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舒顏
初三,意味著拼搏、努力與奮斗,這決定了在這一年里,我們的生活必然是忙碌的、充實的。每天朝六晚十,學習時間長達十二小時,有的同學還會在晚上加班。睡覺的時間,排隊打飯的時間,跑操的時間,沒有人想浪費一點,沒有人敢松懈。
吃飯路上用跑,回寢路上也是跑,課間十分鐘,周圍的同學清一色地埋頭,自習課上只聽得到筆尖在紙上“沙沙”的聲音。越來越難的課程,越來越重的學業(yè),所有人握緊了拳頭,咬緊牙關,不給自己任何放縱的時間。
可是,在這樣的生活里,你看過早晨山邊的朝霞嗎?你留意過小道旁梔子的清香嗎?你注意過車窗上映著霓虹燈的色彩嗎?你發(fā)現(xiàn)過天空中云朵微笑的樣子嗎?
沒有。
日出時,我已經(jīng)背了很久的書,我忽略那朵梔子花給我的禮物,我趕公交時要聽聽力,我也沒有發(fā)覺云朵給我留下的善意。
有時,我也想停下腳步,看“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涼風秋有月”;有時,我也想放下書本,聽雨打落葉,在地面跳出一支優(yōu)美的圓舞曲;有時,我也想放松緊張的肩背,望望窗外的藍天、綠樹,盡管思緒已經(jīng)和一道刁鉆的幾何圖形證明題拼得你死我活;有時,我也想放下手中的筆,采一枝臘梅傲立枝頭,掀起窗簾悠然見南山……
有時,我也想和世界一見鐘情。
我想張開雙臂,給世界一個擁抱;我想抬頭暖看陽給他一個簡單的微笑。我想踩碎了迷茫走過時光,我想記得這世界的各種小美好:海棠春睡,梅妝惹落花,悠悠一抹斜陽。凈手焚香,且將新火試新茶。生活中那么多美好等著我,我會用汗水和淚水搭一座梯子,走向詩意的彼岸。
是鳥鳴悠長,是天光大亮,是羽化后的高墻,是草地嫩芽的萌發(fā),是東方山谷的萬丈紅光。從池塘里荷葉邊滴落的露珠,到萬里江河不息地奔騰,都讓我知道,生活明媚,萬物可愛,人間值得,未來可期。
明天,我的生活一定充滿詩意。
【總 評】首先,文章題目讓人眼前一亮。有一個好的題目,等于有一個好的立意,一篇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詩意的題目之下,卻從初三生活的艱辛著筆,如此緊張忙碌的日常,與詩意無關,與浪漫無關。
筆鋒一轉,一個“可是”,加一連串的問句仿佛讓孩子從書本中抬起頭來,把視線投向不曾關注的自然世界?!皼]有”一詞,承上啟下,凸顯素日生活的機械單調(diào),也引發(fā)下文忽略的理由。單獨成段,顯得洗練而頗有韻味。
因此下文不管“我也想停下腳步”還是“我也想和世界一見鐘情”就變得順理成章。結尾點題,深化主旨,完美收束。
(講評教師? ?楊?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