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鳳霞 何旭東
摘 ?要:目的 ?觀察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于胰島素治療+利拉魯肽的臨床療效。方法 ?利用電腦隨機抽選的方式,選擇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間山東省威海市立醫(yī)院收治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共計86例,將其平均分為參照組(43例,常規(guī)胰島素治療干預)與觀察組(43例,胰島素治療+利拉魯肽治療干預方法),對比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腰圍變化以及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干預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相較于參照組明顯較低,兩組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治療干預前,兩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腰圍變化比較差異比較小,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干預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值、腰圍值均低于參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結論 ?在肥胖2型糖尿病臨床治療中,應用胰島素加用利拉魯肽治療干預方法臨床效果顯著,應用價值明顯。
關鍵詞:胰島素治療干預;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魯肽;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87.1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0160-03
糖尿病主要針對以高血糖為主要特點的代謝性病癥,根據(jù)相關文獻表明,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與遺傳、環(huán)境等因素存在關聯(lián)性[1]。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處于高血糖情況,會對自身的血管、神經(jīng)、心臟等臟器帶來不利影響,降低患者的生活品質。在臨床上習慣把糖尿病劃分為兩種類型,即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在社會經(jīng)濟完善發(fā)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良好改善,也使糖尿病患者的數(shù)量逐漸增多,據(jù)有關研究表明,在糖尿病發(fā)病中2型糖尿病比較常見,2型糖尿病逐漸發(fā)展至后期階段,離不開胰島素的治療干預,但是胰島素應用過量,也會導致患者的體重增加[2]。為了分析用于胰島素治療與利拉魯肽聯(lián)合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將選取86例肥胖2型糖尿病作為研究樣本,現(xiàn)將研究過程與結果展開如下概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利用電腦隨機抽選的方式,選擇山東省威海市立醫(yī)院于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間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共計86例,將其平均分為參照組(43例,常規(guī)胰島素治療干預)與觀察組(43例,胰島素治療加用利拉魯肽治療干預方法)。
其中,參照組中,23例為男性,20例為女性,最大年齡72歲,最小年齡45歲,平均年齡(58.57±3.24)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4.52±1.26)年,平均BMI為(30.21±1.74)kg/m2;觀察組中,24例為男性,19例為女性;最大年齡71歲,最小年齡45歲,平均年齡(58.32±3.21)歲,病程1~9年,平均病程(5.12±1.34)年,平均BMI為(30.26±1.75)kg/m2。所有患者均獲得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例如年齡、性別、病程等不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比形式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指標:①兩組患者的年齡均大于44歲;②兩組患者均知曉此次臨床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指標:①存在嚴重其他疾病患者;②存在精神病史患者。
1.3 ?方法
參照組利用胰島素治療干預方法,患者均接受胰島素治療干預,利用皮下注射方式,并讓患者在早餐、中餐、晚餐之前接受常規(guī)胰島素皮下注射,在睡覺前應用甘精胰島素注射液皮下注射(生產(chǎn)廠家: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40052),用藥計量為0.2U/(kg·d),根據(jù)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適當調整增藥計量,以每三日調整1次計量為標準。其中,血糖控制標準為:空腹血糖低于0.7mmol/L,餐后2h血糖低于10.0mmol/L,持續(xù)治療3個月[3]。
觀察組在參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干預方法(生產(chǎn)廠家:丹麥諾和諾德公司,國藥準字:S20110046),對胰島素用量加以控制,將其改用原治療的33.33%即可,利拉魯肽治療以0.6mg作為用藥初始計量,實施皮下注射1次/d,在空腹血糖高于7.8mmol/L、餐后2h血糖超過11.1mmol/L的情況下,應該將利拉魯肽用藥升高至1.2mg,服用頻次為1次/d,用藥計量調整周期控制為14d,總體治療療程約3個月。
1.4 ?評價標準
對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加以對比,其中顯效效果:患者治療后有關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血糖改善明顯,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有效效果:患者治療后有關臨床癥狀得到良好改善,血糖明顯降低;無效效果;患者治療后有關臨床癥狀沒有明顯改善[4]。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同時,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腰圍變化情況加以記錄。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兩組血糖水平與體重指數(shù)采用(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臨床治療有效率利用[n(%)]表示,利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
治療后,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有效率(97.67%)相較于參照組(83.72%)明顯較高,兩組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血糖水平與腰圍變化情況
治療干預前,觀察組與參照組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紅蛋白值、腰圍變化值比較差異比較小,不具備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干預后,觀察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腰圍明顯少于參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性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2型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疾病,年齡在35~40歲的群體屬于主要發(fā)患者群,是糖尿病患者的85%以上[5]?;颊邫C體生成胰島素的功能弱化,部分患者機體胰島素生成較多,但是胰島素的作用發(fā)揮十分有限,患者機體的胰島素處于缺少狀態(tài),患者需要服用某些藥物,可達到刺激體內胰島素分泌的目的,隨著患者病情不斷發(fā)展,部分患者需要利用胰島素治療方法,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颊呓邮芤葝u素治療,會使自身的體重進一步加重,容易誘發(fā)心血管疾病,不利于血糖的有效控制[6]。
利拉魯肽作為利用基因重組技術人工合成的借助酵母形成新型人胰高糖素樣肽-1類似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的食欲,延遲胃排空,對患者的體重加以控制;加之,利拉魯肽藥物在臨床中應用,可發(fā)揮保護患者β細胞的作用,使患者β細胞的質量與數(shù)量進一步提升,促進β細胞對血糖靈敏性的恢復,推遲糖尿病的發(fā)展病程[7]?;颊呓邮芾旊乃幬镏委?,可在某種程度上降低胰島素的應用,弱化患者的低血糖風險,有效控制患者的腰圍變化情況,臨床應用價值十分顯著。利拉魯肽藥物每日只需要注射1次,且不受時間的限制,患者可隨時注射,在改變注射位置與時間的情況下,不需要調整利拉魯肽的用藥計量,在一定程度上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帶來用藥便利,患者對于此種治療方式接受度比較高,深受臨床醫(yī)師的青睞[8]。此次研究結果表明,利用胰島素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干預方法有著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可使患者的血糖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改善患者的腰圍變化情況,控制胰島素的用量。
綜上所述,對于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而言,在胰島素治療基礎上,施加利拉魯肽干預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腰圍變化情況,降低胰島素的應用量,使患者的血糖保持平穩(wěn)狀態(tài),值得臨床使用。
參考文獻
[1]張德明,拾莉,梁軍.胰島素聯(lián)合利拉魯肽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健康必讀,2018,26(06):113-114.
[2]劉麗.胰島素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魯肽的療效分析[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9,16(03):97-97.
[3]汪勇.胰島素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魯肽的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01):105-106.
[4]宋超宇,梁文龍.胰島素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魯肽的臨床療效分析[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8,15(08):5-5.
[5]陳燁.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并加用利拉魯肽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健康前沿,2019,28(02):135-135.
[6]孫錦梅.胰島素治療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利拉魯肽的臨床療效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1):172-172.
[7]王穎,高健康.利拉魯肽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21):2904-2905.
[8]陳茜.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島素治療并加用利拉魯肽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07(28):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