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懷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上明確提出“四個自信”,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包括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揚。本文我們所要論述的群眾音樂文化就包括于此,時代的發(fā)展奠定了人民發(fā)展的重要性,所以文化館做好群眾方面的音樂文化推廣普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音樂文化;普及推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164
引言:文化館是事業(yè)單位,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文化性。文化館的存在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對我國的音樂文化的普及和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其發(fā)揮價值非常高,那么隨著時代的飛速發(fā)展,文化館應該如何迎接挑戰(zhàn)做好對群眾的音樂文化普及這項工作,這對文化館的發(fā)展方向非常重要,筆者將從下文中具體分析,希望能對我國的文化推廣工作有所幫助。
一、文化館開展群眾音樂文化普及和推廣工作的意義
和專業(yè)藝術相比較群眾音樂文化缺少了專業(yè)度,這樣的特點形式更容易被社會大眾所接受,群眾可以通過音樂的旋律通過不同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比如說合唱、朗誦、舞蹈等等的形式。在基層推廣音樂文化活動是黨的政策方針,它能夠有效提升全民的素質水平和國民生活幸福指數(shù)。
在群眾開展音樂文化的普及推廣工作,一方面是建設的本質需要,隨著我國的經濟教育醫(yī)療等各個方面的提高,文化活動變成了提升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徑,所以我國的文化館開始在基層人民群眾之中組織多元化的活動推廣音樂文化。在群眾中進行音樂文化的推廣與普及能夠以發(fā)展人民群眾的音樂文化為框架,打造全民運動,為音樂文化這個版塊找到新鮮血液。
另一方面,音樂文化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并保護傳統(tǒng)文化是每一個中國公民的責任與義務。而文化館就是傳遞文化的媒介途徑,使群眾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所以各級文化館應該積極投身于普及文化這個版塊,不斷創(chuàng)新,保證人民基本文化權益,改善人民的文化素養(yǎng),提升群眾的精神面貌,豐富人民群眾的內心世界。
二、文化館做好群眾音樂文化的普及推廣途徑
1、調動人民群眾對音樂藝術活動的參與積極性
開展音樂文化的推廣能使群眾提高自身審美和綜合素質素養(yǎng)水平,減少不文明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調動人民群眾對音樂文化的參與積極性首先要使群眾了解音樂文化,這就需要能夠有針對性進行推廣活動,引起參與活動的興趣,就針對簡單的音樂歌唱而言,比如說老年人喜歡戲曲秦腔;中年人喜歡年代音樂,例如beyond、費玉清這樣的歌唱藝術家;而青少年喜歡抒情rap之類的;兒童則喜歡輕松歡快,朗朗上口的樂調。分類分層普及和推廣音樂文化能夠提升全民的參與熱情度。首先吸引人民群眾的興趣之后舉辦音樂文化類競技活動,在專業(yè)評委和觀眾投票的方式下評選出“音樂文化”之星,讓每一個群眾都能成為音樂文化的主體,全面推進音樂藝術類活動[1]。
2、結合社會資源,強化專業(yè)創(chuàng)作者的價值展現(xiàn)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相關部門可以借助社會資源來推廣和普及音樂文化。文化館可以根據網絡,結合廣電部門、科技文衛(wèi),深入合作,尋找專業(yè)人員,汲取高校中的新鮮血液,為推廣普及工作帶來新的力量。另外文化館工作人員需要不斷學習,用創(chuàng)新的方式確保活動的多元化和新穎化,繼而提升群眾在音樂文化方面的素質涵養(yǎng)。比如說可以將絲竹管弦的表演結合公益事業(yè)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這樣能使音樂文化更快地走進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文化館能夠做好宣傳的同時提高自身技能和知識,讓人民群眾在絲竹管弦的視聽盛宴中了解演奏的特征,確保宣傳的有效性[2]。
3、將現(xiàn)實生活和音樂文化結合在一起
筆者經常在公園和廣場上看到一些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的群眾,這樣的自發(fā)組織能夠使群眾積極投身于鍛煉之中。并且這樣的自發(fā)組織不會受到人員、場地、藝術類型只寫的局限影響,雖然技能或是動作不夠專業(yè),但是能夠使群眾積極地參與到其中。在這類組織中,包括老人、小孩、青少年,所以將現(xiàn)實生活和音樂文化結合在一起能夠提升全民的參與度?;诖耍幕^可以為團體配備專業(yè)的帶隊教師進行指導,在這個過程,不僅是提升了人民群眾參與音樂文化的積極性,還可以讓文化工作者在實際和群眾交流溝通中明白群眾對音樂文化的理解,面對錯誤的理解,及時得到矯正。
4、組建高素質的群眾文化隊伍,加大宣傳力度
文化館可以集合民間實力,通過自薦和推薦的方式,選拔出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群眾音樂文化隊伍。比如說組成戲曲團、秧歌鑼鼓隊由專業(yè)老師進行免費的知識技能上的提高,提升民間樂團隊伍的表現(xiàn)力,作為榜樣帶動民間文化的發(fā)展。通過榜樣的力量和身邊人的影響來推廣和普及群眾音樂文化方面,影響著更多的人參與其中是非常好的途徑。它也起到了宣傳的作用,當然除此之外還需要結合專業(yè)技能,對音樂文化進行大力宣傳,例如通過教育婦聯(lián)街道辦事處等等部門,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對音樂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和支持力度,通過組建高素質的群眾文化隊伍,加大宣傳力度的途徑豐富群眾的生活,實現(xiàn)我國的文化自信,取得文化館推廣和普及音樂文化的最終目的。
結束語:綜上所述,音樂文化的推廣能夠完善國民生活,而群眾音樂藝術的發(fā)展可以是文化館的發(fā)展得以推進,根據自己區(qū)域人民群眾對音樂文化的理解來確定未來的發(fā)展管理方向。文化館在對群眾進行音樂藝術推廣時需要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調整推進方法,調動全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落實國家制定的政策方針,確保群眾文化的高效提高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玉珍.發(fā)揮文化事業(yè)單位窗口作用堅持群眾文化到群眾去[J].明日風尚.2018.10:376-376.
[2]朱弈奕.群眾文化推廣的有益探索一一流行音樂與戲曲元素的融合[J].戲劇之家.2019.04.
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