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
摘 ?要:師范生教育實踐的質量將直接影響其教育教學能力與就業(yè)能力的提升。目前,我國師范生教育實踐活動主要存在實習時間不充裕、實習學校對其抱以或歡迎或冷淡的極端態(tài)度等問題。這些問題均不利于師范生進行有效的實習工作,從而影響師范生教育實踐的質量以及師范生的培養(yǎng)質量。因此,須通過調整師范生實習時間、加強師范院校與實習學校的協(xié)商和聯(lián)系、加強師范生的教師專業(yè)技能培訓等措施,共同推進師范生教育實踐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師范生;教育實踐;培養(yǎng)質量
作為大學生畢業(yè)的重要條件之一,大學生在跨出大學校門,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必須參加與專業(yè)相關的實習活動。師范專業(yè)的學生主要是到中小學開展教育教學方面的實習工作。2016年,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指出,師范生教育實踐是教師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培養(yǎng)的必要環(huán)節(jié)。[1]這表明師范生作為教育領域的儲備力量,其教育實踐質量關系到我國未來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的質量。因此,師范生的培養(yǎng)質量理應成為國家關心的重要教育問題。而且我國主要城市多次發(fā)文要求提高師范生培養(yǎng)質量,譬如北京市率先出臺了《北京市關于加強和改進師范生培養(yǎng)與管理的意見》,指出支持師范院校深化教師教育教學改革,要創(chuàng)新師范生培養(yǎng)模式,強化師范生教育實踐,探索師范生的國際化培養(yǎng)模式,提升師范教育質量。[2]這表明師范生的教育實踐問題,是關系到師范教育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日益受到政府的關心和重視。
一、我國師范生教育實踐的現狀
我國師范生基數較大,據教育部2020年發(fā)布的數據,我國普通本科師范生在校人數達1712842人,占普通本科在校生人數(17508204人)的9.78%,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師范生人數眾多,在高等教育領域占比較高,其人數占比僅次于工學(5879763人,占比33.58%)、管理學(2972541人,占比16.98%),[3]成為我國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在校學生數中占比第三的專業(yè)類別。而師范生教育與其他專業(yè)教育有所不同,師范生的培養(yǎng)質量將直接影響我國未來基礎教育的質量,對我國教育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從長遠看,保證師范生的培養(yǎng)質量是保證并提高我國未來基礎教育質量的關鍵。而目前與師范生培養(yǎng)質量密切相關的師范生教育實踐卻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
(一)實習時間不夠充裕
目前,我國師范生實習實踐時長均在18周左右,按照現階段實習安排,師范生無法充分利用實習時間參與實習活動,從而影響到教育實踐的質量。下面將以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的本科專業(yè)為例,具體分析師范生實習時間。
由圖1可知,淮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本科專業(yè)實習時間分別是師范專業(yè)見習6周、教育實習12周,共18周;非師范專業(yè)實習12周,無見習。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師范生的見習主要安排在第四至第六學期,每學期進行為期兩周的見習活動。這與國家規(guī)定的師范生實習實踐總時長不得低于18周相契合。從理論上看師范生的實習時間并不存在不充裕的情況。但我國大多數師范院校將實習放在大四第一個學期,即大學教育階段的第七學期進行。從培養(yǎng)目標看,將實習放在大四第一學期進行有利于積累教育教學的實踐經驗,為第八學期的畢業(yè)論文的撰寫提供實踐經驗的支撐,亦可為畢業(yè)后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夯實的實踐基礎。但是,目前的普通高校本科師范生就業(yè)形勢嚴峻,中小學校對教師準入門檻的逐漸提高導致師范生就業(yè)壓力增加,由此大量師范生通過升學的方式夯實專業(yè)知識技能并提高自身就業(yè)競爭力。而對多數大學生而言,升學須通過全國碩士生入學招生考試,而這一考試(初試)時間均安排在每年的十二月底。有升學意愿的大學生將在大學四年級的第一個學期參加考試,考研時間與實習時間相沖突。這導致實習時間被迫壓縮,師范生群體甚至出現不實習、假實習等現象,由此師范生實習質量大打折扣。同時,除考研備考外,其他師范生在這段時間內還可能面臨工作應聘等與就業(yè)相關的事項。在這一情況下,如何解決師范生實習與考研、工作競聘之間的沖突,保證師范生教育實踐的質量就成為需要思考解決的現實問題。
(二)實習學校對師范生入校實習的態(tài)度
師范生的實習活動與中、小學不可分割,而中、小學的師資隊伍、儀器設備、教學質量、學習風氣等因素均會影響實習學校對師范生入校實習的態(tài)度。目前中小學校對入校實習的師范生主要抱有兩種極端態(tài)度:一種是對師范生入校實習極為冷淡,他們認為師范生進校實習會干擾本校正常的教學進度、影響教學質量。而另一種則對師范生入校實習表示歡迎,因為師范生的到來將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緩解本校師資不足、教師教學負擔過重的局面。而這兩種極端態(tài)度均無法保證師范生教育實踐的質量。
1.實習學校對入校實習師范生置之不理
在師資資源充裕、教學要求和教學質量較高的省示范學校,其本身具有的升學壓力導致該校教學負擔重、教學進度快,學生對教師也具有較高的期望。此類學校極有可能對實習師范生的到來抱以冷淡的態(tài)度。這是因為其擁有充足的在職教師、對教學質量的要求較高。師范生的到來可能干擾其正常的教學安排、影響其教學進度:往往實習師范生講過的課文、知識點需要在崗教師重新講授。久而久之,其便不再歡迎師范生的到來。即使有師范生入校實習,實習學校也不會讓實習生上臺講課,而僅僅是把他們作為教學助手。實習生只能從事一些諸如收發(fā)作業(yè)、批改作業(yè)、謄錄學生成績、看守學生自習等與正式教學關聯(lián)度較低的實踐。若要進行課堂展示,則可能遭到在崗教師的拒絕。對實習學校及正式教師來說,師范生暫未取得教師資格證書、未畢業(yè),亦無教學經驗,因此并不具備上臺授課的資格,若進行課堂教學將影響本班教師的教學計劃,加重本校師生的負擔。因此,在此類學校中實習,師范生只得通過學習揣摩一線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演示,收發(fā)、批改作業(yè)等方式獲得一定教學經驗。但由于無法進行課堂實戰(zhàn),師范生難以掌握教育教學之精髓、要領,獲得的實習經驗可能流于表面,教學水平是否有提升、有何種程度的提升亦難以外顯出來。
2.實習學校對入校實習師范生青睞有加
2016年,教育部發(fā)布的《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指出,要積極開展實習支教和置換培訓,鼓勵引導師范生深入薄弱學校和農村中小學,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4]師范生深入薄弱學校和農村中小學主要以頂崗教師的形式開展實習工作。頂崗實習作為師范生實習的一種重要形式,不僅有利于提升師范生的教育實踐能力,同時有利于提高農村及偏遠地區(qū)中小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當地基礎教育的發(fā)展。因此,一些師資匱乏、升學壓力較小的鄉(xiāng)鎮(zhèn)學校對入校實習的師范生則抱以歡迎的態(tài)度,因為師范生入校實習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本校師資匱乏的窘境,減輕本校在職教師的教學負擔。但是在此類學校實習,實習教師可能會被以正式教師的身份對待,在毫無教學經驗的情況下被要求上臺授課。師范生實習與其他大學生實習的差別主要表現為:多數師范生在其實習過程沒有經濟收入,在實習過程中弱勢地位更為顯著。這種情況下,師范生實習實際成為免費勞動力供實習學校使用,這可能導致師范生與實習學校的矛盾。同時在實習過程中,他們可能受到來自實習學校、學生家長、正式教師的多重壓力,實習師范生的心理負擔過重。而實習學校師資匱乏,教師無力對師范生實習進行指導,師范生旁聽優(yōu)秀教師授課的機會少,因此師范生無法及時知曉自身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錯失,更無從改進。并且?guī)煼渡诤翢o教學經驗、準備的情況下進行教學工作可能遇到諸如對農村生活環(huán)境的不適應、獨立承擔大量教學工作的疲憊感、面對課堂突發(fā)狀況的不知所措、教育教學專業(yè)知識技能不足、教師身份受到質疑、與實習學校教師觀念不一致等諸多不適感,[5]而這些問題極有可能扼殺師范生日后從事教育工作的熱情,影響基礎教育領域的師資隊伍建設。
二、提高師范生教育實踐質量的對策
(一)調整實習、見習時間
當前,多數師范院校將實習時間劃定為大學四年級的第一個學期,要求實習時長為12周。而這一時段及時長與大四學生考研時間嚴重沖突?,F如今“考研”成為我國高校中的一股風氣。據統(tǒng)計,2020年我國研究生報考人數高達341萬人,[6]同年我國普通高校本科預計畢業(yè)生人數為4343591人,[7]即是說,我國高校考研報考率高達78.5%,因普通專科亦可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而同一時期我國普通??祁A計畢業(yè)生為3855484人,[8]可推測,我國普通高等教育中本、??粕佳袌罂悸矢哌_41.6%。由于考研報考人數中有一部分社會人士,其計算比率存在一定誤差。但通過同年本、??粕厴I(yè)人數及考研報考人數可以推測:通過考研升學提升專業(yè)技能和就業(yè)競爭力已成為近乎半數在校生的選擇。因此錯開師范生考研與實習時間安排將成為保證師范生教育實踐的質量的重要舉措。
1.調整師范生的實習時間
實習時間的調整方式主要有兩種:提前實習時間或延后實習時間。第一,提前師范生教育實習的時間安排。通過上文可知目前師范生實習主要安排在大四第一學期,而這一時間段師范生有許多個性化的安排,譬如修雙學位、準備考研、重修課程等, 且畢業(yè)生招聘會的日期逐年提前,造成沖突, 影響實習效果。[9]因此,有必要調整實習時間,張偉坤等在綜合多方面因素后認為將實習時間安排在大學三年級的第二個學期比較合適。[10]因而,將實習時間適當提前,安排在學生負擔較輕的大學三年級的第二個學期不失為保證教育實習質量的一個良策。第二,延后師范生教育實習的時間安排。目前我國研究生招生考試為全國統(tǒng)一時間,變動或調整其時間安排將面臨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后果,因此調整其時間安排的現實可行性較低。為不影響師范生參加考研,同時保證師范生實習質量,可將師范生實習時間適當延后:待學生參加研究生招生考試后再安排其實習事項。據統(tǒng)計,2019年我國研究生報考人數達290萬人,[11]而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數據顯示,全年研究生錄取人數僅91.7萬人,[12]其中包括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錄取人數。據此,可推算全國碩士研究生錄取比僅為30%左右。約70%的“考研黨”將面臨“無研可上”的現實,在考研失敗的情況下,只能走上工作崗位。在這一情況下,保證師范生實習質量將成為保證并提升其就業(yè)質量的重要舉措。為減輕對考研備考生的負擔,將實習時間適當延后,與全國碩士研究生考試時間錯開,既可照顧到師范生考研的需求,又可保證教育實習質量。而這對那些沒有考研意愿或考研失利的師范生來說,在保證教育實習質量的基礎上可幫助他們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與盡快適應正式的教育教學工作。
綜上,在師范生實習安排模式上,應同時兼顧有、無升學意愿的學生,在實習時間安排上增加靈活性、體現人性化。應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提供大三下學期和研究生考試初試后兩次實習機會供學生自由選擇。
2.增加師范生的見習時間
師范生大多在大學第四至第六學期分別進行為期兩周,共6周的見習活動,在第七學期進行為期12周的教育實習。因其設置在第七學期的教育實習時間嚴重影響師范生考研備考、應聘工作等活動,與其考研備考、應聘工作的時間相沖突。為盡量避免這一沖突,適當錯開二者的時間安排成為一個有效途徑。因此可調整師范生的教育實習與見習的時間分配:適當延長師范生前期見習時間,相應縮短其教育實習時間。如此,可減輕師范生在這一時期考研備考、應聘工作與教育實習之間的沖突,亦能幫助師范生積累教育實習的實踐經驗,從而保證師范生教育實習的質量。
(二)加強師范院校與實習學校的溝通與協(xié)商
目前,實習學校對師范生往往抱有或冷淡或熱情的極端態(tài)度,這兩種態(tài)度均不能很好促進師范生的成長。為更好促進師范生的成長,師范院校需要加強與實習學校的聯(lián)系與協(xié)商,引導師范生端正態(tài)度,及時指出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促使師范生不斷地磨練教學技能。
同時,師范生從學生身份轉變?yōu)閷嵙暯處熒矸莸倪^程中,可能會出現角色身份的不適應,甚至會出現適應障礙的問題。這需要師范院校、實習學校加強對師范生的指導和心理疏導。在一些師資匱乏的中小學校實習,師范生被要求作為一名正式教師進行正式的教學活動,而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可能降低師范生的從教熱情,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閉塞的交通和通訊狀況可能動搖他們的職業(yè)理想,面對突發(fā)事件的無措感可能讓他們對教育事業(yè)產生畏懼感。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面臨的生活和工作上的難題以及實習期望與現實的落差所導致的情緒失落等問題,都需要得到妥善解決,才能保證并促進師范生的成長。這需要實習學校與師范院校合力解決:在師范生實習過程中,師范院校要加強與實習學校的聯(lián)系,了解師范生在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并對師范生因實習工作、生活造成的情緒失落等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疏導,為師范生實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助推師范生實習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師范生教育實踐的質量。
(三)加強師范生的教師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
在實際情況中,一些重點中小學并不歡迎師范生入校實習,原因主要表現為師范生入校實習可能干擾學校本身的教學進度、影響教學質量。究其根本,是因為師范生的教師專業(yè)技能不足。因此,為確保師范生實習工作的正常開展,師范院校應加強師范生的教師專業(yè)技能。目前師范生教師專業(yè)技能培養(yǎng)存在一些問題:課程設置中實踐課程所占比例小,實踐課程培養(yǎng)力度不夠。[13]也就是說師范院校在培養(yǎng)師范生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重視理論學習、輕視實踐鍛煉的弊端,而這一問題直接導致師范生理論與實踐相脫節(jié):師范生儲備了大量的學科知識卻難以在課堂上展示出來。為保證師范生教育實踐的順利開展,師范院校應加強師范生教師專業(yè)技能的訓練。
提高師范生的教師專業(yè)技能,師范院校應做到:第一,提供觀摩一線優(yōu)秀教師課堂展示的機會。師范院校在師范生培養(yǎng)過程中要給師范生提供見習機會,師范生通過觀摩一線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展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教學技能。第二,增加微格教學的課時。目前師范院校在師范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均有設置微格教學課程,但課時數量較少。尤其是在一些人數較多的師范班級,現有微格教學課時并不能保證每位師范生都能上臺展示。因此師范院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微格教學的課時,保證每位師范生都有上臺展示的機會,以提高師范生的教師專業(yè)技能。第三,舉辦教師技能大賽。教師技能大賽能夠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教學互動、共同發(fā)展”的良好效果,能夠幫助師范生在較短時間強化教學動機,提高教學自信,從而提高師范生的教師專業(yè)技能。[14]
綜上所述,目前師范生在教育實踐中面臨著與研究生入學考試、應聘工作的時間相沖突的矛盾;實習學校對師范生實習抱有或熱情或冷淡的極端態(tài)度等問題。這嚴重影響師范生教育實踐的質量,不利于師范生師范素養(yǎng)的鍛煉和提高。因此,從師范院校本身出發(fā),可根據研究生入學考試時間和應聘工作的時間錯峰安排師范生教育實習;加強與實習學校的聯(lián)系;重視師范生在教育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并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定期為師范生疏導心理問題,加強師范生的教師專業(yè)技能訓練。如此,方可助推師范生教育實踐工作的順利展開,提升師范生教育實踐的質量,保證師范生培養(yǎng)的質量。
參考文獻: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教育部關于加強師范生教育實踐的意見[EB/OL].(2016-03-17)[2020-09-21].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11/201604/t20160407_237042.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全面加強教師教育 提升教師整體素質[EB/OL].(2018-03-29)[2020-09-21].http://www.moe.gov.cn/s78/A10/moe_1801/ztzl_jsjyzx/zjwz/201804/t20180420_333799.html.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普通本科分學科學生數[EB/OL].(2020-06-11)[2020-09-21].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9/qg/202006/t20200611_464767.html.
[5]李政,姜德剛.師范生頂崗實習典型沖突問題的質性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8(09):76-81+92.
[6][11]中國考研網.歷年全國考研報考人數與錄取人數統(tǒng)計(1994-2020)[EB/OL].(2019-11-21)[2020-09-21].http://www.chinakaoyan.com/info/article/id/77817.shtml.
[7][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高等教育學校(機構)學生數[EB/OL].(2020-06-11)[2020-09-21].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560/jytjsj_2019/qg/202006/t20200611_464788.html.
[9]張偉坤,羅一帆,張長海.創(chuàng)新頂崗實習模式 助推教師教育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35(01):206-208+242.
[10]張偉坤,沈文淮,林天倫.頂崗實習:助推教師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12(01):81-83.
[12]中國教育在線網.國家統(tǒng)計局:2019年研究生教育招生91.7萬人[EB/OL].(2020-02-28)[2020-09-21].https://kaoyan.eol.cn/nnews/202002/t20200228_1714168.shtml.
[13]李芳.師范生教師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問題與對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07):136-138.
[14]李貴安,劉洋,王力,程曉婧.“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育心理學理論依據與實踐價值[J].高等理科教育,2019(04):59-63.
責任編輯 ?邱翔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