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淺析《孟子》對《西游記》的文化影響

      2021-09-10 07:22:44肖敏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24期
      關(guān)鍵詞:西游記孟子

      【摘要】《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所處的明代是儒家文化發(fā)展的巔峰,本文從三個方面分析《孟子》一書對神話小說《西游記》的文化影響,并辨析吳承恩在創(chuàng)作《西游記》時受儒家文化深刻影響。

      【關(guān)鍵詞】《孟子》;《西游記》;文化影響

      【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24-0030-02

      《西游記》是明代文學(xué)家吳承恩所著的長篇章回體神魔小說,在中國文化經(jīng)典中具有極高的歷史地位,四大名著與四大奇書均有它的位置。前人對《西游記》的研究多是將儒釋道三家文化一起對比,得出《西游記》的精髓在于它內(nèi)含的儒家思想,但未見具體分析儒家經(jīng)典對《西游記》的文化影響。本文著重分析儒家經(jīng)典中《孟子》一書對《西游記》的文化影響。作者吳承恩所處的明朝是科舉制度發(fā)展的鼎盛時代,考試采用八股文,試題從四書五經(jīng)中摘取,吳承恩曾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對于四書五經(jīng)的熟悉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吳承恩在撰寫《西游記》時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是可想而知的。

      一、儒家修身觀:唐三藏歷經(jīng)磨難方成大器

      《孟子·告子章句下》中有一段非常經(jīng)典的話,“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①孟子認(rèn)為只有歷經(jīng)各種磨難的人才能夠堪當(dāng)大任。吳承恩在寫唐三藏的時候,將孟子的這種思想體現(xiàn)得十分透徹。

      唐三藏在受封時,如來佛祖談到他被貶前因,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喚金蟬子。因為汝不聽說法,輕慢我之大教,故貶汝之真靈,轉(zhuǎn)生東土。” ②金蟬子轉(zhuǎn)世為狀元郎陳光蕊之子,尚在母親腹中,父親便遭奸人所害,母親被奸人強(qiáng)占為妻,出生后母親為保護(hù)他將他拋棄江中,幸得金山寺長老救起。雖在寺中平安長大,卻沒有父母相伴身旁,講經(jīng)參禪時別人被他難倒,惱怒起來罵他是業(yè)畜,不知姓名,不識父母,他內(nèi)心難過,求師父告知父母姓名,這才得知自己的坎坷身世。替父母報仇之后,為報答師父養(yǎng)育之恩繼續(xù)留在寺中修行。也正是因為從小長在寺廟中,修習(xí)佛法,才有后來被推舉主持水陸大會,恰巧碰上觀音菩薩挑選取經(jīng)人,得知大乘佛法的好處后,毅然決定西行取經(jīng),即使前路坎坷,危險重重,也毫不退縮。唐三藏的人生經(jīng)歷印證了《孟子》中的觀點,雖然他遭受了諸多磨難,但正是這些磨難成就了他,從而堪當(dāng)大任。

      二、忠君愛臣觀:唐太宗唐三藏互相成就對方

      《孟子·離婁章句下》中第三則,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③這里孟子指明君臣之間的相待之道,君王想要得到臣子的忠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

      吳承恩筆下的唐太宗就是這樣一位明君。第十二回中,眾臣推舉陳玄奘做壇主,唐太宗見后便封官賜物,玄奘開壇講法時他帶群臣一同拈香聽講;聽聞有和尚售賣好袈裟,高興得忽略了癩和尚的失禮,還愿高價購買;玄奘自薦上西天拜佛求經(jīng),他立即與玄奘拜為兄弟,為玄奘準(zhǔn)備齊全行囊與仆從,并親自為玄奘送行。第一百回中,因玄奘出發(fā)時與唐太宗約好三年便回,到了第三年便建起一座望經(jīng)樓,每年去樓上等候。以上種種皆可體現(xiàn)《西游記》中的唐太宗對玄奘的厚愛。

      史書中記載的唐太宗卻大不一樣,根據(jù)《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第六卷記載,唐太宗是在陳玄奘求法回國后才召見了他,當(dāng)問玄奘西行為何沒有上報朝廷時,法師謝曰:“玄奘當(dāng)去之時以再三表奏,但誠愿微淺不蒙允許,無任慕道之至乃輒私行,專擅之罪唯深慚懼?!?④可見唐朝時子民不得以任何理由隨意離開國土,玄奘為了自己的理想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西行求法。雖然回國后唐太宗并沒有對他的違法行為進(jìn)行追責(zé),反而讓他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并親自接見他,但是玄奘內(nèi)心依舊又敬又怕,只說是自己的原因才使得當(dāng)初出行申請不被批準(zhǔn)。

      吳承恩之所以將唐太宗與玄奘的關(guān)系做出改寫,就是想要突出君王在君臣關(guān)系中的重要性與主導(dǎo)性,君王的真心才能換回臣子的忠心。雖然整部小說中,唐太宗的出場次數(shù)很少,但他是唯一一個明君,吳承恩還寫了很多昏君來反襯唐太宗,比如說迫害和尚的車遲國國王、祭賽國國王、滅法國國王,被妖怪蒙騙的寶象國國王、烏雞國國王、比丘國國王等。

      三、儒家治世觀:對孫悟空的引導(dǎo)與約束

      “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 ⑤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意在強(qiáng)調(diào)引導(dǎo)、約束的重要性。孫悟空是《西游記》的重要角色之一,吳承恩給孫悟空安排了兩位師父,一個傳授本領(lǐng),一個傳授佛家思想,孫悟空作為一只天地精華孕育出的石猴,只有在接受佛家思想的引導(dǎo)、約束后才能完成思想上的轉(zhuǎn)變,最終修成佛家的正果。

      菩提祖師雖然傳授一身本領(lǐng)給孫悟空,但彼時孫悟空僅僅只是增加了武力值,在思想上還是無拘無束的,身處人世卻不通人情世故。第三回中,孫悟空先闖龍宮搶兵器,后亂地府改生死簿,這兩件事被東海龍王和秦廣王上奏天庭,讓玉帝對孫悟空的態(tài)度由“垂賜恩慈”轉(zhuǎn)為“遣將擒拿”,引出后續(xù)一系列事端。菩提祖師教的是道家修仙之法,追求道法自然,但是孫悟空行為方式太過于“自然”,引起道家上仙的不滿,最終落得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吃鐵丸、飲銅汁的凄慘下場。

      反觀孫悟空的另一位師父——唐三藏,他將孫悟空身上的猴性轉(zhuǎn)變?yōu)槿诵栽偕仙秊榉鹦?,是齊天大圣變?yōu)槎窇?zhàn)勝佛的引路人,孫悟空在跟隨唐三藏一路向西過程中的變化不可謂不大。第十四回中,唐三藏剛把孫悟空解救出來,路遇強(qiáng)盜打劫,孫悟空戲耍他們之后將人都打死了并且不以為意,這違背了唐三藏身為出家人慈悲為懷的理念,唐三藏責(zé)備他,他不服氣便自己離開了;第二十七回中,唐三藏、豬八戒和沙和尚看不出妖怪真身,孫悟空打死妖怪三次,他們便以為孫悟空殺了三個人,唐三藏不聽孫悟空辯解,三次念緊箍咒教訓(xùn)他并要趕他走,孫悟空無奈只好走了,走前還跪別唐三藏,囑咐沙師弟好好保護(hù)師父;第五十六至五十八回中,孫悟空殺了前來尋仇的草寇,又遭緊箍咒懲罰,這次唐三藏動了大怒定要趕走他,孫悟空去又復(fù)返向唐三藏認(rèn)錯,唐三藏只鐵了心不理他,又念起緊箍咒,孫悟空見師父無絲毫回心轉(zhuǎn)意,方才無奈離開,跑到南海普陀崖向觀音訴苦,求觀音解了緊箍咒,觀音只告訴他無解并讓他在此等候唐三藏來尋他,后來解決六耳獼猴之后也求如來佛祖解了緊箍咒還他自由身。這是《西游記》中孫悟空與唐三藏三次矛盾大爆發(fā),三次矛盾一次比一次激烈,但孫悟空前后的態(tài)度卻大不相同。第一次發(fā)生矛盾時,孫悟空剛從五行山下解脫出來,與世隔絕五百年,依舊是當(dāng)初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他的內(nèi)心對唐三藏這樣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是有點看不上的,當(dāng)唐三藏因為他殺了幾個惡人責(zé)備他,他生氣起來二話不說轉(zhuǎn)身就走;第二次發(fā)生矛盾時,他與唐三藏在相處中生出師徒之情,也受唐三藏的影響開始通人性,遭到誤解之后會與唐三藏解釋,即使吃了緊箍咒的苦頭,也還要與師父拜別,帶著對師父的擔(dān)心離去;第三次矛盾是最激烈的一次,孫悟空這次心灰意冷,存了還俗之心,求觀音菩薩和如來取了緊箍咒,但觀音菩薩告訴他唐三藏身為佛家弟子一心向善,決不會輕易傷人性命,自此以后孫悟空才真正向師父的精神靠攏,牢牢記得佛家教誨,唐三藏也再沒有念過緊箍咒,因為此時孫悟空已經(jīng)成佛,只待取到真經(jīng)后得個斗戰(zhàn)勝佛的封號而已。

      緊箍咒是吳承恩設(shè)定的一件最能體現(xiàn)引導(dǎo)與約束的法寶。第八回中,如來交給觀音菩薩一共三個箍兒,如來的本意是三個箍兒都用在唐三藏的徒弟身上,豬八戒和沙和尚在受菩薩指點之前是吃人的妖怪,孫悟空只是在唐三藏遭遇強(qiáng)盜時手上沒個輕重打死了人,卻只有孫悟空戴上了緊箍咒,是因為孫悟空沒有規(guī)矩,才用緊箍咒約束他。

      四、結(jié)語

      《孟子》是儒家文化的經(jīng)典之一,許多經(jīng)典名言流傳至今,對國人在治國理政、為人處世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產(chǎn)生深刻影響。本文選擇了其中三個方面:一是儒家修身觀;二是為忠君愛臣觀;三是儒家治世觀,結(jié)合明代小說《西游記》進(jìn)行分析,可以看出《西游記》的作者吳承恩在編寫此書時受到《孟子》一書的深刻影響,并且將《孟子》的觀念傳達(dá)給讀者。相較于作者對佛、道兩家思想的直白引用,《西游記》中并沒有哪章哪句中出現(xiàn)《孟子》中的句子,但字里行間都體現(xiàn)出儒家文化的烙印,只有深入研究、細(xì)細(xì)品味才能體會到其中精髓。

      注釋:

      ①楊伯峻:《孟子譯注》,中華書局1960年版。

      ②吳承恩:《西游記》,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③楊伯峻:《孟子譯注》,中華書局1960年版。

      ④慧立、彥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華書局1983年版。

      ⑤楊伯峻:《孟子譯注》,中華書局出版1960年版。

      參考文獻(xiàn):

      [1]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

      [2]楊伯峻.孟子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60.

      [3]慧立,彥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M].北京:中華書局,1983.

      [4]黃健威.貶道·嘲佛·崇儒—— 《西游記》主題研究[D].暨南大學(xué),2002.

      [5]張婧.儒釋道三教的雜糅——重解《西游記》[J].白城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18,32(07):40-44.

      [6]鄭巧玉.《西游記》中的儒釋道三教關(guān)系[J].長江叢刊,2017,(30):63-64.

      [7]黃卉.《西游記》的儒釋道文化解讀[J].名作欣賞,2007,(24):19-22.

      [8]劉辰瑩.《西游記》中三教地位辨析[J].華僑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1,(03):83-90.

      [9]花三科.佛表道里儒骨髓—— 《西游記》管窺再得[J].寧夏大學(xué)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94,(02):22-28.

      作者簡介:

      肖敏,女,漢族,河南潢川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中國文化經(jīng)典。

      猜你喜歡
      西游記孟子
      磨刀不誤砍柴工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9期)2018-01-25 20:12:14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10期)2018-01-25 18:42:55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7年4期)2017-06-30 08:39:17
      西游記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林芝县| 德阳市| 黑龙江省| 眉山市| 徐闻县| 东方市| 望谟县| 礼泉县| 若羌县| 陕西省| 长阳| 原阳县| 德保县| 南昌市| 平远县| 五华县| 于田县| 龙川县| 连州市| 清苑县| 雅安市| 克什克腾旗| 浏阳市| 襄汾县| 巨鹿县| 齐河县| 扶绥县| 玛沁县| 岳西县| 恩平市| 子长县| 罗田县| 固原市| 忻城县| 砀山县| 满城县| 高安市| 广灵县| 惠水县| 怀远县| 留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