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文閱讀是語文科目的必考題型,而有效的教學方法一直是語文教育領域的重點研究項目?!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對初中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語文教師應該敏銳地察覺到這一點,通過優(yōu)化教學設計來培養(yǎng)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興趣及閱讀能力,讓學生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求。本文以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有效性教學方法為主要探究內容,希望可以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方法;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12-0020-02
引 言
語文是中考的“重頭戲”,相關教育專家從未停止過對其教學方法的探究與實踐,而現代文閱讀作為考查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題型,其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也一直備受關注。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閱讀思維及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教學創(chuàng)新讓學生發(fā)現閱讀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鑒賞能力,并提升其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鑒于語文閱讀能力對學生的重要影響,本文探討了提高現代文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水平
《課程標準》強調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而現代文閱讀教學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在面對不同的文章時,學生應當準確地捕捉文章的關鍵信息,對文章進行正確的鑒賞和品讀,而不僅僅是看懂文章?,F代文的主題是多元化的,在描述事物方面包含人物、植物、動物等,在寫作手法方面包括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白描等,所以現代文閱讀的內容十分豐富,而現代文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具有重要作用[1]。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學生通過閱讀各類現代文,既擴大了知識面,又提高了思辨能力。廣泛的閱讀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均得到提升,因此,其看待事物的視角及分析能力都會有所提高。比如,在討論社會時事時,學生會站在不同的當事人的角度思考和分析問題,如閱讀老人退休后很容易購買一些保健產品而上當受騙的社會現象的文章時,學生會從老人、推銷者、兒女及社會等多個角度思考其成因,最終得出理性而獨特的見解。因此,現代文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提高個人的思辨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現代文閱讀訓練不僅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顯著作用,還能促進其語文寫作能力的提升。進行現代文閱讀訓練后,學生積累了豐富的素材,掌握了多種寫作手法,具備了一定的語言組織能力,在寫作方面就會逐漸得心應手。因此,閱讀訓練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語言應用案例,拓展了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視角,對其語文綜合成績的提高具有積極意義。
(四)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薄靶腥f里路”對于初中生來說比較困難,但“讀萬卷書”是可以實現的。閱讀的意義主要在于其對人的教化和熏陶,學生通過閱讀知曉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也明白了是非善惡,擁有了辨別是非的能力,如在面對與他人沖突時,不再魯莽沖動,而是靜下心來和他人交流,理性地分析沖突產生的原因,得出準確、公平的結論,從而能夠讓事情得到妥善解決[2]。因此,閱讀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使他們在行事時秉承“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進而逐步成為德才兼?zhèn)渲恕?/p>
二、提高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選閱讀材料,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現代文閱讀教學時,首先應當選取合適的閱讀材料,以保證閱讀教學的質量。教師在選取閱讀教學材料時應當秉承三個原則:一是實用性,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要注重閱讀材料的可讀性,過濾掉一些晦澀難懂的文章;二是趣味性,閱讀興趣有利于學生產生閱讀的動力,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所以教師應當選擇比較有趣的文章,讓學生愛上閱讀;三是積極性,閱讀應該給學生帶去真、善、美等正能量,因此,教師要選擇宣揚正義和道德的閱讀材料。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升
習慣決定學生的未來,因此,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重要意義。在現代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標注重要信息,以此幫助學生疏通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使學生的閱讀能力獲得質的提升。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就很難再改變,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對學生初中時期的語文閱讀學習具有重要意義,對其學習能力的提升也具有積極作用。
(三)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步驟,提高閱讀效率
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當給學生介紹科學有效的閱讀步驟,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初中語文閱讀中最常使用的就是“三步法”,首先,學生要瀏覽全文,理解文章大意,掌握文章的大體框架,畫出部分細節(jié)描寫;其次,學生應該對文章中的細節(jié)描寫進行揣摩和研究,加強對文章主旨的提煉;最后,學生應加強對文章整體的把握,做到融會貫通。學生通過對文章整體和局部的分層研究,加深了對文章主旨的理解和細節(jié)把控,在做題時也能及時找到相對應的內容,最終做出準確的判斷[3]。
(四)拓展課外閱讀,增加閱讀的深度與廣度
在進行現代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當有長遠的教學目光,不能將閱讀教學僅限制在課堂上,應多給學生提供課外閱讀的機會[4]。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選取一些課外閱讀材料,通過拓展閱讀,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增加其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在學生閱讀完一本課外書后,教師可以布置寫讀后感等作業(yè),鼓勵學生以任意文體表達自己對閱讀后的感受,之后,教師挑選一些優(yōu)秀作業(yè)在閱讀課上展示。因為學生都有競爭意識,為了讓自己的作業(yè)得到展示,他們會積極思考,提煉出最精確的文章寓意,寫出最獨特的閱讀感悟。
(五)閱讀后整理歸納,提高閱讀答題技巧
在進行現代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進行讀后總結。讀后總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文章類型的總結,即總結自己閱讀過的文章中主要有哪些體裁,如《茶館》屬于話劇,《女媧造人》屬于神話,理解了文章的類型,學生在做題時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第二,總結文章寫作技巧,在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中,作者會使用多種寫作技巧,這就需要學生對文章中使用的表現手法進行歸納和總結;第三,總結各種文章主旨的提煉方法,在閱讀過多篇文章之后,學生會產生一種“文感”,這種“文感”就類似于語法學習過程中的語感,學生在閱讀完文章后就對其內容有大致了解,而“文感”會幫助學生提煉主旨和總結文章內容。因此,教師應該提高閱讀教學的實用性,指導學生讀后反思,注意總結閱讀方法和技巧,為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5]。
結? ? 語
綜上所述,作為語文知識的傳播者、學生語文學習的引導者,語文教師應該合理使用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加強對學生現代文閱讀能力的教學和指導。首先,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選取具有實用性與趣味性的閱讀材料。其次,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讓他們掌握科學的閱讀步驟,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學生也需要增加閱讀的深度和廣度,以此來開闊閱讀視野,增加知識儲備。最后,閱讀教學要有針對性,現代文閱讀教學的短期目標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其掌握應試技巧,而長期目標是推進學生終身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為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任重而道遠,教師要跟隨時代的腳步,一直學習,不斷進步,將現代文閱讀教學工作做到最佳,進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提升其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楊文玉.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提升策略探析[J].名師在線,2019(24):32-33.
周仙虹.語文現代文閱讀有效性教學方法的探究[J].科學咨詢,2020(19):261.
溫志剛.淺談人物傳記類現代文閱讀的幾點有效答題技巧[J].新課程(中),2016(11):65-67.
李晨.淺談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有效教學方法[J].散文百家·國學教育,2019(10):83.
寧欣琪.新課標下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8(24):185.
作者簡介:莫慧玲(1984.3—),女,廣西梧州人,本科學歷,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