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霞
在新形勢之下,國內(nèi)的高校教育已經(jīng)提出了課程思政這種教育理念,在籃球教學當中引入課程思政這個理念,讓籃球教育和思政教育加以有效融合,可以實現(xiàn)政治思想、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的高效融合。而且,借助此種方式,可以強化大學生的思想,促使高校學生健康發(fā)展。基于此,本文在對大學時期籃球教學引入課程思政這一理念的價值加以分析的基礎上,對籃球教學引入課程思政這一理念的具體路徑展開探究,希望能為高校教師提供些許參考。
課程思政這種教育理念是把各類教學內(nèi)容與我國現(xiàn)階段思政教育具體內(nèi)容加以融合,使得思政教育與課程知識實現(xiàn)協(xié)同教育。借助此種方式,不僅可以促使高校學生對籃球內(nèi)容加以深刻了解,提升其學習能力,同時還可以借助課程思政這種教育方法,促使大學生對籃球精神加以深刻了解,促使高校學生對于體育精神進行深入探索。但是,若想實現(xiàn)這一目標,除了依靠大學生進行自主探索之外,同時還需教師制定科學的課程思政有關教學方法,這樣才可在籃球教學當中對課程思政這一理念加以切實落實。為此,對籃球教學引入課程思政這一理念的具體路徑展開探究有著重要價值以及意義。
1 籃球教學引入課程思政這一理念的價值
1.1 與教育改革具體要求相符合
當前,國家領導給予高校教育高度重視,明確指出要對立德樹人加以切實落實,在教育教學全過程當中對思政教育這項工作加以貫徹落實,實現(xiàn)全方位以及全程育人,把育人當作高校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對課堂教育加以充分利用,把各個學科與思政教育加以充分結合,實現(xiàn)協(xié)同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優(yōu)質的專業(yè)人才。在高校當中,籃球教學同樣肩負思政教育這一重任。實際教學期間,體育教師對籃球運動有關知識、技能與戰(zhàn)略戰(zhàn)術加以講授期間,需要著重對高校學生三觀加以培養(yǎng),對心理健康有關知識加以滲透,培養(yǎng)大學生優(yōu)秀道德品質,這樣才可對教改內(nèi)容加以切實落實,這與教育改革具體要求相符合。
1.2 有助于促使高校學生綜合發(fā)展
通過多年拼搏以及努力,很多學生會走入大學校園,盡管其在年齡上已經(jīng)是成年人,然而多年來的校園學習以及生活讓其并未與社會進行過多接觸。所以,多數(shù)大學生都沒有形成完善以及正確三觀認知,對于社會當中存在的一些思潮,大學生普遍缺少準確以及理性判斷,極易受到消極、負面文化和不實言論影響,進而形成錯誤價值觀念以及思想意識,這對大學生未來發(fā)展以及健康成長產(chǎn)生消極影響。但在籃球教學當中對思政教育有關內(nèi)容加以滲透,可以促使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有效提高,促使大學生心理、思想以及身體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1.3 有助于提高教改成效
在以往大學時期的體育教師當中,教師開展學科教學期間,偶爾會對思政內(nèi)容加以滲透,然而實際效果并不是很好。實踐教學期間,體育教師側重于籃球知識講解以及技能訓練,對于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關注度并不高。多數(shù)教師都覺得,思政教育并不在自身教學范圍之內(nèi),還有一些教師具有的執(zhí)教能力非常有限,無法把籃球教學與思政教育加以充分結合,難以在籃球教學當中對思政內(nèi)容加以滲透,進而對教學效果產(chǎn)生較大影響。為此,對立德樹人這個目標加以落實,在籃球教學當中引入課程思政這一教學理念,有助于提升高校體育的教改成效。
1.4 有助于完成具體的課程目標
在大學時期的體育教學當中,課程目標主要含有運動參與、技能、健康、社會適應以及心理健康五類目標。在這之中,心理健康方面目標指的就是通過進行體育學習以及鍛煉,對學生當前心理狀態(tài)加以有效改善,促使其逐漸形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同時具備堅強意志力。而社會適應這個目標指的就是體育道德以及合作精神,可以對各種關系加以正確處理,同時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這兩項教學目標與課程思政具有的教育目的高度符合,所以在籃球教學當中引入課程思政這一理念,有助于完成具體的課程目標。
2 籃球教學引入課程思政這一理念的具體路徑
在籃球教學當中引入課程思政這一教學理念,并非死板單一的對思政教學內(nèi)容加以講述,而是在對籃球教學特點加以尊重的基礎之上,把專業(yè)知識當作載體,在籃球教學當中對思想政治有關的一些內(nèi)容進行有效滲透,進而對大學生實施思政教育。借助此種教育方法,不僅能夠突出大學生在課堂之上具有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能促使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有效提高。
2.1 體育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
高校教師開展籃球教學期間,其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以及參與者,同時也是大學生學習路上的一盞指路明燈。為此,體育教師除了需要具有扎實專業(yè)知識之外,同時還需具備較好個人修養(yǎng)。教學期間,體院教師除了對籃球知識進行講授之外,同時還需為大學生樹立起道德榜樣。若想把籃球教學與課程思政加以充分結合,體育教師需對課程思政這一教學理念具有的重要性加以充分認識,了解身上肩負的道德教育這一偉大使命,不斷強化學習,促使自身修養(yǎng)有效提高,強化自身個人魅力。而且,體育教師還需著重提高自身學習廣度,注重閱讀,有效提高自身知識儲備以及人文素養(yǎng)。實際教學期間,體育教師還可向大學生展示自身知識層次以及開闊視野,進而為大學生樹立起良好學習以及敬佩榜樣,對課程思政這一理念加以切實落實。課堂之上,體育教師的言行能夠對大學生產(chǎn)生重要影響。所以,體育教師需對自身言行加以時刻關注,為大學生樹立起良好榜樣,強化大學生道德修養(yǎng)。
2.2 思政教育和籃球教育的結合需體現(xiàn)出合理性及科學性
理論知識在大學時期的籃球教學當中屬于重要內(nèi)容,通過理論教學能夠讓高校學生對一些基礎知識加以掌握。比如,在籃球場上,球員場上的具體分工、比賽規(guī)則和籃球發(fā)展歷史等,這些都是籃球教學當中包含的理論知識。實際上,籃球運動不是一人運動,其為多人運動,若想打好一場籃球賽,需要所有球員具有團隊意識,強化和隊友間的配合以及合作。體育教師通過對籃球發(fā)展歷史加以講述,可以促使大學生對籃球運動當中含有的體育精神以及體育文化加以感受與學習。同時,體育教師可組織大學生對中國男籃在一些國際比賽當中的視頻進行觀看,這樣不僅能夠讓大學生對相應的籃球技能以及戰(zhàn)略戰(zhàn)術加以掌握,同時還能培養(yǎng)其民族的自豪感以及自信心,幫助其構建良好道德品質,促使思政教學整體效果有效提高。
2.3 通過多種不同方法開展思政教育
開展大學時期的籃球教學期間,體育教師需對教學方法的具體應用加以重視,盡可能的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以免運用單一化的方法導致課堂氛圍太過枯燥,進而對思政教學實際效果產(chǎn)生影響。實踐教學期間,體育教師需對多種不同方法加以運用,比如,互動教學、對抗比賽以及分組練習這些方法。在思政教學當中,上述方法全都可以發(fā)揮出積極主動作用。比如,進行籃球動作練習期間,體育教師可對互動教學方法加以運用,在互動以及討論當中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實際上,教學方法有很多種,體育教師可把教學內(nèi)容當作依據(jù)對教學方法加以選擇以及運用,這樣才可促使教學效果有效提高。
綜上可知,課程思政這一理念提出給我國教育指明一個明確方向。在高校當中,教師需對課程思政這一理念加以深刻理解,對籃球教學加以重視的同時,還需積極在籃球教學當中對課程思政這一理念加以滲透,把籃球教學和思政教育加以高度融合,這與教育改革具體要求相符合,有助于促使高校學生綜合發(fā)展,有助于提高教改成效,同時有助于完成具體的課程目標。為此,高校當中的體育教師需不斷提高自身修養(yǎng),讓思政教育和籃球教育的結合需體現(xiàn)出合理性及科學性,并且通過多種不同方法開展思政教育,進而提高思政教育實際效果,促使大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體育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