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曉燕
【內容摘要】作為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詩詞不僅是人類寶貴的財富,更是學生了解歷史文化的重要途徑。因此在高中階段,學生學好詩詞,不僅有助于自身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還能為寫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高中部編版語文教材中,由于很多詩詞比較晦澀難懂,加大了學生理解與學習的難度,也成了影響語文教學效果提升的巨大阻礙,所以如何提高詩詞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值得研究的重點課題。本文從高中語文教學視角出發(fā),對詩詞教學現狀和現存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問題產生的原因,最終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期望能為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提供有效的教學參考建議。
【關鍵詞】語文教學 高中階段 詩詞
在教育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格外強調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詩詞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同樣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因,在中國優(yōu)秀文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詩詞的學習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簡單,尤其是古體詩,由于從古代到現代,很多漢字的詞義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學生對詩詞不感興趣,或者興趣低沉的情況下,若想學好詩詞具有很大的難度。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進一步探索和實踐,不算嘗試并研究有效性的教學策略,致力于學生詩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而且,通過欣賞和學習大量的詩詞,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學生文化品位和底蘊,對于學生未來的生活和發(fā)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因此,高中生學好詩詞極為重要。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詩詞教學現狀和現存問題
(一)高中古詩詞教學現狀
在教育改革不斷發(fā)展的時代,高中語文教學發(fā)生了很大的調整,教學手段和模式都趨于多樣化發(fā)展。但是由于長時間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現階段部分教師在詩詞講解的方法有待創(chuàng)新,依舊應用的傳統(tǒng)教學法,整堂課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作為學生,只能不經思考地被動接受。通常是先講解詩詞的意思,再讓學生明白作者思想情感,并確保記住詩詞內涵就算是完成了教學目標。這樣枯燥的教學法,非常容易導致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對學習效果的提升帶來較大阻礙。這種情況下,對于詩詞中的樂趣,學生很難真正體會到,久而久之,有很大可能會逐漸懼怕詩詞學習。因此,授課方式和方法,對于學生對詩詞學習的態(tài)度極其重要,不恰當的方式會慢慢消磨掉學生興趣。
(二)高中語文詩詞教學中現存問題
1.師生缺乏親密互動
現如今,部分教師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在新課改背景下,依舊沒有進行過多的教學創(chuàng)新和改變,將自身置于課堂主體,側重于詩詞知識的講解,加上課堂時間有限,學生大多數情況只是被動接受,這就直接或間接造成師生互動少的局勢。在缺乏溝通的情況下,對于學生內心的真實想法,教師不能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而對于教師教學的意圖,學生也不能完全地領會。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課堂效率降低的后果,也難以激起學生對詩詞的興趣。
2.學生學習效率較低
在高中部編版語文教材中,大部分詩歌后邊都會標注背誦的要求,如果學生不能全面掌握詩詞作者的思想,或者不能完全理解詩詞的意圖,就難以真正理解詩詞的內涵。在背誦詩詞的過程中,很多學生直接死記硬背,在沒有完全理解詩詞作者的內涵下,不利于學生背誦與記憶,導致學習效率較低。
二、高中語文詩詞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學生缺乏正確方法
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離不開正確學習方法這一重要的保障和基礎。在語文詩詞學習過程中,一些高中生由于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導致學習起來很吃力,教學效率較低。如果高中生可以找到適用于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學習起來相對輕松,進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和語文成績。因此,若想提高學習效率,學生要從自身出發(fā),不斷探索與嘗試,制定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二)教師教學方法不當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詩詞學習效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使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教師教學方法滯后、不恰當,會加大學生學習的難度,甚至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因此,教師要做到時刻反思,針對近期的教學方法,以及學生表現等,及時調整教學策略,為提高學生古詩詞學習能力保駕護航。
(三)師生之間缺乏溝通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師生互動”這一話題受到了很大的關注,這也是促進教學效果提升的有效途徑。在師生之間,只有兩者展開有效的互動與交流,才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真實想法,并針對學生合理化意見,及時優(yōu)化教學策略。同時學生也能明白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并善于表達和表現,活躍課堂氛圍。
三、高中語文教學中詩詞教學有效策略
(一)采用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高中語文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立足于教學內容,設計與之相應的學習任務,并以學生實際學習能力、性格為基礎,將小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保證每個組內組員能力各不相同,且小組之間能力相當,之后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索與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通過積極探索和思考,組員之間高度協作、通力配合,有助于提高詩詞學習效率。這樣一來,學生便不在排除詩詞學習,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更深一步掌握詩詞的知識,有助于詩詞學習質量和效果的提升,并收獲大幅度的進步。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問題,教師要提供必要性的幫助,助力問題的解決,保證合作學習的高效性,為合作學習的最佳效果奠定基礎。
例如,在學習《沁園春·長沙》時,教師完全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為了讓學生把握作者情感,進一步了解這首詩的內涵,教師可以這樣設置探究的問題:“這首詩與《沁園春·雪》存在哪些異同之處?這首詞的主題是什么呢?作者想表達哪些情感?”接下來,學生需要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教師提出的探究性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通過學生的共同配合,詳細分析其中蘊含的主要意象,深刻感受到詩中極具表現力的詩句,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同時比較輕松地體會到作者的遠大抱負,強烈期盼著祖國的早日統(tǒng)一,殷切期盼民族可以越發(fā)團結。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增強學生對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促進學習效果的大幅度提升。
(二)實施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水平
由于高中生語文基礎參差不齊,在詩詞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在詩詞教學中,如果不考慮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會導致部分學生難以跟上教學進度,尤其是后進生,進而導致這些學生學習效果越來越不理想。因此,在高中語文詩詞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到每位學生,實施分層教學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根據學生學習詩詞的能力,將其合理分為不同的層次。其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制定不同的教學策略,實現全體學生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聲聲慢》時,針對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制定的目標,應該以掌握這首詩詞的最基礎知識為主,了解詞人的悲懷愁緒,學習并掌握詩歌鑒賞的方法,同時,教師要為適當融入有一些初中古詩詞的知識,鞏固學生詩詞知識的基礎;針對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應該逐步加大教學的難度,但也要控制在學生能力范圍之內,從而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并刺激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迸發(fā),從而為詩詞學習效果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幫助??偠灾?,通過實施分層教學法,可以保證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得到相應的發(fā)展,并促進詩詞學習質量的不斷提升。
(三)發(fā)揮學生想象,深刻感受詩詞情感
通常而言,詩詞的創(chuàng)作,往往是作者遇到了某些情景,由此引發(fā)的充分的想象與思考,并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最終完成相應的詩詞作品。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詞背后的思想情感,教師可以采取有效的手段,將詩詞中的景象再現到學生的腦海中,使學生身臨其境般感受作者所處的環(huán)境,并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深刻體會作者的感受。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對作者情感進行分析,準確掌握詩詞的感情發(fā)展路線,促進學生對詩詞的理解。
例如,在學習《夜雨寄北》時,這首詩短小精悍,雖然只有四句話組成,但是卻蘊含了作者對妻子的無窮無盡的思念。在作者的腦海中,跨越了一切阻礙,穿越千萬里,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妻兒所處的位置之間,往返穿梭了無數次,同時也是對自己無法歸家、在外漂泊出境的感慨?;诖耍處熞材芤龑W生進行想象,回憶自己這段時間離家,在外求學,很長一段時間才可以回家,對父母等家人的思念已經十分強烈,但是這與李商隱當時的心情還相差甚遠。通過這樣的想象,可以讓學生親身感受作者的思想,并更好理解作者寫作的意圖,對學生背誦古詩也能提供一定支持。
(四)加強詩詞應用,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對于高中生來說,就算學習并記憶了再多的詩詞,如果始終不進行應用,伴隨著時間不斷的流逝,會逐漸慢慢忘記,甚至難以回憶起是否學習過。因此,在日常語文詩詞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提醒和鼓勵學生,在生活中陷入某種情景中時,適當運用合適的詩詞,對自己當時的心情進行表達,也可以用來感慨面前的景色,進而逐步提高鑒賞能力,并正確理解詩詞的含義。
例如,在《登高》中,藏有絕妙佳句,那便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边@句詩雖然采用了夸張的手法,但是相對來說較為切合實際生活。學生在秋天遇到紛紛飄落的樹葉,可以應用這一句千古絕唱,還能提高詩詞鑒賞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詩詞屬于寶貴的精神財富,為了更好地傳承這一優(yōu)秀文化,高中生學好詩詞具有極大的意義。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詩詞教學,采用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實施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發(fā)揮學生想象,深刻感受詩詞情感,加強學生對詩詞的應用,提高學生鑒賞能力,為詩詞教學效果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進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楊杰.利用情境開展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研究[J].高考,2021(16):71-72.
[2]王添芳.借助群文閱讀,優(yōu)化高中語文詩詞課堂[J].高考,2021(19):53-54.
[3]關晶晶.古詩詞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摭探[J].成才之路,2021(11):40-41.
[4]林少苗.高中語文古詩詞助力寫作的教學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6):121-122.
[5]林建威.以節(jié)日文化為契機,深挖古詩詞的文化底蘊[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1(6):20-21.
(作者單位:山東省平度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