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瑜
教育局頒布的《體育與健康》標準中,明確的指出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括健康行為、運動能力以及體育品質這三方面。目前,學校在開展體育課程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對學生體育品德的培養(yǎng)。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本身就具有可塑造、可培養(yǎng)、可維持的特點,通過學校的教學活動,學生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就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當前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有必要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滲透核心素養(yǎng)教育,從而讓學生獲得遵守紀律、團隊合作、良性競爭等優(yōu)良體育品德。
1 制定體育品德評價表,并將其納入學科成績
教師除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體育道德外,還可以制定一個體育道德評價表,通過師生共同參與評價的方式,達到提升學生體育品德的目的。在實際實踐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取體育品德評價成績的20%納入體育總成績中。同時,為了能夠讓體育品德的評價更具公正性,就可以在評價時采用學生自評、學生與學生之間互評以及教師評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制定體育品德評價表能夠讓學生的體育品德水平以分數(shù)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種一目了然的評價方式可以準確且客觀的展示教師育人的成果,同時也能督促學生對自己進行教育與管理,達到有效提升學生體育品德的目的。采用評價表的方式對學生的體育品德進行評價,同時也顯現(xiàn)出學生體育品德在總體成績中的重要性,這不僅能推動學生健康行為方式的改變,還表現(xiàn)出了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2 結合體育項目特征,在教學中融入體育品德教育
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jù)學生參與體育項目所蘊含的德育教育價值展開具有較強針對性的教學工作。體育項目本身就具有豐富的品德教育內容,因此教師需要對體育教學內容中的德育教育因子教學深入的挖掘,通過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適合他們學習的方式,從而有效的在開展體育項目活動時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對學生進行跨越式跳高教學時,教師需要先為學生示范講解基本的跨欄跳高技術動作,當學生對教師所講的知識掌握后,教師可以在跳高架放置跳高橫桿讓學生進行練習。對于方式跳高欄桿的高度可以設置為以下三個級別:基礎高度設置為85—95cm、提高高度為96—105cm、挑戰(zhàn)高度為106—130cm。在學生進行練習時,需要由低級別逐漸向高級別的高度逐漸過渡,比如當學生連續(xù)兩次都能夠跳過95cm的高度,那么他就可以進入到提高級別的高度進行練習。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對他們進行技術方面的指導,還需要鼓勵學生勇于嘗試,從而讓他們能夠獲得翻越跳高桿所帶來的快樂。通過不同級別的跳高練習,無形中也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品德,在基礎高度練習的學生能夠獲得勇敢和自信的品德,在提高高度練習的學生能夠獲得積極進取、勇于拼搏的品德,在挑戰(zhàn)高度的學生則能夠獲得敢于突破自我、勇于不斷嘗試的品德。
3 開展校園體育競賽活動,培養(yǎng)學生體育品德
從核心素養(yǎng)的角度上審視體育競賽,它不僅包含了公平競爭、遵守規(guī)則、團隊合作等道德風尚,還蘊含了自強不息與頑強拼搏的道德品質。因此,學校在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時,要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育競賽活動中去,教師也需要結合體育競賽中的德育教育因子,循序漸進的為學生滲透體育品德教育。教師要結合體育競賽的不同階段,在競賽前為學生清晰的闡述比賽規(guī)則,讓學生能夠形成遵守規(guī)則、公平競爭、尊重判罰的體育道德意識;在學生進行競賽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道德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例如當學生在進行接力比賽時,如果發(fā)現(xiàn)接力區(qū)以外的學生具有提前交棒的行為時,教師需要及時提醒學生回到接力區(qū)完成交接棒動作;在競賽結束后,教師也需要具有儀式感的對比賽的成績進行評定,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個人的努力程度也會對集體榮譽產生影響,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義務感和集體榮譽感非常有利,不僅如此,教師還需對學生個人在小組競賽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讓學生了解到自己在比賽中做得不好的地方,通過改進自己的不足,從而培養(yǎng)學生知錯能改的優(yōu)良品德。
4 建設校園體育文化,引入體育品德教育
學校通過對具有體育品德教育的校園體育文化進行積極的建設,就能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到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中去,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就能讓他們的體育品德得到有效培養(yǎng)。校園體育精神文化是由全校師生共同創(chuàng)造的一種精神財富,它包括體育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道德風尚、精神理念等等。在進行實踐時,學校可以將建設的重點放在加強體育宣傳以及開展豐富的體育活動上。例如,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大型體育賽事,學生在觀看到我國運動健兒為國爭光的視頻后,他們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就會的都激發(fā);又例如,學校可以設置體育周或體育節(jié),并選擇適合全體學生參與的運動項目,如跳大繩、拔河等難度較小卻具有較強趣味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校園內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從而在愉悅的競賽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集體精神、團隊協(xié)作等體育道德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