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網絡流行語“X人”是在網絡文化發(fā)展過程中衍生出來一種新的網絡語言形式,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種固定的半填充式模槽,模槽中的變項“X”詞性大多為名詞性和動詞性詞組。本文根據(jù)對網絡語料的整理,簡要分析模槽“X人”的結構方式,并探求其在網絡媒體時代迅速躥紅的原因和意義。
【關鍵詞】 網絡流行語;“X人”;流行原因;價值意義
【中圖分類號】H136?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6-0107-03
隨著網絡直播平臺的興起與發(fā)展,網絡流行語“X人”逐漸流行于其他網絡社交平臺上,基于這種流行語的“表情包”也被大量制作出來,成為網民日常交流溝通的工具之一?!癤人”語言風格詼諧幽默,本身所帶有的標簽性內容,委婉地表達了使用者真實的會話含義,同時又與網絡文化的創(chuàng)新性相結合,滿足了人們對于新鮮事物的追求,在網絡交際語境中表現(xiàn)出了較為頑強的生命力,并且其適用范圍有向其他語境擴展的趨勢。文中選用的語料選自于北大CCL語料庫,以及百度貼吧、微博、知乎等主流網絡社交平臺。
一、“X人”演變分析
通過北京大學CCL語料庫搜索考察傳統(tǒng)“X人”在歷史文獻中的句法表現(xiàn),可以看到“X人”發(fā)生了“從動作到性狀”[1]的演變?!癤人”形式最初是述賓短語,如最早見于上古的“感人、害人、傷人、驚人”等詞、見于中古的“惱人、醉人”等詞,主要用以敘述施事的具體動作。后逐漸轉向描述主體的抽象性狀,如見于近代的“愁人、迷人、疼人、羞人、嚇人”等詞。在現(xiàn)代社會中,隨著網絡語言的發(fā)展,網絡中運用的派生構詞法已經由詞語擴大至語句,乃至語篇。
通過對新興網絡語態(tài)下的“X人”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X人”是一個能夠產生大量新詞的詞語模。詞語模由“模標”和“模槽”兩部分構成,具有新造詞語的功能,模標是指詞語模中固定不變的詞語,模槽指詞語模中的空位。[2]在詞語模“X人”中,“X”是模槽,“人”是固定不變的模標,新詞的產生主要由于“X”的不定性變化?!癤人”依托詞根的語義形成獨特風格,擴大了“人”原本的使用范圍和涵蓋意義,轉變?yōu)樘攸c鮮明的某類新興群體代表的名詞性詞組,與之前流行的網絡流行語“X族”“X黨”“X粉”等有異曲同工之處。如“打工人”,最早來源于一個名叫“抽象帶籃子”的網紅,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吹捧自己打工的社會身份,悄然在互聯(lián)網走紅?!按蚬と恕币辉~的詼諧感來源于“人”,兼具有“上班族”和“打工仔”都缺少的語言內涵。傳統(tǒng)語境之下,“上班族”多指擁有安穩(wěn)的職業(yè)狀態(tài)的人群,“打工仔”則指在城市務工、工作不穩(wěn)定且繁重的年輕人?!按蚬と恕币辉~流露出些許“社畜”意味的負面社會心理情緒,帶有大眾娛樂消遣意味,將自己從事的職業(yè)歸結為“打工”,含有對現(xiàn)階段社會分配不合理、前途暗淡等情境的一種妥協(xié)和自嘲。
新興“X人”的構詞方式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是音節(jié),另一方面就是詞性:
1.從音節(jié)方面分析,“X人”中“X”大部分是由雙音節(jié)詞構成,如“追夢人”“搬磚人”等;也有極少部分的單音節(jié)詞構成,如“好人”(一種網絡文化衍生的次文化,指對付出很多但被對方拒絕交往的人)等;還有部分多音節(jié)詞構成,如“老雙十一人”等。
2.從詞性方面分析,新興“X人”普遍流行的構詞方式主要有兩種形式:
(1)名詞+人,例如:工具人、教資人、期末人等。
(2)動詞+人,例如:考研人、熬夜人、考公人等。
從語言形式上看,網絡流行語“X人”雖然是一種對舊模因的復制模仿,但在內容上,新興“X人”在構成、分布、語義及應用表達等方面都與傳統(tǒng)的“X人”結構明顯不同,更形成一種獨具匠心的新概念。從“X人”的語言變異視角出發(fā),結合其起源以及結構特點,“X人”的構成存在著大量的認知性以及社會性,所以其他詞性的內容在進入這一模槽時需要句意輔助或修辭語境才能成立。
二、其他流行語的應用
“打工人”的出現(xiàn)帶動了“人”這一詞綴的快速發(fā)展,結合一年一度的“雙十一”狂歡節(jié)網絡熱度,衍生出其他的表達方式,如:
1.算術人,來源于“雙十一”的優(yōu)惠模式,消費者為選擇最優(yōu)的方案,需進行大量的計算,這類群體被稱為“算術人”。
2.尾款人,對“雙十一”期間付完定金后準備付尾款的消費者的一種調侃。如:“李佳琦熬夜賺錢白天補覺,尾款人熬夜花錢早起打工?!保ㄖ酰?/p>
3.拼單人,因網絡購物拼單的方式能夠得到更多的優(yōu)惠,參與拼單的群體。
……
除此之外,“雙十一”將“定金人”和“尾款人”帶火之后,又衍生出其他新興名詞性短語,如:
1.抄車人,特指參加“雙十一”活動的從眾消費者,“抄襲”他人“購物車”,以享受折扣優(yōu)惠。
2.丁工人,特指“打工人”在“雙十一”瘋狂剁手之后,“打”成為“丁”的一種調侃,指代“雙十一”瘋狂剁手,買買買的群體。
……
“X人”模槽產生初期只出現(xiàn)在網絡交際語境中,隨著“打工人”的梗的愈演愈烈,受眾不斷增加,新鮮的打工人語錄不斷被制造,文風迥異多帶有轉折。這些對話逐漸開始脫離網絡交際這一語境,出現(xiàn)在線下的日常交際中。如:
冷嗎?冷就對了,溫暖是留給開小轎車的人的,早安,共享單車人?。ㄖ酰?/p>
別慌,定金人!別哭,尾款人?。ňW易新聞)
教資人,教資魂,考上教資,人上人。(嗶哩嗶哩)
努力吧!打工人!只要你足夠努力,老板就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新民晚報)
同時,在互聯(lián)網霸權的背景下,網絡新聞標題除了要滿足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的要求外,還需擁有后現(xiàn)代網絡文化中不可缺少的“求新、求異”的要素?!癤人”自身半填充式的結構可以使其通過調整“X”的內容來適應新聞類文體,滿足網絡讀者追求新穎的心理。一些網絡新聞作者也開始嘗試將這一形式加入新聞標題,如:“你是廣告人,他是航天人,我是打工人,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保ò俣染W)
通過百度按照關鍵詞“X人”于2020年12月31日進行抽樣搜索,發(fā)現(xiàn)變項X大多為動詞性和名詞性詞組,相關內容搜索結果列舉如下:打工人70100000條,工具人55200000條,干飯人15300000條,上學人69900000條,考研人53900000條,熬夜人2700000條,尾款人11200000條,搬磚人13900000條,期末人6710000條,算術人4710000條。以上詞條數(shù)目表明這一新興模槽在網絡語言文化中使用廣泛,從中可以窺見一些時代的情緒:追逐前沿、新潮文化的年輕群體,正用契合其自身的語言體系“打工人梗”,以表情包、搞笑視頻等詼諧無厘頭的形式,傳達一份自嘲式的鼓勵。
三、新興“X人”的動因和意義
(一)新興“X人”流行的原因
1.“X人”符合語言學傳播的規(guī)律
網絡語言往往與公眾普遍關注的問題相聯(lián)系,具有極高的傳播度?!癤人”結構簡單,簡潔明了,適用語境廣泛,與熱點事件相結合,如上文提到的“雙十一”購物節(jié),衍生出許多新詞,并能夠準確表達語義。現(xiàn)代網絡媒體的發(fā)展提供了人們廣闊自由的表達空間,在追求創(chuàng)新的網絡交際過程中,網民在語言的使用上手段靈活,對已有詞語進行再創(chuàng)造和再使用。且隨著名人效應等多方面的影響,人們在創(chuàng)新與從眾兩種心理之間找到平衡支點,爭相復制、傳播各種最新的網絡語言表達模式,對新詞新語運用自如,遣詞造句更加自由和富有個性,使得“X人”大行其道。
2.“X人”符合社會心理和社會背景
據(jù)2020年第46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分析,網民越來越年輕化、知識化,傳統(tǒng)的表達方式不再符合當下青年群體求新、求異的心理。為了娛樂、交往、歸屬和自由表達輿論的需要,人們往往借助簡易詞匯宣泄情緒,表達真情實感,體現(xiàn)自由個性,進行“心理降壓”。在當代社會語境下,“打工人”被泛化到各個領域,年輕人自稱“打工人”,以一種理性的語調將負面情緒轉化為一種貌似輕松的寬慰,以此來消解自己所面臨的無奈,同時表達了想要擺脫這一尷尬處境的愿望。某種程度上,“X人”更能直白地表現(xiàn)出人們內心的真實寫照,符合大眾求新求異的心理特點。
3.語言模因的驅動
模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基因,以一種非遺傳的方式,通過模仿一些思想或觀點進行傳播。網民將“X人”體引入日常生活,于瑣碎細節(jié)處制造快樂。在模因的作用下,詞語和句式得到復制,創(chuàng)造新詞語、新句式的創(chuàng)意也得到復制,從而形成了人與語言的互動模式。[3]新興“X人”作為語言模因,其本身具有較高的保真度。人們在此結構基礎上進行改動創(chuàng)新,由熟悉推向陌生,使之不斷與時俱進,從最初的“打工人”到后來“干飯人”“工具人”等,新興“X人”結構在錯綜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迅速衍生出不勝枚舉的詞群。
(二)新興“X人”躥紅的意義
1.對語言發(fā)展的貢獻
新興“X人”的結構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語言搭配的套路,豐富了現(xiàn)代漢語的內容,促進了詞匯和詞義的發(fā)展。這種新穎別致、令人耳目一新的搭配方式并沒有使人們感覺別扭或不順,它準確無誤、切中時弊的表達,迎合了當代人們的語言審美傾向,反映了大眾的普遍訴求,引起社會共鳴,使人們意味深長、回味無窮,這同時亦是中華文化語言魅力的彰顯。
2.對社會發(fā)展的貢獻
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陽的光芒,新興“X人”的出現(xiàn)與迅速躥紅,折射出的是政治、經濟、社會和時代的特征,成為人們重新觀察社會、認識社會的重要跳板?!癤人”在本義的基礎上附著其他意義成分,表現(xiàn)了在特定階段中人們對于事物發(fā)展形勢的基本認識和鮮明態(tài)度,傳達了民眾或積極、或消極的情感價值追求和潛在訴求與期盼。對于政府改善工作方式,及時掌握、引導、調整社會風氣,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維系社會穩(wěn)定,促進社會朝著更為公平、公正的方向前進有著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網絡流行語“X人”在語言表達時體現(xiàn)出一種既生動形象又夸張幽默的內涵,這一新興結構方式的突然爆紅反映了社會民眾的心理訴求與文化觀念,貼近網民生活,具有時代性和創(chuàng)新性,因此在網絡交際中得到不斷的推廣和應用。新興“X人”的價值影響是多方面的,它的發(fā)展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字游戲,更是反映社會現(xiàn)實的一面鏡子,需正確、理性、辯證地對待諸如此類網絡流行語的出現(xiàn)。當然,流行語“X人”能否繼續(xù)在網絡語言文化發(fā)展的潮流中穩(wěn)定下來并成為漢語的新用法,有待進一步考察。
參考文獻:
[1]丁丁.“X人”式使感形容詞的歷時來源及其在西安話中的表現(xiàn)[J].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6):87-96.
[2]李宇明.詞語模[A].漢語語法特點面面觀[C].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9.
[3]林綱.網絡語言學教程[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
季思媛,女,漢族,江蘇鎮(zhèn)江人,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本科在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