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璟璟
【關鍵詞】優(yōu)質(zhì)護理;腫瘤晚期;疼痛
惡性腫瘤是一類對人們生命安全影響較大的疾病,并且腫瘤晚期患者疼痛較為劇烈,大大降低了患者生存質(zhì)量[1]。
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污染、飲食結構變化等的影響,造成惡性腫瘤臨床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并且病情發(fā)展至晚期時,會給患者帶來持續(xù)性的疼痛,患者常常無法耐受這種疼痛,對其正常生活造成影響,還會出現(xiàn)各種不良情緒[2]。對于腫瘤晚期患者來講,采取有效的措施減輕其疼痛程度非常重要。本研究選取我院腫瘤晚期患者78 例,觀察優(yōu)質(zhì)護理臨床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選取我院腫瘤晚期患者78 例,隨機分成兩組。各39 例。對照組男21 例、女18 例,年齡53~76 歲,平均年齡(64.89±3.29) 歲,食管癌8例、胃癌12 例、肺癌5 例、腸癌14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19 例,年齡54~75 歲,平均年齡(63.47±3.11) 歲,食管癌9例、胃癌11 例、肺癌6 例、腸癌13 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納入標準:預計生存期3 個月以上;能正常交流;均為腫瘤晚期患者。排除標準:智力障礙者;精神疾病者;嚴重感染者;依從性較差。
1.2 方法 對照組:指導患者進食新鮮水果及蔬菜,以清淡食物為主,給予用藥指導,叮囑注意事項等。
觀察組:①在長時間病痛折磨下,患者大多對治療失去信心,情緒非常消極,進而對其治療及護理工作的進行造成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需以良好的態(tài)度加強護患交流,提高患者對自身病情的認識,正確看待疾病,減輕心理負擔。營造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定時通風,保證光線充足,保持地面清潔、干燥,進行各項操作時動作輕柔,保證環(huán)境安靜,提高患者舒適度,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狀態(tài)。②結合患者腫瘤部位進行穴位按摩,結合中醫(yī)證型合理選擇按摩手法,如按、推、壓、揉等,以患者產(chǎn)生酸脹感為宜,2 次/d,30 min/ 次。③晚期腫瘤患者疼痛感較為劇烈,可通過熱刺激、鍛煉等方式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進而使痛覺向大腦皮層神經(jīng)的傳導速度減慢,最終緩解患者疼痛。如果患者處于精神緊張狀態(tài)也會導致其疼痛加重,因此,需指導患者練習放松操,減輕心理壓力,對疼痛的緩解也具有一定作用。如果患者存在持續(xù)性疼痛,可指導其進行放松背肌、屈膝、屈髖等動作,通過以上方式有效減輕疼痛。④給予患者愛護及尊重,向其表示同情及理解,消除孤獨及恐懼心理,并根據(jù)其愛好安排聽音樂、看報等娛樂活動,放松身心,轉移患者對自身疾病及疼痛的注意力。引導患者回憶以往高興的事情,增強康復信心,患者無法忍受疼痛時需合理給予鎮(zhèn)痛藥物。⑤指導患者進行穴位外敷,取沒藥、乳香、冰片等藥材制成中藥膏,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取坐位或仰臥位,根據(jù)患者疼痛部位選擇相應的穴位,選取主穴阿是穴,肺癌患者選取肺俞穴,食管癌患者選擇上脘穴及上突穴,腸癌患者選擇小腸俞穴、關元穴等。護理人員用指腹進行按摩,直到患者出現(xiàn)酸脹感,然后在其疼痛部位貼敷有中藥的棉墊,并固定好,1 次/d,敷貼5 d。⑥保證患者皮膚清潔干燥,很多患者可能存在行動不便的情況的,因此,需協(xié)助患者完成相關活動。做好口腔護理,叮囑患者飯后及時漱口,避免口腔粘膜潰瘍的發(fā)生。為提高其睡眠質(zhì)量,可在睡前飲用熱牛奶,并且溫水泡腳,早睡早起。飲食方面應注意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攝入,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
1.3 觀察指標 疼痛情況:數(shù)字疼痛評分法(NRS),0~10分,評分低即疼痛感輕;QLQ-C30 功能量表,評分高即生存質(zhì)量好;心理狀態(tài):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 評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20.0,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 表示,行χ2 檢驗,當P<0.05 時,則表示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情況對比 干預前,兩組疼痛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疼痛評分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存質(zhì)量對比 觀察組角色功能( 5 2 . 2 1 ± 5 . 6 5 ) 分,情緒功能( 5 1 . 3 2 ± 5 . 3 6 ) 分,社會功能( 5 3 . 1 6 ± 5 . 2 6 ) 分,軀體功能( 5 4 . 4 3 ± 5 . 6 2 ) 分,癥狀(51.16±4.28) 分,認知功能(53.54±5.16) 分,總體健康狀況(57.23±5.33) 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HAMA 評分(10.54±1.45) 分,HAMD 評分(8.37±1.65) 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3。
3 討論
腫瘤晚期患者會出現(xiàn)進行性、頑固性疼痛,并且很多患者經(jīng)干預后疼痛依然無法得以緩解。由于患者長時間受疼痛的折磨,不僅會帶來嚴重心理負擔,還會對其生存質(zhì)量造成影響。并且患者大多已經(jīng)對治療失去信心,再加上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比較容易出現(xiàn)輕生的念頭[3]。晚期腫瘤已無治愈的可能,臨床治療大多以緩解患者癥狀,盡可能減少疾病帶來的痛苦,延長生存周期為主[4]。因此,針對腫瘤晚期患者,需為其選擇合理有效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身心痛苦。
本研究結果中,干預后,觀察組NRS 評分(3.12±0.84)分,角色功能(52.21±5.65) 分,情緒功能(51.32±5.36) 分,社會功能(53.16±5.26) 分,軀體功能(54.43±5.62) 分,癥狀(51.16±4.28) 分,認知功能(53.54±5.16) 分,總體健康狀況(57.23±5.33) 分,HAMA 評分(10.54±1.45) 分,HAMD 評分(8.37±1.65) 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優(yōu)質(zhì)護理是一種臨床有效護理方式,其對常規(guī)護理各項護理內(nèi)容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充分體現(xiàn)了全面性、細節(jié)性及系統(tǒng)化,并且在日常護理中將個體化及人文化作為重點,向患者表現(xiàn)出細致的關心及貼心的服務[5]。將其應用于腫瘤晚期患者護理中,加強患者心理干預,使患者正確看待自身病情,積極配合臨床工作,減少不必要的顧慮,使其心理得以安慰。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認識,使其能正確表達自身疼痛感受,進而制定針對性疼痛護理方案[6]。創(chuàng)建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使患者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中安心治療,提高身心舒適度。采用按摩手法、各種物理療法、放松操等緩解患者疼痛,進而減輕痛苦[7]。引導患者回憶愉快的往事,并且通過各種娛樂活動轉移對疾病及疼痛的注意力,增強信心,提高生存質(zhì)量。對患者進行穴位外敷,在其疼痛部位相應的穴位外敷中藥材,也能發(fā)揮較好的鎮(zhèn)痛效果[8]。給予患者關注及照顧,協(xié)助其完成相關活動,保持皮膚清潔,做好口腔護理,保持良好的睡眠,并且保證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能避免患者受到其他不利因素的影響,使其生理及心理需求得以滿足,提高生存質(zhì)量[9]。
綜上所述,給予腫瘤晚期患者優(yōu)質(zhì)護理,能減輕患者疼痛感,提高生存質(zhì)量,促進不良心理的改善,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