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科學課閱讀區(qū)別于文學閱讀。文學閱讀一般用來對字、詞、句的理解以及分析段落的獨特性和巧妙性;科學課堂的閱讀材料通常是科學繪本、科學書籍、科學雜志、科學童話、科學故事等闡釋性的文本。教師注重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或科學概念,并鼓勵學生運用策略來整合或運用這些信息。
2017 版新課標也為科學閱讀指引了方向:小學科學課程注重科學素養(yǎng)、探究實踐和綜合應用,面向全體學生,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學生作為課程的主體。其中對于閱讀也作了相應的解釋:通過小學科學課程學習,能夠使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初步了解小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的一些基本科學知識,培養(yǎng)提問的習慣,初步學習觀察、調(diào)查、比較、分類、分析資料、得出結論等方法理解和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強調(diào)學生通過合作與探究過程中,以證據(jù)為基礎,運用各種信息分析和邏輯推理得出結論。由此可見閱讀是探究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科學教學中科學閱讀教學模式正逐漸被科學教師采納和應用。
下面將根據(jù)蘇教版小學科學 1—6 年級的教材內(nèi)容進行典型科學閱讀融入科學教學案例分析。
作為激發(fā)興趣的閱讀,瑞士教育家皮亞杰指出:“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庇信d趣地開展各項活動才會碰撞出火花,成就偉大的事業(yè)。由此可見,興趣在閱讀中起著巨大的作用,特別是小學生困年齡特征的因素,還未形成一個穩(wěn)定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學習和做事還以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因此只有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使他們在閱讀中體會美好,產(chǎn)生滿足,心境愉悅才能使他們獲得知識,掌握概念,從而學科學、愛科學。
巧妙導入,激發(fā)閱讀興趣。本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這一原則,我們在精心策劃一節(jié)課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如何利用閱讀資料激發(fā)興趣這一特點,在課的初始階段就抓住學生的心。
案例一:
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第二課《各種各樣的杯子》: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如在蘇教版小學科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各種各樣的杯子》中,采用謎語導入的方式,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杯子的特點。
(一)猜謎導入,聚焦話題
1.教師:你們喜歡猜迷語嗎?(學生:喜歡)下面請大家看這樣一個謎語,請你們輕聲朗讀猜猜這則謎語的答案是什么?出示謎面:前后一個樣,獨耳旁邊站。天天大口張,喝水不吃糧。
2.教師:謎底是什么?對了,是杯子。(貼圖:杯子)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杯子的世界,和杯子交個好朋友吧!
第二章科學閱讀課例及評析三
[評析]猜謎語是每個學生都喜歡的小游戲,特別是處于一二年級的學生,這一游戲不僅讓學生動腦去思考,還能激起學生對探究內(nèi)容的渴望,使他們能夠迅速進入探究狀態(tài)。同時讓學生們?nèi)ポp聲閱讀謎面也是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閱讀的一種方法。讓學生通過“讀—思一議”
這一模式走進探究世界,重視語言文字在科學課中的重要性。
(二)辨別生活中常見杯子的用料
1.教師:瞧,這兒有 7 個用不同材料做成的杯子。你能看出它們是什么材料做的嗎?
2.學生一起研究并匯報交流。
3.教師:你們的眼睛可真厲害!這么快就發(fā)現(xiàn)了這些杯子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了,那么這些由不同材料制成的杯子都有哪些特點呢,你們想不想繼續(xù)了解它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各種各樣的杯子”吧。(板書課題)
[評析]通過“和杯子交朋友”的環(huán)節(jié)認識到杯子制作材料的多樣性的,由于材質不同,所以特點也不一樣,從而引領學生繼續(xù)探究。
(三)認識不同材質杯子的特點
1.教師:老師這里有四組不同材質的杯子,請看:
第一組:玻璃杯、陶瓷杯第二組:陶瓷杯、金屬杯
第三組:紙杯、玻璃杯第四組:金屬杯、木頭杯
2.教師:我們想要了解這些不同材質的杯子有哪些特點,怎么去觀察呢,你有好辦法嗎?
3.學生 A:看一看。
4.教師:看什么?
5.學生:看杯子的顏色形狀。
6.教師:這些材料還可以做成其他的顏色和形狀嗎?(學生:可以。)所以說,什么顏色與形狀的杯子和什么樣的材料是沒有多大失系杯子的,我們可以不考慮顏色和形狀的問題。那咱們應該看什么呢?你們看,老師把玻璃杯和陶瓷杯、金屬杯放在一起,你有什么發(fā)
現(xiàn)嗎?(學生:玻璃杯是透明的,其他兩個杯子是不透明的。)說得真好(板書:透明不透明),還可以怎樣觀察?
7.學生 B:捏一捏。
8.教師:捏一捏感受杯子的什么?
9.學生:軟硬。
10.學生 C:摸一摸。
11.教師:摸什么?
12.學生:感受杯子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
13.教師:有補充嗎?我們的杯子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學生:盛水)對,那么如果我們給杯子里倒一些熱水,然后再去摸一摸會不會有不一樣的感覺呢?一會兒實驗時我們可以試試。
14.學生 D:掂一掂。
15.教師:怎么掂?為什么要掂?
16.學生:掂一掂,兩手各拿一只杯子,掂一掂杯子的重量,可以感受杯子的輕重。
17.教師:同學們,你們都是樂于動腦的小科學家,這么短的時間里想出了這么多的觀察方法。那么,我們就一起行動起來找出這些不同材質的杯子的特點吧!在這里老師還要提醒同學們兩件事:一是剛才我們說要在杯子里倒入熱水再摸一摸,因為熱水剛燒開比較燙,
所以一會兒你做到這個實驗時示意老師,老師幫你倒水。另外,實驗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打翻熱水,防止燙傷。此外,請同學們邊實驗,邊記錄,完成記錄單。
18.學生交流。
教師:通過實驗探究,我們知道了各種不同材質的杯子的不同特點,那么你最喜歡哪種材質的杯子呢?說說理由。
指導學生填寫記錄單:
我心中最喜歡的杯子是_ ,因為 。
教師:看來,不同材料可以做成同一件物品,不同材料做的物品其特點都不相同。
[評析]在探究過程中,讓學生去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其實也是閱讀的另一種形式。有句俗語叫“心記不如代墨”,在探究過程中一些等散的發(fā)現(xiàn)是最可貴的,是學生探究的標志,更是走向科學的標志。另外,讓學生用固定的科學語句去說話,可以使語言更具科學性,從而提高探究活動的有效性。
(四)想辦法彌補材料缺點問題
1.教師: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選擇了自己最喜歡的材質做成的杯子。還有一些同學們不喜歡的杯子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存在什么問題?
2.學生回答后板書:
紙杯:太軟金屬杯:燙手
玻璃杯、陶瓷杯:易碎塑
料杯:不環(huán)?!?/p>
3.教師:是啊?。闷鸺埍┯行┩瑢W不喜歡紙杯,因為它太軟,倒入熱水還容易燙手,那可怎么辦?誰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4.學生:可以買一個塑料的紙杯套。
5.教師:你真是一個會動腦筋的孩子。紙杯一定會感謝你的。
課件顯示:
提出問題:紙杯太軟怎么辦?解決辦法:①套上塑料的紙杯套②多套1個杯子。③紙杯中間套一個橡皮圈……
6.教師:你們真聰明,那么對于其他的你們不喜歡的材質做成的杯子,你們能不能也想個辦法,克服它們的缺點,讓人們喜歡它們呢?
7.學生嘗試提出問題和解決的辦法。
8.師生共議。
[評析]二年級的學生對于詞語的掌握量還是有限的,因此,有一些表達還是比較稚嫩、片面和模糊的,這時教師要進行一定的引導和輔助,讓他們樂于將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適時的鼓勵也會讓學生敢于發(fā)言,敢于反駁,敢于講出心里話。因此教師不要打擊學生的熱情,要因勢利導,得出更科學的結論。
(五)分析保溫杯的材質
1.教師:我這還有一個杯子,瞧!它就是保溫杯?。ǔ鍪颈乇瓐D片)|
2.學生根據(jù)已有經(jīng)驗認識保溫杯各部分名稱。教師予以適當?shù)囊龑В罕w、杯蓋、膠墊、杯嘴、開關、密封圈。教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保溫杯,查看一下保溫杯是由幾種材料做成的,為什么選這些材料呢?
3.學生觀察后匯報:膠墊、密封圈是用橡膠做的。橡膠彈性好、不易變形、密封性好,杯體是用雙層不銹鋼做的。結實、保溫。
4.教師小結:從保溫杯的制作材質,我們可以看到,每一種材料都有它的特點,人們把不同材料的優(yōu)點集中起來,做成了想要的物品。
[評析]通過觀察保溫杯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鞏固學生對多種材料及其特點的認識,再通過分析為什么要用這些材料,引導學生在材料的特點與功能之間建立起聯(lián)系。同時引導學生懂得集中各種材料的優(yōu)點,才能做出讓人們滿意的物品。
(六)拓展延伸,宣傳健康知識
1.教師: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和各種材質的杯子交朋友,了解了它們各自的特點。那么這些不同材質的杯子我們用起來安全嗎?請看一段視頻。
視頻內(nèi)容:
①紙杯:熒光劑使紙杯看上去更白,但是大量的熒光劑中都含有增白劑的成分,這種熒光增白劑會使細胞產(chǎn)生變異,大量進入人體就會有致癌的危險。
②塑料杯:塑料造價低,顏色多樣,隔熱,比較輕,很受小朋友的喜愛,但是塑料中添加增塑劑,用它盛熱水時,有毒的化學物質會落解在水中,人們長期喝塑料杯中的熱水會引起中毒。
③彩色杯子:杯子顏色看上去很漂亮,但內(nèi)壁會涂上釉,當杯子盛滿熱水或遇到酸堿性飲料時,顏料中的鉛汞等重金屬也會溶在水中,對人體造成危害。
③木質、竹制杯子:如果是純天然的杯子是健康的,但一定要經(jīng)常消毒,合理保養(yǎng),防止發(fā)霉、變黑、開裂。市場上的竹杯多是在里層和表層圖上一些防腐劑防止蟲蛀,長期使用對人體也是有危害的。
④玻璃杯:玻璃表面光滑,容易清潔,玻璃的燒制過程也不能化學物質,因此相對是安全的。
⑤陶瓷杯:如果陶瓷杯無彩釉涂染,內(nèi)壁無色,也是安全的。
2.教師:同學們,你和家人選的是哪種杯子喝水呢?今天給你們留一個作業(yè),回到家里查看一下你家里的杯子安全嗎,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如何讓我們喝水的杯子更安全。
[評析]通過了解生活中我們常常使用的杯子是否安全,引起學生關注我們的健康問題,讓科學和生活的關系更加緊密。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說出各種材料的簡單特點,這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是比較枯燥無味的,因此將猜謎語作為閱讀的一部分進行導入,激發(fā)學生對探究的興趣,營造出一種愉快輕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tài)進入學習中,為本堂課的講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低年級的閱讀,除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猜迷語以外,還可以利用古詩、圖文結合的卡通小故事等閱讀材料進行導入,激發(fā)學生對科學概念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