨礪階段的年輕人,尤其是對年輕職場人來說,千萬不可忽視應然與實然的距離。自命不凡,很可能與實際不符。所以李書福在與員工交流時,將實事求是放在了題目的前面。
職場上的正入,也需要像書法臨摹那樣去“追星”,只不過追的不應當是精于表演的明星,而是腳踏實地的奮斗者??窟\氣成功固然令人艷羨,但對此進行炒作則需要高度警惕。那看起來像是一種捷徑,其實很可能是旁門左道。如果說在靠運氣成功的時代,“臉皮厚”可以成為一種優(yōu)勢,那么在經濟轉型之后還想站住腳,就需要解決好正入的課題。后來者要想少走彎路,其實正入更為穩(wěn)妥。
通常來說,自命不凡是個貶義詞,但是我們也可以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待它,那就是在平凡的人生中創(chuàng)造“不凡”,使自己不同凡響,做一個“異客”。而所謂的“自命”,則可以看作自我設計。對“不凡”的自我設計是一道選擇題,沒有標準答案,也的確是一件好事,是歷史的進步賦予普通人的權利。然而,面對科技發(fā)展的無限暢想、產業(yè)自由跨界以及商業(yè)靈活變革的偉大時代提供給普通人的無限機會,我們必須學會取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從這個意義上講,“異客”需要揚棄自命不凡。作為對自命不凡的首次否定,在作選擇的那一刻,我們需要篤定從一而終的決心。當然,所謂的不凡,不是憑感覺,而是要使命必達,要用實踐來證明;不能游戲人生,而是要正視歷史,善于補充新的能量。這樣便完成了對自命不凡的第二次否定。
我們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意味著我們很少再有0的突破機會。要想在信息迭代加快的時代中不被迅速淹沒,專注無疑是一個明智之舉,便于將我們的潛能聚焦,從0到1.0、2.0的跨越過程中有所建樹。
將明確的具體目標變?yōu)楝F(xiàn)實,需要正確地切入。自己的努力要被現(xiàn)實所接受,并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對自我進行揚棄即放下自我,與客觀實際進行磨合。因為職場與市場上的不凡不是“自命”的,而是要得到組織或者更多客戶的認可。因此,我們的“自命”僅僅從主觀愿望出發(fā)是不行的,要摒棄狂妄自大,強調合作,兼顧共贏、多贏。
作為對自命不凡的揚棄,成功的“異客”需要自我約束。如果說自命不凡是張揚,那么“異客”往往具有收斂性——不僅要有對潛能的聚焦,而且還要遵從公認的規(guī)則。因為在聚焦點之外都屬于讓渡的部分,而“異客”的成功離不開讓渡部分的配合,這種配合其實是彼此都遵守相應規(guī)則的信用合作。比如一位“異客”只善于生產一種防震螺絲,而這種防震螺絲也只有在防震發(fā)動機上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同時又離不開特殊材料的供應等環(huán)節(jié)的鏈接。要想配合默契,這位生產防震螺絲的“異客”就要與各合作方形成值得信任的預期,而非一次性的“王婆賣瓜”。這種信用合作容不得半點投機,亦是一種正入。
(編輯 宦菁 huanjing0511@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