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陜西西安老牛坡遺址2010年夏時期墓葬發(fā)掘簡報*

      2021-08-12 04:29:02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考古與文物 2021年3期
      關(guān)鍵詞:腹徑圓唇底徑

      陜西省考古研究院

      2010年11月,經(jīng)國家文物局批準(zhǔn),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組織專業(yè)人員,對西安至商洛高速公路穿越老牛坡遺址路段發(fā)現(xiàn)的夏商文化遺址進(jìn)行了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5800平方米。其中3座保存較好的夏代墓葬的發(fā)掘,是本次發(fā)掘的重要收獲之一?,F(xiàn)將發(fā)掘情況簡報如下。

      一、地理位置

      老牛坡遺址位于西安市灞橋區(qū)洪慶街道辦燎原村,西距西安市中心區(qū)約20公里。遺址主要分布在灞河北岸唐家河、老牛坡、許家寺、袁家崖4個自然村范圍內(nèi),地勢東高西低,依灞河流向呈西北-東南分布,總面積約100多萬平方米,是一處以商文化堆積為主的大型遺址(圖一)。本次發(fā)掘的墓葬位于老牛坡村西北部臺地。

      圖一 老牛坡遺址地理位置圖

      二、地層關(guān)系

      因老牛坡村北臺地地勢較高,上世紀(jì)70年代平整土地時挖方取土,致使該批墓葬上半部均被破壞,失去了原始堆積層位,因此在現(xiàn)代耕土層之下即出現(xiàn)墓葬坑位。

      三、墓葬形制

      本次發(fā)掘的3座夏代墓葬編號分別為:2010SX LM6、2010SXLM10、2010SXLM21。形制均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長2~2.5、寬1~1.2、殘存深度0.5~1米,無二層臺及腰坑,單人葬,未見葬具。

      1. 2010SXLM6

      此墓位于遺址Ⅰ區(qū)T0905南部偏東處,東距M21約0.8米。方向335°。墓口距地表0.14米,長1.92~1.94、寬0.5~0.56、殘存深度0.5米。墓壙內(nèi)填土為紅褐色花土,土質(zhì)較硬。無葬具痕跡,壙內(nèi)有人骨一具,仰身直肢,頭向西北,面朝西,骨骼保存較好,頭骨、鎖骨及盆骨部分殘損。經(jīng)鑒定,為約45歲女性(圖二、三)。

      圖二 2010SXLM6

      圖三 2010SXLM6平、剖面圖

      隨葬品有陶罐6、石璧2件,分別置于死者胸部和下肢骨之間。其中三耳罐1、雙耳罐2、灰陶罐3件,石璧一方一圓各1件。

      2.2010SXLM10

      此墓位于遺址Ⅰ區(qū)T0208探方中部偏南處,與M22和M9呈橫置斜向排列,北距M22僅0.8米。方向265°。墓口距地表0.3、長1.9、寬0.6~0.62、殘存深度0.3米。墓壙內(nèi)填土為黃色五花土,土質(zhì)較硬,內(nèi)含少量草木灰及紅燒土顆粒。壙內(nèi)有人骨一具,仰身直肢,未見葬具痕跡,頭向西,面朝右,骨骼保存較完整。據(jù)盆骨夾角判斷,應(yīng)為女性;從臼齒磨損程度判斷,約50歲(圖四、五)。

      圖四 2010SXLM10

      圖五 2010SXLM10平、剖面圖

      隨葬品有陶罐3件,石璧3件,分置于墓主腿部和腰部。

      3.2010SXLM21

      墓葬位于遺址Ⅰ區(qū)T0905東南部,與M6并列,之間相距約0.8米。墓葬東側(cè)部分被灰坑H85打破。方向340°。墓口距地表0.34~0.44、長2.3~2.34、寬0.53~0.54米,開口以下深0.45米。墓壙內(nèi)填土為灰黃色,土質(zhì)松散,夾雜植物根莖及料姜石等。壙內(nèi)有人骨一具,仰身直肢,未見葬具痕跡,頭向北,面向不詳。骨骼保存情況較差,胸部以下保存較好,頭部及肩部骨骼腐朽嚴(yán)重。經(jīng)鑒定,為男性,年齡不詳(圖六、七)。

      圖六 2010SXLM21

      圖七 2010SXLM21平、剖面圖

      隨葬品有陶罐4件,均放置在腿部兩側(cè)。

      該墓與M6同在一個探方內(nèi),相距較近,排列整齊,方向和形制基本相同,且M6墓主為女性,M21墓主為男性,因此,推測兩墓主可能是夫妻關(guān)系。

      四、隨葬器物

      3座墓葬共出土器物8件,有陶器、石器二類。

      1.陶器

      13件。器形均為罐類,可分為三耳、雙耳、單耳、雙鋬、杯形罐,分別對應(yīng)A、B、C、D、E五型。

      A型 2件。三耳罐,形制基本相同。

      標(biāo)本2010SXLM6:1,泥質(zhì)灰陶,黃褐胎。侈口,圓唇,高領(lǐng),折腹,下腹斜收微鼓,自口沿至折腹處等置3個寬扁狀的拱形耳,平底。折腹處隱約可見一周凹弦紋,一個器耳飾三道豎向凹弦紋。通高8.4、口徑8.7、最大腹徑9.7、底徑6.2厘米(圖八,1)。標(biāo)本2010SXLM21:1,泥質(zhì)灰黑陶,局部發(fā)褐。侈口,圓唇,高頸,折腹,下腹內(nèi)收,自口沿至腹部等置3個寬扁狀拱形耳,平底。口沿外側(cè)飾一周凹弦紋,頸部及腹部均素面。通高9.3、口徑8.6、最大腹徑10、底徑6.2厘米(圖八,4)。

      B型 2件。雙耳罐,依形制不同分二亞型。

      Ba型 1件。頸部較矮。標(biāo)本2010SXLM6:5,泥質(zhì)紅陶。侈口,圓唇,圓鼓腹微折,自口沿至肩部對稱分布2個寬扁狀的拱形耳,平底。高8.5、口徑6.5、腹徑6.8、底徑4.2厘米(圖八,8)。

      圖八 出土陶罐

      Bb型 1件。高頸。標(biāo)本2010SXLM10:4,泥質(zhì)灰陶,局部發(fā)黑??谖⒊?,尖圓唇,沿下有一周凸起,圓鼓腹,自沿下至上腹置有2個對稱的寬扁狀拱形耳,平底。上腹近頸處飾二周凹弦紋,腹部中間稍偏上飾二周凹弦紋,每個器耳兩側(cè)近口沿處各貼附一個鉚釘,器耳表面有四道豎向凹弦紋。通高17.9、口徑10、最大腹徑15.2、底徑9.4厘米(圖八,11)。

      C型 4件。單耳罐,依形制不同分二亞型。

      Ca型 2件,單耳罐。標(biāo)本2010SXLM10:5,泥質(zhì)黑陶,下腹及底為灰色。侈口,圓唇,唇部有一處稍向內(nèi)凹形成的凹槽。長頸,圓鼓腹,從口沿至上腹置有2個對稱的寬扁狀拱形耳,平底。頸部飾二周凹弦紋,上腹近頸處飾四周凹弦紋,腹部中間及下腹各飾二周凹弦紋;拱形耳上部貼附二乳釘,器耳表面飾四道豎向凹弦紋。通高12.6、口徑7.8、最大腹徑10.3、底徑8.2厘米(圖八,5)。標(biāo)本2010SXLM10:6,夾砂灰褐陶,局部發(fā)黑。口微侈,圓唇,唇部有小流微向外突。長頸,鼓腹,器耳殘缺,口沿及上腹部留有器耳接茬痕跡,平底。素面。通高13.5、口徑8、最大腹徑10、底徑7厘米(圖八,3)。

      Cb型 2件。單耳帶鋬花邊罐。標(biāo)本2010SXLM21:4,夾砂灰黑陶,局部褐色。侈口,圓唇,束頸,圓鼓腹,自口部至頸部下方置一寬扁狀拱形耳,凹圜底??诓績?nèi)側(cè)有一周凹槽,外側(cè)飾一周索狀附加堆紋,其上貼附一雞冠耳鋬,與器耳對稱分布,器耳飾豎向繩紋,頸部抹光,腹部飾豎向繩紋,底部隱約可見交錯繩紋痕跡。通高10.8、口徑8.8、最大腹徑10.9、底徑4.2厘米(圖八,7)。

      D型 2件。雙鋬罐。依形制不同分二亞型。

      Da型 1件。高領(lǐng)折腹。標(biāo)本2010SXLM6:3,泥質(zhì)黃褐陶,發(fā)紅。侈口口部殘缺,腹帶兩鋬對稱分布,已殘,平底。通體素面。通高11、口徑7.5、腹徑7、底徑3.5厘米(圖八,2)。

      Db型 1件。短頸圓腹。標(biāo)本2010SXLM21:2,夾砂褐陶,局部發(fā)黑。侈口,圓唇,束頸,鼓腹,平底??谘赝鈧?cè)飾一周附加堆紋,其上貼附2個對稱的雞冠耳鋬,腹部飾豎向繩紋,底部為交錯繩紋。通高11、口徑8.4、最大腹徑10.4、底徑4.4厘米(圖八,10)。

      E型 3件。杯形罐。形制基本相同。標(biāo)本2010SXLM6:6,夾砂灰陶。侈口,尖圓唇,口部外側(cè)較直,長頸微束,折腹,下腹內(nèi)收,平底??趶?.8、通高10、腹徑8、底徑5.5厘米(圖八,6),標(biāo)本2010SXLM6:2,口沿較斜。

      2.石器

      5件。均為石璧。云煌巖質(zhì),色灰褐或灰白,質(zhì)地較粗,易風(fēng)化碎裂。石璧打制而成,較粗糙,有的器表經(jīng)磨制,中心位置有一個對鉆的圓孔。根據(jù)形制的不同,分為A、B、C三型。

      A型 1件。圓形石璧。標(biāo)本2010SXLM6:7,中心厚,周邊薄,邊緣略有殘缺,表面經(jīng)過磨制。直徑10.5、內(nèi)徑1、厚2.5厘米(圖九,2;圖一〇)。

      圖九 出土石璧

      B型 3件。不規(guī)則石璧。標(biāo)本2010SXLM6:8,呈不規(guī)則的長方形,邊緣殘缺較多。通長11.9、寬10.4、厚2.6厘米(圖九,1)。

      C型 1件。長條形石璧。標(biāo)本2010SXLM10:2,形制似斧,制作較粗糙,周邊殘缺。器壁中間厚兩端薄,鉆孔較小。通長11.2、最大寬度6、孔徑0.5~2厘米(圖九,3;圖一一)。

      五、結(jié)語

      1.隨葬器物組合

      這三座墓葬的隨葬器物組合各不相同。其中2010SXLM6隨葬1件A型三耳罐、1件Ba型雙耳罐、1件Da型雙鋬罐、3件E型杯形罐和2件石璧(圖一二);2010SXLM10隨葬1件Bb型雙耳罐、1件Ca型單耳罐、1件E型杯形罐和3件石璧(圖一三);2010SXLM21隨葬1件A型三耳罐、2件Cb型單耳罐、1件Db型雙鋬圓腹罐(圖一四)??傮w來看,器物組合主要以各種罐為主,其次配以石璧。

      圖一三 2010SXLM10陶器組合

      圖一四 2010SXLM21陶器組合

      2.隨葬陶器文化因素分析

      13件陶器從文化因素來看,可分為三組。A組:三耳折腹罐、雙耳折腹罐、雙鋬折腹罐、杯形折腹罐;B組:單耳單鋬圓腹罐、雙鋬圓腹罐;C組:雙耳圓腹罐、單耳圓腹罐。其中A組陶器的文化因素來自于甘青及隴東地區(qū)的齊家文化;B組陶器的文化因素來自于豫西地區(qū)的二里頭文化;C組陶器的文化因素與關(guān)中本地客省莊二期文化有關(guān)。

      3.墓葬分期

      這三座墓葬因平整土地,均失去原始開口層位,彼此之間也無打破關(guān)系,因此,其早晚關(guān)系和具體年代只能依據(jù)隨葬器物的形制來判斷。從出土器物來看,M6、M21分別出有形制基本相同的A型三耳罐,M6、M10均出有形制大體相同的E型杯形罐,由此看來,這三座墓葬的年代當(dāng)在同一時期。A型三耳罐、Ba型雙耳罐的形制與齊家文化晚期川口河類型階段的同類器相似[1];Cb型單耳圓腹罐、Db型雙鋬圓腹罐與商洛東龍山遺址夏代早期同類器相似[2]。據(jù)研究,齊家文化晚期已進(jìn)入夏代紀(jì)年[3]。因此,這三座墓葬的具體年代應(yīng)在夏代早期階段。

      2010年在老牛坡遺址發(fā)掘的這三座夏代墓葬,是繼1986年老牛坡遺址發(fā)掘的“老牛坡類型遠(yuǎn)古文化”遺存和商洛東龍山發(fā)掘的“東龍山類型”文化遺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發(fā)現(xiàn)[4],為研究陜西夏代時期文化的分布、文化面貌及時代特征提供了寶貴資料。

      發(fā)掘領(lǐng)隊:岳連建

      參加發(fā)掘:岳連建 侯寧彬 張?zhí)於?王占奎

      王志友 孫秉君 李 恭 丁 巖

      張 偉 程蕊萍

      資料整理:岳連建 程蕊萍 張龍丹

      繪 圖:屈琳霞 岳永軍

      照 相:石 磊 李欽宇

      執(zhí) 筆:岳連建

      [1]尹盛平.陜西隴縣川口河齊家文化陶器[J].考古與文物,1987(5).

      [2]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東龍山[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1.

      [3]張?zhí)於?試論關(guān)中東部夏代文化遺存[J].文博,2000(3).

      [4]a.劉士莪.老牛坡[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2.b.同[2].

      猜你喜歡
      腹徑圓唇底徑
      山西離石后石村再次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墓
      重慶市萬州區(qū)瓦子坪遺址2004年發(fā)掘簡報
      四川文物(2022年5期)2022-10-26 08:56:26
      劉 欣藝術(shù)作品欣賞
      澄邁福安窯出土瓷器鑒賞
      收藏與投資(2022年7期)2022-08-02 08:27:56
      論圓唇在聲樂教學(xué)中的效果
      北方音樂(2019年12期)2019-08-21 02:14:09
      大型卷筒繩槽底徑測量方法淺析
      一種能準(zhǔn)確高效檢測齒轂槽底徑的檢具
      臨潁縣固廂墓地M15發(fā)掘簡報
      河南三門峽出土宋代瓷器精品賞析(一)
      收藏界(2015年12期)2015-05-30 10:48:04
      68歲老太挖出漢陶器
      远安县| 乐东| 鄂伦春自治旗| 潜江市| 汾阳市| 新干县| 台州市| 惠来县| 阿克苏市| 石景山区| 区。| 图木舒克市| 博客| 双江| 班玛县| 石嘴山市| 黔西县| 威远县| 四川省| 开平市| 改则县| 南雄市| 丹棱县| 衡阳县| 项城市| 荥经县| 东乌珠穆沁旗| 巴中市| 台东县| 江口县| 桃江县| 德钦县| 海门市| 青海省| 安福县| 曲沃县| 蒙山县| 平潭县| 敦煌市| 依安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