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徑
- 江蘇常州金壇區(qū)井頭村土墩墓D1發(fā)掘簡報
,口徑13.4、底徑7、高4.2~4.5 厘米(圖四︰1;彩插五︰2)。M2︰5,口徑12.6、底徑6.8、高3.8~4.1 厘米(圖四︰2)。M2︰2—4、19,口微侈,尖唇,外折沿,沿面有兩道凹槽,直腹近底部弧收,假圈足,底內(nèi)凹。器內(nèi)壁有輪制形成的旋痕,器表飾縱向水波紋。器底有同心弧形切刮痕和灰白色窯粘。器通體施青灰釉。M2︰2,口徑10.2、底徑5.8、高3.4~3.5 厘米(圖四︰3)。M2︰19,口徑10.6、底徑5.4、高3.7 厘米(圖四︰4
東南文化 2023年3期2023-07-07
- 江蘇常州金壇區(qū)井頭村土墩墓D5、D8發(fā)掘簡報
修痕??趶?6、底徑19.7、高42.4厘米(圖三︰1)。D5M1︰5,棕褐色胎。上半部缺失,弧腹,平底內(nèi)凹,腹部飾細方格紋。底徑26、殘高38.4厘米(圖三︰2)。原始瓷盅式碗 1 件。D5M1︰7,青灰胎,器表施青釉,釉色泛灰黃,外底有同心弧形切刮痕。敞口,方唇,上腹近斜直,下腹急弧收,平底內(nèi)凹。碗內(nèi)飾螺旋紋,器壁有輪旋痕??趶?0.8、底徑4.4、高5.5厘米(圖三︰3)。圖三//D5M1出土器物(2)D5M2D5M2 位于土墩中南部,上部被現(xiàn)代樹坑
東南文化 2023年3期2023-07-07
- 南京市棲霞區(qū)徐家村墓地漢墓M5—M7發(fā)掘簡報
身口徑19.6、底徑11.4、高13.8、通高19.8 厘米(圖四︰1)。M5︰8,鼎蓋口徑21.2、高7、鼎身口徑18.4、底徑10、高14.6、通高19.6厘米(圖四︰2;彩插七︰2)。盒 2 件。形制、紋飾相似。蓋斂口,方唇,弧腹,平底。蓋面有數(shù)道凹弦紋。灰褐色胎。表面施醬黃色釉,厚薄不均,大部分剝落。器身子母口,弧腹,平底內(nèi)凹??谘叵录案共坑邪疾蹟?shù)周。器表施釉,已剝落。M5︰1,盒蓋口徑20.8、高6.4、盒身口徑18.4、底徑12.4、高14.3
東南文化 2023年2期2023-05-17
- 江蘇金湖徐梁花園戰(zhàn)國至漢代墓葬群發(fā)掘簡報
。口徑18.8、底徑13、蓋高4.8、豆身高26.2、通高31 厘米(圖六︰3)。M18︰6,口徑16.5、底徑圖六// 戰(zhàn)國墓葬出土陶器(一)1—3.灰陶鼎 4.紅陶盂 5.紅陶勺 6、7.灰陶鈁 8、9.灰陶豆 10、11.灰陶杯 12、13.灰陶盒 14.灰陶璧1、2.鼎(M29︰3、M24︰2) 3、4.A型豆(M29︰8、M18︰6) 5、6.B型豆(M24︰9、M18︰5)1—3.勺(M24︰4、M24︰7、M29︰5) 4、5.盂(M18︰7
東南文化 2023年2期2023-05-17
- 山西離石后石村再次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墓
腹徑為18厘米、底徑為13.2厘米、通高18.5厘米。M2:5,口徑為15.9厘米、腹徑為19厘米、底徑為12.3厘米、通高19.5厘米。陶豆,兩件。泥質(zhì)紅褐陶。半圓形豆蓋。子母口、腹較深,腹部兩次內(nèi)折呈雙腹狀,喇叭狀底座較高。器身飾瓦棱紋。M2:3,口徑為17.1厘米、腹徑為18.5厘米、底徑為11.8厘米、通高21.5厘米。M2:6,豆蓋頂部略尖??趶綖?6.5、腹徑為17.7厘米、底徑為11.9厘米、通高21厘米。陶壺,兩件。泥質(zhì)紅褐陶。蓮花瓣壺蓋,
收藏與投資 2022年12期2023-01-18
- 試論南寶力皋吐遺址和哈民忙哈遺址出土陶器中的紅山文化因素
6、高15.4、底徑7.6 厘米(圖一,1)。CM17:2,圓唇,口沿部飾有五圈附加堆紋,其下相銜接多條豎條形附加堆紋,近底部無紋飾,質(zhì)地為夾細砂黃褐陶??趶?2.5~13.6、高18、底徑7.4 厘米(圖一,4)。遼寧朝陽小東山遺址代表器物1 件。H26:1,圓唇,器身紋飾由兩部分之字紋組成,口沿至腹部飾有豎排之字紋,緊接著飾有兩圈橫排之字紋直至底部,質(zhì)地為夾砂陶??趶?6、高27.9、底徑10 厘米(圖一,7)。B 型器物高度低于口部直徑長度,直口,腹
廣西教育·D版 2022年11期2022-12-13
- 山東日照市馬莊遺址周代墓葬發(fā)掘簡報
。口徑13.9、底徑12.1、高22厘米(圖四,2)。M1∶3,夾砂灰陶。侈口,卷沿,圓唇,鼓肩,圓鼓腹,圜底。肩部以下施繩紋。口徑16.1、高30.6厘米(圖四,3)。圖四 M1出土器物(二)M21.墓葬形制M2位于發(fā)掘區(qū)南部,開口距地表0.73米。方向140°。墓壙平面呈長方形,直壁,平底。長2.46、寬0.97、深1.8米。填土呈灰黃色,土質(zhì)略硬,結(jié)構(gòu)較緊密,夾雜少量黏土塊。墓內(nèi)葬具為一棺,已朽,從殘存痕跡看,長2.05、寬0.53米。棺內(nèi)有人骨架一
北方文物 2022年5期2022-11-03
- 重慶市萬州區(qū)瓦子坪遺址2004年發(fā)掘簡報
、腹徑36.6、底徑16、高20厘米(圖一〇∶2)。標本M7∶29,紅陶。整體呈缽形,敞口,平沿,圓唇,淺腹,小平底有孔。腹部飾兩周凹弦紋。口徑9.6、腹脛7.6、底徑4、高3.3厘米(圖一〇∶10)。扁腹罐 4件。均為泥質(zhì)灰陶。小口,短頸,廣肩,圜底。標本M7∶20,卷沿,圓唇,斜弧腹。肩部飾一周凹弦紋,腹部飾豎向繩紋,上腹間飾四周凹弦紋。口徑10、腹徑29.8、高18厘米(圖一〇∶6、圖一四∶1)。標本M7∶ 22,平折沿,尖唇。肩部飾多道粗弦紋,下腹
四川文物 2022年5期2022-10-26
- 壽州窯瓷器里的碗
底部??趶?2、底徑4.2、高8.3厘米。2.青釉敞口碗敞口,尖唇。深弧腹。平底。整器無裝飾。器腹施青釉,底足不施釉??趶?1.1、底徑4.3、高3.4厘米。3.侈口深腹碗侈口,方唇。深弧腹。小平底。碗上腹部施釉。口徑14、底徑6.7、高6.7厘米。4.帶凹弦紋青釉碗敞口,尖圓唇。淺弧腹。小平底。在口沿的下方施一道凹弦紋。碗上腹施青釉??趶?0.2、底徑5.5、高2.9厘米。隋代碗的造型小巧,體薄質(zhì)輕:皆是圓形,口有直口、侈口、敞口之分,口徑大小10.2~
陶瓷科學(xué)與藝術(shù) 2022年9期2022-10-19
- 陜西西安清涼山秦墓發(fā)掘簡報
.4、腹徑36、底徑17、高29厘米(圖四,1)。陶釜 1件。標本M302:3,斂口,翻沿,厚方唇,短頸,溜肩,圓腹,圜底。上腹飾豎繩紋,下腹飾方格紋??趶?9、腹徑21、高12.4厘米(圖四,5)。陶壺 2件,形制相同,大小有異。直口,頸微束,溜肩,鼓腹,平底。標本M302:10,口徑9.9、腹徑19、底徑8.8、高24.4厘米(圖四,6)。標本M302:11,口徑8.5~9.9、腹徑13.8、底徑6.3、高16.3厘米(圖四,3)。陶盂 1件。標本M3
考古與文物 2022年4期2022-09-29
- 廣東乳源小江村隋唐墓葬發(fā)掘簡報
??趶?1.5、底徑15、最大腹徑19.2、通高23厘米(圖五︰1)。ⅡM1︰4,青釉,胎釉結(jié)合不好,釉大部分脫落??趶?1.1、底徑14、最大腹徑19.6、通高23.4厘米(圖五︰2;彩插六︰5)。ⅡM1︰16,青釉略偏黃,胎釉結(jié)合較好,外腹部分脫釉??趶?.5、底徑10.8、最大腹徑14.8、通高18.7厘米(圖五︰3;彩插六︰6)。ⅡM1︰48,青黃釉,胎釉結(jié)合不好,脫釉嚴重。尖方唇??趶?.4、底徑11、最大腹徑14.6、通高17厘米(圖五︰4)。
東南文化 2022年4期2022-08-31
- 浙江寧波馬衙街南遺址發(fā)掘簡報
燒痕??趶?8、底徑7.3、高9.3厘米(圖五,2)。圖五 第一期遺存出土青瓷器1.Ab型碗(T211④:8) 2.Aa型碗(T211④:37) 3.Ac型碗(T211④:2) 4.Ba型碗(T211④:7) 5.Bb型碗(T211④:3)6.C型碗(T211④:110) 7.D型碗(T211④:45) 8.C型盞(T211④:58) 9.A型盞(T231④:9) 10. B型盞(T211④:40)11.Aa型盤(T211④:16) 12.Ab型盤(T21
考古與文物 2022年6期2022-08-04
- 江蘇溧陽后王土墩墓D2發(fā)掘簡報
饅頭狀。D2東西底徑25、南北底徑24、高1.2米。土墩位于略高于原地表的土崗上,周邊地勢平坦,西北方向有一個低洼的水塘。D2經(jīng)清表后殘留有十幾處現(xiàn)代窖坑,或圓或方,在東北部還有一座現(xiàn)代窯。據(jù)當?shù)卮迕袼觯谕炼丈贤诘狡扑樘展藓驮即赏?。此次土墩墓的發(fā)掘采取“十”字隔梁布方法,在土墩上留取正東西、正南北兩條垂直交叉的“十”字隔梁,隔梁寬1米,將土墩分成四個探方,參照象限法編為T1、T2、T3、T4,探方內(nèi)逐層發(fā)掘。同時在墩體外圍框取矩形發(fā)掘區(qū),尋找墩體邊
東南文化 2022年3期2022-07-06
- 廣東吳川馬飄嶺遺址考古發(fā)掘簡報
.5~0.55、底徑0.3~0.4、深0.2米?;铱觾?nèi)填土為淺灰色,土質(zhì)較硬,填土無分層(圖五)。出土器物5件,其中瓷盤3件,瓷碗、陶四系罐各1件。另有較多陶、瓷器殘片,其中瓷片數(shù)量又占多數(shù)。圖五// H2平、剖面圖H3 位于TN5W4西北角。H3為近圓形袋狀坑,剖面呈袋狀,弧壁,內(nèi)壁自然剝落,底部略下凹,近圓形??诓孔畲笾睆?.1、底部最大直徑2.3、深2.7米?;铱觾?nèi)填土根據(jù)土質(zhì)、土色及包含物的區(qū)別可劃分為三層(圖六︰1)。①層,土色為灰褐色,土質(zhì)略硬
東南文化 2022年2期2022-04-27
- PPV聯(lián)合內(nèi)界膜翻轉(zhuǎn)覆蓋或填塞術(shù)治療大底徑特發(fā)性黃斑裂孔
ILM填塞術(shù)在大底徑黃斑裂孔的治療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兩種術(shù)式在治療大底徑黃斑裂孔時有較高裂孔閉合率。有研究報道,對于裂孔底徑較大時,裂孔閉合率及預(yù)后相對較差[4,6-11]。黃志堅等[12]比較了PPV聯(lián)合ILM翻轉(zhuǎn)覆蓋和PPV聯(lián)合ILM填塞治療平均直徑630~699μm的IMH的療效,發(fā)現(xiàn)兩者術(shù)后閉合率高,術(shù)后視力兩者沒有差異。最近研究顯示裂孔底徑大于1 000μm時,裂孔閉合率更低[7,11],而PPV聯(lián)合ILM翻轉(zhuǎn)覆蓋或PPV聯(lián)合ILM填塞
國際眼科雜志 2022年3期2022-03-11
- 洛陽天鑫苑兩座漢墓發(fā)掘簡報
,腹徑40厘米,底徑20.8厘米,高32厘米。(圖3-1,圖4-1)標本C4M1056:4,口徑22厘米,腹徑38.4厘米,底徑20厘米,高34.4厘米。(圖3-2)此外,標本C4M1056:2燒制變形嚴重,口徑23.6厘米,腹徑42.4厘米,底徑20厘米,高34厘米。(圖3-3,圖4-2)標本C4M1056:19殘,未能修復(fù)。陶奩 1件。標本C4M1056:17,泥質(zhì)灰陶。殘存下部。直腹,平底,下附三獸蹄足。底徑17厘米,殘高9厘米。陶碗 1件。標本C4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2年1期2022-03-03
- 北京通州翟各莊遼墓考古發(fā)掘簡報
腹徑4.5厘米,底徑3厘米,流長1.4厘米,高12.8厘米(圖四,1;圖五,1)。標本M30∶19,口沿下有2周凸弦紋??趶?.8厘米,腹徑4.4厘米,底徑2.9厘米,流長1.4厘米,高13.3厘米(圖四,2;圖五,2)。圖四 翟各莊遼墓出土瓷器圖五 翟各莊遼墓出土瓷凈瓶罐 1件。標本M29∶1,蓋頂呈弧形隆起,中部有圓柱形捉手,蓋口平直。器身為敞口外折,圓唇,粗長頸,折肩,直腹內(nèi)收,平底,圈足。蓋面和器身內(nèi)外施醬釉,器身施釉不均勻,蓋口和足底無釉。蓋徑4
文物春秋 2022年6期2022-02-23
- 河南溫縣南張羌M36、M89發(fā)掘簡報*
,腹徑19厘米,底徑8厘米,高12.5厘米;通高16.8厘米(圖三,1)。盒 1件。M36∶5,泥質(zhì)灰陶。覆缽形蓋,矮圈足狀捉手,斜方唇。盒身子口,方唇,弧腹內(nèi)收,平底內(nèi)凹。蓋徑19.2厘米,高4.6厘米;盒身口徑16厘米,腹徑19厘米,底徑8.8厘米,高10.3厘米;通高14厘米(圖三,2)。罐 2件。均為泥質(zhì)灰陶。形制接近,均為卷沿,束頸,鼓腹,平底。M36∶4,尖唇,溜肩,腹斜收,底略內(nèi)凹。口徑11.3厘米,腹徑21.4厘米,底徑11厘米,高19.6
文物春秋 2022年6期2022-02-23
- 西安大差市古井遺址發(fā)掘簡報
徑14.5厘米、底徑5.6厘米、高6.1厘米。標本J30∶26(圖5∶8),敞口,尖唇,斜腹,圈足。內(nèi)壁施白釉,外壁通體藍釉,整體素面。通高4.7厘米、口徑8.8厘米、腹徑7.6厘米、底徑4.4厘米。斗彩瓷碗1件。標本J31∶6(圖5∶6),敞口,曲沿,尖唇,斜腹,圈足,內(nèi)壁口沿飾青花弦紋及花葉紋,內(nèi)部碗底飾蓮花紋,外壁通體飾童子持纏枝蓮紋及金錢紋。通高7.2厘米、口徑14.4厘米、腹徑11.4厘米、底徑6.8厘米。清花瓷碗4件。標本J38∶17(圖5∶1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22年24期2022-02-21
- 南京市雨花臺區(qū)鳳凰村六朝墓葬發(fā)掘簡報
底??趶?.8、底徑8、高15.4厘米(圖三︰1;彩插八︰1)。圖三//M16出土器物1.醬釉瓷雞首壺(M16︰6)盤口壺 1件(M16︰12)。淺盤口,口外侈,圓唇,口沿下有弦紋一周。粗短頸,頸下有一周凹弦紋,溜肩,肩部飾一周凹弦紋及六系,其中相對的四系為豎系,相對的兩系為橫系。鼓腹斜收,平底微內(nèi)凹?;野滋?,青釉泛黃,小開片,局部脫釉。腹下及底未施釉??趶?2.4、底徑13.6、高23.4厘米(圖三︰2;彩插八︰2)。2.青瓷盤口壺(M16︰12)唾壺
東南文化 2021年6期2022-01-23
- 烏海市三壩漢墓群發(fā)掘簡報※
足??趶?.5、底徑12、腹徑13、高15.5厘米(圖四,1)。M1:2,除腹最大徑居中以外,形制基本同上??趶?、底徑13.8、腹徑14.7、高15.6厘米(圖四,2)。圖四 M1出土隨葬品3 M1:10,泥質(zhì)灰褐陶,形制與M1:2相近。口徑8、底徑11.2、腹徑13、高16.5厘米(圖四,3)。陶倉 M1:3,方倉,平底,一面有長方形通風(fēng)孔。長方形四阿式蓋,飾瓦楞紋,蓋頂起脊。倉口部邊長8.5、底部邊長11.5、高18.7厘米;蓋長14.5、寬12.6
草原文物 2021年1期2021-10-13
- 基于Fluent的吹掃裝置效率主要參數(shù)分析
厚、長度以及滾筒底徑也會隨之改變,這就直接影響了吹掃裝置在實際使用中的吹掃效率[3]。本文主要是通過Fluent 仿真分析,運用控制變量法,詳細分析了油管管徑和滾筒底徑對吹掃效率的影響并對壁厚在吹掃過程中的受力進行分析,對壁厚進行優(yōu)化,得到的結(jié)論可以為現(xiàn)場工程技術(shù)服務(wù)提供參考,具有較強的工程實踐指導(dǎo)意義。1 數(shù)學(xué)模型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圓管內(nèi)的流體,將利用流體動力學(xué)基本方程對其流場進行計算分析[4]。計算中流體介質(zhì)為液態(tài)水和空氣,且環(huán)境溫度為常溫常壓,其換熱強
遼寧化工 2021年9期2021-10-08
- 不同結(jié)構(gòu)形式對風(fēng)電機組塔架輕量化設(shè)計的影響研究*
)相同結(jié)構(gòu)、不同底徑。針對3.0 MW機組,選擇兩種不同高度的塔架即90 m(風(fēng)輪直徑采用140 m)和100 m(風(fēng)輪直徑采用147 m),每種高度均采用4.5 m和4.3 m的兩種塔底直徑進行建模。相同結(jié)構(gòu)、不同底徑的塔架模型如圖1所示。圖1 相同結(jié)構(gòu)、不同底徑的塔架模型圖(2)相同底徑、不同結(jié)構(gòu)。針對2.5 MW機組(風(fēng)輪直徑采用140 m),采用同一塔底直徑、4種不同結(jié)構(gòu)形式的塔架進行對比研究。相同底徑、不同結(jié)構(gòu)的塔架模型如圖2所示。圖2 相同底徑
機電工程 2021年2期2021-02-25
- 元代磁州窯白地黑繪花魚藻紋盆裝飾淺析(中)
,安際衡藏,殘,底徑19、殘高10厘米。盆斜腹,灰白胎,盆外壁施黑色釉,內(nèi)施乳白釉,白地黑繪花裝飾技法,用毛筆蘸斑花石顏料繪出圖案,盆內(nèi)壁飾豎條紋,盆底繪魚紋和水藻,左首魚,魚鱗用網(wǎng)格紋,魚逆流游動,水藻隨水浮動,形象逼真。圖2,元代魚藻紋盆底標本,安際衡藏,殘,僅存盆底,底徑22厘米。盆內(nèi)白地黑繪花裝飾技法,盆底繪魚紋和水草,魚鱗用網(wǎng)格紋,右首魚,魚逆流游動,水藻隨水浮動,形象生動。圖3,元代魚藻紋盆底標本,安際衡藏,殘,僅存盆底和少部殘壁,底徑22.5
東方收藏 2020年11期2020-12-06
- 江蘇溧陽子午墩土墩墓D1發(fā)掘簡報
大腹徑32.6、底徑20.3、高23.2厘米(圖六︰5)。三足盤 1件。M10︰1,泥質(zhì)灰陶。敞口,圓唇,平折沿,斜弧腹,平底,乳釘狀三矮足。器身飾瓦楞紋??趶?0.4、底徑16、高5.7厘米(圖六︰6)。M12 位于T2西南部,發(fā)現(xiàn)后期盜洞3處,打破④a層。長方形土坑豎穴,直壁,墓底近平。方向330°。墓 口 殘 長 1.34~2.26、墓 底 殘 長 1.45~2.55、寬3.1米。填土為黃褐花土,土質(zhì)致密。隨葬器物23件,其中5件殘碎無法修復(fù)。包括陶
東南文化 2020年5期2020-11-06
- 江蘇常州金壇方山土墩墓D2發(fā)掘簡報
??趶?0.2、底徑4.8、高5.6厘米(圖一〇︰1)。H1︰2,器體變形,上腹微弧斜收,下腹弧收,內(nèi)底下凹。口徑12.0、底徑6.0、高6.1厘米(圖一〇︰2)。H1︰3,上腹微弧斜收,下腹弧收,內(nèi)底下凹??趶?0.8、底徑5.0、高5.1厘米(圖一〇︰3)。H1︰4,上腹斜直下收,下腹弧收,內(nèi)底凸起。口徑12.0、底徑6.7、高6.3厘米(圖一〇︰4)。H1︰5,上腹斜直下收,下腹斜收,底部較矮。口徑12.2、底徑6.1、高5.6厘米(圖一〇︰5)。H
東南文化 2020年5期2020-11-06
- 江蘇常州金壇順水橋土墩墓D9發(fā)掘簡報
,口徑11.6、底徑5.6、高6.2厘米(圖一一︰1;彩插五︰1)。Ab型 餅形小平底。1件。M5︰1,帶蓋,口徑10、底徑4.9、通高7.4厘米(圖一一︰2)。B型 近底弧收。5件。以器底特征分二亞型。Ba型 平底。2件。M4︰2,口徑10.8、底徑5.6、高5.6厘米(圖一一︰3;彩插五︰2)。M4︰3,口徑11、底徑6、高6厘米(圖一一︰4)圖一〇// Q6平、剖面圖Bb型 餅形小平底。3件。M4︰5,內(nèi)底中心鼓起,口徑11.2、底徑5.8、高5.8
東南文化 2020年5期2020-11-06
- 甘肅嘉峪關(guān)市峪泉鎮(zhèn)漢魏墓發(fā)掘簡報
、腹徑25.7、底徑18.8、高22.5 厘米。標本JYHM2:1,口徑10.3、腹徑26.7、底徑19.7、高22.8 厘米(圖八,9)。B 型 7 件。侈口,圓唇,口沿內(nèi)壁微凹,圓腹平底。Ⅰ式 6 件。短頸。標本JYTM2:6,口徑12、腹徑21.2、底徑14.6、高16.3 厘米(圖八,10)。Ⅱ式 1 件。長頸。標本JYJM1:1,口徑11.2、腹徑21、底徑15.4、高17 厘米(圖八,5)。C 型 3 件。小陶罐。Ⅰ式 1 件。標本JYHM5:
考古與文物 2020年2期2020-08-04
- 丹陽市十墓山西漢墓的發(fā)掘與研究
17.8 厘米,底徑18 厘米,高15.2 厘米。整器通高19.3 厘米。 (圖4-1)標本M31:5,鼎蓋口徑19.9 厘米,高5.8 厘米;鼎身口徑17.4厘米,底徑10.4 厘米,高15.6 厘米。 整器通高21.4 厘米。 (圖4-2) 標本M31:6, 鼎蓋口徑20.3 厘米,高5.6 厘米;鼎身口徑17.4 厘米,底徑14.8 厘米,高14.2 厘米。 整器通高19.8厘米。 (圖4-3)B 型 4 件。 泥質(zhì)灰陶,分鼎蓋和鼎身兩部分。 鼎蓋,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20年5期2020-06-22
- 江蘇溧陽子午墩土墩墓D2發(fā)掘簡報
平。口徑 22、底徑 22、腹徑40、高44.4厘米(圖一七∶1)。Q2∶2,紅褐色硬陶。卷沿,尖唇,口沿有一周凹槽,短束頸,弧肩,深弧腹,平底。頸部飾弦紋,肩及上腹部飾席紋,下腹部飾菱形填線紋??趶?9.6、底徑17.7、腹徑35.2、高41.6厘米(圖一七∶2)。M14∶7,灰色硬陶。卷沿,尖圓唇,短束頸,圓肩,深弧腹,平底略內(nèi)凹。肩及上腹部飾席紋,下腹部飾菱形填線紋??趶?7.6、底徑18、腹徑29、高31厘米(圖一七∶3;彩插五∶3)。M8∶13,
東南文化 2020年1期2020-04-27
- 陜西清澗辛莊戰(zhàn)國墓地調(diào)查發(fā)掘簡報*
??趶?6.7、底徑8.6、通高9.7厘米(圖一三,1)。標本M2:3,泥質(zhì)灰陶。斜折沿,方唇,束頸,腹略弧下收,腹下部有刮削和摸痕,平底。素面。口徑16.2、底徑7.8、通高9.2厘米(圖一三,2)。圖一四 棗灣畔M3圖一五 棗灣畔M3平、剖面圖陶壺 2件。標本M2:4,泥質(zhì)灰陶。敞口內(nèi)弧,方唇,高直領(lǐng),有4道凸弦紋,廣折肩,折肩處有一周凹弦紋,深腹,腹壁下收,平底。口徑11.3、底徑9.4、通高22.7厘米(圖一三,4)。標本M2:5,形制與M2:4類
考古與文物 2020年5期2020-04-06
- 江蘇東臺北海村唐宋遺址發(fā)掘簡報
??趶?4.4、底徑7.4、通高6.1厘米(圖四︰1;彩插八︰1)。T0302④︰2。敞口,平底內(nèi)凹。殘缺二分之一。黃褐胎,器身內(nèi)外壁施黃釉,足底無釉??趶?3、底徑5.9、通高5.9厘米(圖四︰2)。T0502④︰1。敞口,斜腹,餅足。殘缺二分之一。褐色胎,身內(nèi)外壁施青釉,足底無釉。足部外側(cè)和底部內(nèi)側(cè)有支燒點痕跡??趶?3.8、底徑6、通高4厘米(圖四︰3)。T0802④︰1,敞口,淺腹??谘貧埲比种?。紅褐胎,施青釉,內(nèi)壁滿釉,外壁半釉。底部外側(cè)和內(nèi)
東南文化 2019年6期2020-01-08
- 江蘇盱眙東陽漢墓群M279、M288發(fā)掘報告
、鼎身口徑15、底徑11.4、通高17.1厘米(圖三︰1;封二︰2)。M279︰4,灰褐色胎。蓋內(nèi)壁有制作輪旋紋,外壁兩道凹弦紋。蓋口徑16.6、蓋高5.3、鼎身口徑14.5、底徑10.2、通高16.3厘米(圖三︰2)。盒 2件。盒身較扁,子母口,斜弧腹。覆缽形蓋,口微斂,頂部較平?;液痔?,蓋外壁及盒身上腹部施青黃色釉,局部脫落。器身內(nèi)壁有輪旋紋。M279︰1,尖圓唇,平底。蓋口徑16.5、蓋高4.5、盒身口徑14.7、底徑11.4、通高13.2厘米(圖三
東南文化 2019年6期2020-01-08
- 重慶市開州鋪溪四組漢代墓葬發(fā)掘簡報
口徑 21.4、底徑 13、高 15.9~16.3、厚 0.15~0.27 厘米(圖三,4)。盆 1 件。標本 M2 : 7,敞口,尖唇,口沿外伸,弧腹略鼓,矮假圈足。頸部有兩周凸棱和一周凹槽??趶?0.4、底徑 10.7、 高 8.2、 厚 0.1~0.34 厘米(圖三,5)。銅泡 5組,共8件。除M2 : 25 置于墓道中,其他均在墓室內(nèi)。形制相同,帽面為圓弧形,釘截面多為圓形,有大小兩種。標本 M2 : 56,保存較好。帽徑6、釘高2.14、帽厚0.
考古與文物 2019年5期2019-12-27
- 南京市棲霞區(qū)徐家村M1 和M4 發(fā)掘簡報
0.9 厘米, 底徑 9.5 厘米,高 26.2 厘米。(圖 3-1,封二-6)標本 M1:21,方唇,內(nèi)唇邊有一周凸棱,斜弧肩。 器表紋飾與M1:20 基本相同。 口徑 9.4 厘米,最大腹徑 14.4厘米,底徑 7.1 厘米,高 20.2 厘米。 (圖 3-2)陶雙系罐 2 件。系面刻畫葉脈紋,肩部及腹部飾凹弦紋。 依口部形態(tài)的不同分為二型。A 型 1 件。 直口微斂,平沿內(nèi)凹,束頸,溜肩鼓腹,下腹內(nèi)收,平底。 標本M1:1,泥質(zhì)紅陶。 口徑 17.7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19年10期2019-11-01
- 2007年度滎陽苜蓿洼墓地漢墓發(fā)掘簡報
徑18.8厘米,底徑13.6厘米,高25.8厘米。(圖3-5)陶罐 9件。依口、腹特征,分為三型。A型 6件。標本M287:5,微侈口,方唇,唇面微凹,束頸,圓鼓腹,下腹內(nèi)收,平底略內(nèi)凹。頸部一周凹弦紋??趶?.1厘米,腹徑14.8厘米,底徑9厘米,高12.9厘米。(圖3-4)B型 2件。器形較大。侈口,卷沿,圓方唇,短束頸,鼓肩,鼓腹,下腹弧內(nèi)收,平底略內(nèi)凹。標本M287:9,肩部飾一周網(wǎng)紋。口徑14.1厘米,腹徑29.7厘米,底徑12.6厘米,高26.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19年9期2019-09-24
- 德清縣博物館藏東晉南朝德清窯瓷器
紅色??趶?0、底徑12.2、高22.9厘米。圖一∶2 青釉雞首壺2016年武康鎮(zhèn)新龍黃泥墩(華盛達學(xué)校)磚室墓M10出土。盤口,束頸,溜肩,鼓腹,平底。肩部飾兩道凹弦紋,肩部紐、把、雞首均殘。雞首與壺身處有孔相通。通體施青釉,釉不及底,底部露胎處呈火燒紅,盤口處飾褐色點彩??趶?.8、底徑11.7、高14.9厘米。圖一∶3 青釉雞首壺2014年征集。圓唇直口,盤口狀,細頸,溜肩,斜直腹略弧,平底。肩部設(shè)一對橋形系,系之間一側(cè)為把,形似雙龍從肩部躍起用嘴咬
文物天地 2019年8期2019-09-16
- 江蘇省無錫市城南遺址甕棺墓葬發(fā)掘簡報
徑12.4厘米,底徑12厘米,高33厘米(圖7-1)。標本 M27:1,斂口,圓唇,溜肩,鼓腹,下腹略直,平底略凹。肩部飾對稱橋形耳,耳以上飾兩周凹弦紋,下腹部有刮削痕??趶?0厘米,底徑9厘米,高21.6厘米(圖7-2)。陶盆 3件。形制相同。標本M26:1,侈口,平折沿外側(cè)下傾,方唇,淺弧腹,平底略凹??趶?7.6厘米,底徑20厘米,高9.4厘米(圖7-19)。(二)釉陶器釉陶罐 25件。根據(jù)形體異同分四型。A型 10件。斂口,肩置橋形耳,平底略凹。根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19年6期2019-06-27
- 江蘇淮安金湖西安村墓地發(fā)掘簡報
身口徑15.5、底徑10.2、最大腹徑18.2、通高16.8厘米,蓋口徑16.7厘米(圖七,12)。罐 均為泥質(zhì),有紅陶也有灰陶?;姨展抟勒w形態(tài)分小灰陶罐、雙耳罐、直口罐、折腹罐、高領(lǐng)罐。紅陶罐 1件。標本M44:2,器型較大,短直口,弧肩,下腹微鼓斜內(nèi)收,圜底。肩部一道凹弦紋。器表上腹拍印豎向繩紋,下腹拍印橫向繩紋??趶?2、最大腹徑42、通高29.8厘米(圖七,15)。小灰陶罐 2件。短直口,圓唇,溜肩,下腹斜收,平底微內(nèi)凹。標本采:0690,口微侈
考古與文物 2019年2期2019-05-30
- 大型卷筒繩槽底徑測量方法淺析
、沙沱。卷筒繩槽底徑的絕對和相對偏差控制是運行質(zhì)量的保證,但卷筒螺旋式繩槽底徑的具體數(shù)值不能直接進行測量,現(xiàn)對幾種測量方法進行探討。2 結(jié)構(gòu)型式垂直升船機全平衡式提升機構(gòu)示意圖1-卷筒;2-同步軸;3-定滑輪;4-轉(zhuǎn)向裝置;5-鋼絲繩;6-靜力平衡重;7-定滑輪平衡重;8-轉(zhuǎn)矩平衡重(1) 卷筒組主要由卷筒體、卷筒軸及軸承、花鍵套、制動盤、軸承座、鋼絲繩壓板及連接件等組成。(2) 卷筒名義直徑一般≥3000mm,技術(shù)要求一般繩槽表面粗糙度Ra3.2,繩槽底
中國設(shè)備工程 2018年24期2019-01-26
- 江蘇淮安如意里唐井發(fā)掘簡報
底微凹,口徑小于底徑,肩部有圓短流,頸部至肩堆接壺把及對稱雙系。J1∶1,壺身施黃釉,外部施釉不及底,內(nèi)部施釉至頸部下??趶?.4、底徑9.2、腹寬15.6、通高25厘米(圖三∶1;封二∶2)。J1∶7,壺身施黑釉,外部施釉不到底,內(nèi)部施釉至頸部下??趶?.6、底徑8.3、最大腹徑14.5、通高22.5厘米(圖三∶2)。J1∶15,器身施白釉至足上部,釉上以綠彩繪寫意長尾鳥紋。腹寬13、底徑9.5、殘高16.4厘米(圖三∶5)。B型 5件。直口,高直頸,撇
東南文化 2018年6期2019-01-15
- 自制專用測頭實現(xiàn)高精度窄槽槽底外徑尺寸的精密測量
,但對于這種窄槽底徑零件的測量卻無從下手。因此決定設(shè)計專用側(cè)頭。2.可行性分析及措施實施目前,由于沒有專用的窄而深槽底徑尺寸測量的量具。只能夠借用現(xiàn)有的量具,經(jīng)過改制以達到測量的目的。(1)葉片千分尺(見圖2)。常用外徑千分尺由于測頭尺寸偏大,對于窄而深槽底徑的測量無法實現(xiàn)。由于測頭的特殊減薄設(shè)計,故能輕松實現(xiàn)窄而深槽底徑測量功能。但由于葉片千分尺價格較高,且測量時不能更換,對于批產(chǎn)產(chǎn)品的自檢和專檢來說,急需有替代方案。(2)螺紋千分尺(見圖3)。螺紋千分
金屬加工(冷加工) 2018年11期2018-11-30
- 江蘇金壇高莊土墩墓D1發(fā)掘簡報
平面大致呈圓形,底徑東西長約33、南北長約38米,墩頂至生土面高約3米。發(fā)掘采用四分法進行,以墩體中心為基點按正方向布探方4個,探方間保留1米寬隔梁,按土質(zhì)土色劃分地層,按疊壓打破關(guān)系區(qū)分遺跡,發(fā)掘時盡量保持4個探方在相同層位,并始終保留隔梁,直至發(fā)掘到生土。圖二// 高莊土墩墓群D1位置圖圖三// D1南北向隔梁西壁剖面圖二、墩體堆積根據(jù)土質(zhì)、土色及包含物的不同,可將墩體堆積分為8層。其中⑧層為土墩構(gòu)造之初人工堆筑的平臺;⑦層位于土墩中心偏北,為營建土墩
東南文化 2018年5期2018-11-07
- 浙江德清東坡嶺戰(zhàn)國墓發(fā)掘簡報
紋??趶?.8、底徑11.6、肩腹徑14、高7厘米(圖一二︰1;彩插三︰1)。雙系罐 2件。M2︰2,短直口,平沿折頸,折肩,桶形深腹,下腹部略鼓,平底內(nèi)凹。肩腹結(jié)合處設(shè)對稱雙耳,帶鋪首?;野咨?。器表施青黃色釉,大部分釉未完全?;?,局部有剝落現(xiàn)象。肩部、腹部各自刻劃弦紋。口徑8、底徑10.6、腹徑15.8、高13.9厘米(圖一二︰2;彩插三︰2)。M5︰2,短直口,方唇略內(nèi)凹,折肩,深鼓腹,平底略內(nèi)凹。肩部設(shè)對稱豎系半環(huán)形耳。灰白色胎。器表施青黃色釉,大
東南文化 2018年5期2018-11-07
- 臨潁縣固廂墓地M15發(fā)掘簡報
徑18.6厘米,底徑19.2 厘米,通高19 厘米(圖3-2)。 標本 M15:25,口徑18.6厘米,底徑19厘米,通高19.1厘米(圖7-25、封二-3)。壺 4件。均盤口,長束頸,鼓腹下垂,圈足外撇,肩、腹飾一到三周凹弦紋。有蓋,子舌稍長略下垂。根據(jù)蓋的差異,分兩型:A型 2件。覆盤式蓋。標本M15:11,口徑17.2厘米,底徑16.5厘米,通高43.6厘米(圖3-3)。 標本 M15:13,口徑 16.4 厘米,腹徑 22.4 厘米,底徑15.8厘
黃河·黃土·黃種人(華夏文明) 2018年7期2018-07-24
- 安徽蕭縣蕭窯遺址群2014年田野考古調(diào)查簡報*
??趶?9.1、底徑8.4、高6.5、釉厚0.02厘米(圖三,1)。Ⅱ式 2件。口外撇,圈足。標本 XB:4,淺圈足,外撇,內(nèi)底有三個托珠,其中一個為托珠痕,外腹有輪制痕。內(nèi)施透明釉,外施釉至腹中部。施白色化妝土。器表有一塊淡綠色的窯變斑。黃褐色胎夾砂,略粗??趶?0、底徑7.7、高6.2、釉厚0.03厘米(圖三,2)。標本XB:5,圈足斜削,外口沿下有一塊深綠色窯變斑。內(nèi)底有三個托珠痕,內(nèi)施透明釉,外施白釉至腹中部,有白色化妝土。紅褐色胎夾砂,較粗。器表
考古與文物 2018年6期2018-03-04
- 江蘇東臺辭郎村遺址發(fā)掘簡報
??趶?9.5、底徑12、高5.7厘米(圖一一︰8)。圖一一//瓷碗DG3︰8,敞口,弧直壁,灰胎,施青釉,內(nèi)壁滿釉,外壁半釉。口徑19.4、底徑12、高5.2厘米(圖一一︰9;彩插二︰1)。DG3︰10,敞口,弧直壁,灰胎。口徑19.5、底徑12、高5.2厘米(圖一一︰10)。XT1206⑦︰6,敞口,弧直壁,灰胎??趶?8.6、底徑12、高5.1厘米(圖一一︰11)。B型 玉璧底,125件。依據(jù)腹部深淺分二亞型。Ba型,深腹,器形較大,34件。DG1︰
東南文化 2017年6期2017-12-02
- 江蘇句容姊妹橋村東山土墩墓發(fā)掘簡報
釉??趶?.6、底徑3.6、高3.9厘米(圖五‥ 5;封三‥1)。M4‥6,平底略內(nèi)凹。灰白色陶胎,通體施青綠色釉??趶?、底徑4.9、高3.6厘米(圖五‥ 6;封三‥2)。M4‥7,平底略內(nèi)凹。土黃色陶胎,通體施墨綠色釉,大部脫落??趶?.8、底徑4.6、高3.3厘米(圖五‥7)。M4‥8,平底。土黃色陶胎,通體施墨綠色釉,大部脫落。口徑8、底徑4、高2.9~3.1厘米(圖五‥8)。M4‥9,平底,內(nèi)壁有螺旋紋。土黃色陶胎,通體施棕色釉,大部脫落。口徑7
東南文化 2017年3期2017-07-18
- 廣東省連州大地墓地發(fā)掘簡報
底,口徑9.6、底徑5.4、高4厘米(圖3,1)。M4:2,口徑7.3、底徑4、高2.9厘米(圖3:2;圖版1)。M4:3,口徑7.4、底徑3、高3厘米(圖3:3)。圖3 M4出土遺物圖版1 M4:2二、隋唐墓葬隋唐時期磚室墓共發(fā)現(xiàn)9座,分別為M1、M3、M5、M6、M7、M8、M9、M10及M11,除M11為雙室外,其余均為長方形單室墓,墓室均有不同程度擾亂。隨葬器物以青瓷器為主,器型有盤、碗、缽型碗、敞口碗與杯型碗等,另出土少量滑石豬及銀鐲。(一)墓葬
客家文博 2017年2期2017-07-10
- 內(nèi)蒙古準格爾旗薛家灣鎮(zhèn)巴潤哈岱鄉(xiāng)西黑岱墓地發(fā)掘簡報
跡??趶?.8、底徑8、高15.6厘米(圖一一,1)。ⅠM5∶5,器身下部有修整痕跡。口徑10、底徑6.3、高13.7厘米(圖一一,2)。ⅠM5∶6,素面??趶?.9、底徑5.7、高12.2厘米(圖一一,3)。ⅠM5∶7,口徑10、底徑6.7、高11.3厘米(圖一一,4;圖版二,1)。(2)扁腹罐 1件。 ⅠM6∶7,大敞口,圓唇,束頸,圓鼓腹,平底。自頸部以下飾豎排細繩紋??趶?2.4、底徑12、高14厘米(圖一一,5)。(3)鼓腹罐 根據(jù)最大腹徑的位置
北方文物 2017年2期2017-06-15
- 千古醇香 古韻悠然
,口徑22厘米,底徑13厘米,重2.95千克。尊圓體,口沿外折,寬肩,鼓腹,高圈足,頸、足均飾弦紋,肩飾目紋及連珠紋,腹飾三獸面紋,周圍襯以連珠紋,足上有三個十字孔。此獸面紋尊的造型較特殊,既具尊的特征,又有罍的特點。這件尊口部侈大,超過肩徑,肩部豐圓突起,圈足較低,是商代常見的式樣。此尊的肩部有三個犧首,體現(xiàn)了商代晚期鑄造技術(shù)的發(fā)展。肩腹部獸面紋精麗工整,結(jié)構(gòu)緊密,整個圖像具有強烈的抽象感和神秘感。商末周初直棱紋銅尊(圖28):通高26.5厘米,口徑21
收藏界 2016年11期2017-01-11
- 黑龍江佳木斯市長新遺址搶救性清理簡報
.4、腹徑30、底徑10、高33.6厘米(圖六,1)。08F1∶7,夾砂黃褐陶。在肩部、腹部及近底部各飾一道凸弦紋??趶?5.5、腹徑27.6、底徑9、高31厘米(圖六,2)。08F1∶4,夾砂紅衣陶。在肩部及近底部各飾一道凸弦紋。口徑31、腹徑31.1、底徑9.6、高35.5厘米(圖六,3)。08F1∶2,夾砂紅衣陶。腹徑最大徑偏上,在肩部飾兩道凸弦紋??趶?2.7、腹徑36.1、底徑10、高37.8厘米(圖六,4)。08F1∶35,夾砂黃褐陶。在肩部飾
北方文物 2016年2期2016-12-02
- 泉州江加走木偶頭鑒賞
面關(guān):高9厘米,底徑3.2厘米,人物厚5.1厘米,寬3.8厘米。材質(zhì)為樟木,粉底為淺紅色,掛須,表情為怒,屬于小生(見圖1)花童頭:高8.5厘米,底徑2.9厘米,人物厚4厘米,寬3.7厘米。材質(zhì)為樟木,粉底為白色,頭扎小辮子,表情為喜,屬于生(見圖2)旦角:正面人物,女性,多柔婉細巧。雙髻旦:高8.3厘米,底徑3厘米,人物厚3.9厘米,寬3.6厘米。材質(zhì)為樟木,粉底為淺紅色,扎有兩個辮子,表情為喜(見圖3)。笑面旦:高8.7厘米,底徑2.8厘米,人物厚5.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6年5期2016-05-24
- 江蘇鎮(zhèn)江大港龍泉村西漢墓地發(fā)掘簡報
5,口徑7.8、底徑3、高7.5厘米(圖四:8)。M7:6,口徑7.2、底徑4.5、高6厘米(圖四:9)。盒3件。青釉硬陶。覆缽形蓋,方唇,頂部近平,蓋頂中心飾圓環(huán)形突棱。盒方唇,子口,斜弧腹,平底。蓋通體施釉,盒身未施釉,飾弦紋。M7:3,口徑15、底徑10.5、高7厘米(圖四:3)。M7:4,口徑14、底徑10.4、高7.5厘米(圖四:4)。M7:7,僅存盒身,近斜腹??趶?0、底徑13.6、高13.4厘米(圖四:10)。鼎2件。青釉硬陶。覆缽形蓋,頂
東南文化 2016年5期2016-03-01
- 江蘇淮安王莊村漢墓群發(fā)掘簡報
墩底部近似圓形,底徑南北殘長72、東西殘長81米。以位于墩心的幾座墓葬為中心,墓葬分東、西、南、北四個區(qū)域依次按早晚順序排列開來,四個區(qū)域所有墓葬頭向全部朝向中心,呈明顯的向心結(jié)構(gòu)排列(圖二)。所有墓葬均為土坑豎穴墓,墓坑內(nèi)填土均為黃褐色或棕褐色五花土,部分墓葬坑壁經(jīng)過修整,顯得規(guī)整光滑。墓葬棺木整體保存狀況一般,大部分僅見棺具朽痕,部分棺底發(fā)現(xiàn)灰黑色草木灰痕跡。從地層上看,①層為表土層(機械平整土地碾軋形成),②層為現(xiàn)代耕作擾亂層,③、④層為墊土層,厚約
東南文化 2016年5期2016-03-01
- 柳孜運河遺址出土的耀州窯系青瓷碗鑒賞
徑13.2cm,底徑4.6cm,通高4.8cm,釉厚0.2mm。敞口,圓唇,弧腹,圈足,外足墻高于內(nèi)足墻。除足底外器身滿施青釉(見圖1、圖2)。2 標本T21(10):317,口徑11.4cm,底徑3.4cm,通高6cm,釉厚0.2mm。敞口,圓唇,弧腹,淺圈足,足脊斜削一刀,刮削痕跡明顯,多帶窯粘。除足底外器身滿施青釉(見圖3、圖4)。3.標本T12(12):116,口徑12.3cm,底徑3.1cm,通高5.2cm,釉厚0.2mm。侈口外撇,圓唇,厚唇,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5年4期2015-09-28
- 運用NX輔助面解決銑削螺旋底徑跳刀
要加工螺旋元件的底徑,采用可變軸輪廓銑→驅(qū)動方式【曲面】→驅(qū)動幾何體選擇底徑,切削方向默認成圓柱體整體的底面,方向垂直、水平,若用這種默認的驅(qū)動幾何體,最后生成刀具軌跡跳刀很多。這種加工方式很不理想,由于選擇實體上的螺旋底徑,默認驅(qū)動面是圓柱體形式,所以加工底徑過程中,刀軌默認為水平,跳過螺棱加工,跳刀現(xiàn)象太嚴重,加工時間耗時太長,加工效率低,遇到這種問題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輔助面的方法,替代實體上的螺旋底徑成為加工驅(qū)動幾何體來解決這個問題。進入建模環(huán)境:(1)創(chuàng)
金屬加工(冷加工) 2015年19期2015-05-08
- 甘肅省卓尼縣洮硯鄉(xiāng)達勿坪白土梁寺洼文化墓葬群發(fā)掘簡報
口徑7.8厘米、底徑4.2厘米(圖2)。標本M2:2,方形馬鞍口、束頸、折腹、平底、雙肩口耳。通高9.9厘米、腹徑10.3厘米、口徑9厘米、底徑5.4厘米(圖3)。標本M1:1,馬鞍口、束頸、圓鼓腹、平底、雙肩口耳。通高11.5厘米、腹徑11.8厘米、口徑8厘米(圖4)。標本M2:5,馬鞍口、束頸、高折腹、平底、雙肩口耳、素面。通高10.2厘米、腹徑10.2厘米、口徑7.9厘米、底徑5.8厘米(圖5)。標本M3:1,形同標本T104:1,通高15.5厘米、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4年6期201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