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春風
摘要: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基礎(chǔ)教育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學習語文要加強聽、說、讀、寫的訓練,“聽”放在首要位置,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學生積極學習狀態(tài)的表現(xiàn)。小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傾聽習慣,才有助于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低年級 語文課堂 傾聽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323
引言
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離不開對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與促進。因此教師需要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努力對自身傾聽能力進行挖掘,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將傾聽變成一種良好習慣,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信息收集與辨別的能力,增強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但是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小學生由于自身性格與年齡的特點,常常在課堂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無法保持注意力集中,更容易進入亢奮狀態(tài)。因此教師想要在40分鐘課堂教學中完全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是根本不可行的。只有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才能讓學生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習效率,強化學習方法與學習思維。
一、以學生為主體,融入式教學
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傾聽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許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容易犯這樣的一個錯誤,即完全地站在上帝視角來開展教學工作,成人教師和學生之間本來就存在代溝,觀念、思維、見識等很難站在同樣的水平線上,但是有的教師并未意識到或者來重視這樣的問題,他們選擇性地忽略了學生的視角,完全相信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是高效的,認為自己一貫以來的教學方式能培養(yǎng)一屆又一屆學生,必然也能沿用下去,但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是偏執(zhí)的,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思想環(huán)境下,通過嚴格要求學生記憶背誦,跟著教師的腳步走,確實能提高學生的成績,但是這樣的方法是不繼續(xù)適用于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的,相應的也不適應科學合理培養(yǎng)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學生的理念,單純的書面式教學,無法培養(yǎng)出綜合杰出的學生。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要以學生為出發(fā)點,了解學生的思維和行為習慣,通過他們的視角來觀察和感受世界,就能找到學生不能快速提高傾聽能力的原因,找到教學的新思路。在具體的行動上,教師首先要從思想上做改變,不能固守以往的思路理念,不能認為自己一個成年人教授低年級的學生完全是輕而易舉的事,要保持學習和思考先進的教學方式方法,重視學生接受教育的感受,其次就是融入學生氛圍,教師想要了解學生的具體狀態(tài)和感受,單靠觀察是無法達成的,絕知此事要躬行,和學生成為朋友和伙伴成能接觸到學生最真實的一面,再者當教師試圖去融入學生的時候,將會受到學生加倍的熱情和回應,小學階段的學生并不會和教師建立深度的隔離感,如果一個學生對教師疏離,多半是性格或認知原因,教師去嘗試融入學生接納學生,那么他們會信任教師會把真心的言語表達給老師,也會認真聽取教師的話語和教導。
二、輔助信息技術(shù),增強傾聽能力
不少學生的傾聽能力弱化,是因為他們的學習專注程度不高,很難集中精神通過聽覺這個渠道獲取信息。教師可從這一方面切入,即引入有效的技術(shù)手段增強學生的學習專注度,讓學生努力自主地集中精神,將學習關(guān)注點放在課堂知識上。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的傾聽能力會得到一定的改善。而信息技術(shù)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輔助教學工具,能夠讓學生在感官沖擊和情境體驗的情況下提高學習專注度,有利于學生獲得良好的傾聽效果。長此以往,學生的傾聽能力也會得到很好的強化。
三、明確傾聽目標,培養(yǎng)傾聽能力
學生的傾聽能力是否可以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其中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師要明確學生在課堂上應傾聽的目標,這樣才能引領(lǐng)學生的傾聽方向,使學生有方向地獲取知識信息。例如,在《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為學生合理制定傾聽的目標,如下:(1)在傾聽的過程中了解裁縫與顧客對話的說話語氣;(2)在傾聽的過程中把握好裁縫和顧客的性格特點,可從語言、動作和神態(tài)等方面入手,傾聽相關(guān)的語言信息;(3)在傾聽的過程中,了解裁縫的慢性子具體慢到了什么程度,并了解顧客的急性子具體急到了什么程度,然后獲取兩者鮮明對比的語言信息;(4)結(jié)合自己傾聽的信息,進行信息的梳理與整合,嘗試結(jié)合重要的知識點,復述這一故事,并適當加上自己的見解與感悟。傾聽是相互的,老師要求學生會聽,老師也應做好傾聽的榜樣,專心傾聽孩子的發(fā)言,不輕易打斷他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尊重。表揚激勵對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屢試不爽,對樂于傾聽的學生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贊賞,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或者一枚小小的獎勵卡,或者老師精心準備的一根棒棒糖,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莫大的榮耀。
四、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傾聽能力
師生互動是一種提高學生傾聽能力的有效方式,因為小學生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增強自己對知識信息的感知能力,有利于在傾聽的過程中根據(jù)個人的感知獲取相應的知識信息。而且教師在開展師生互動活動時,其互動內(nèi)容本身就是比較重要的知識信息,學生在主動交往和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提高自身的傾聽能力和信息獲取能力。為此,教師應加強師生互動,讓學生在這一師生互動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傾聽能力。
結(jié)束語
總之,對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符合新課改素質(zhì)教育理念之下對學生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的要求。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積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是小學生提升自身學習能力、強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策略,因此,教師應通過創(chuàng)新優(yōu)化傾聽習慣培養(yǎng)策略,更合理、更科學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提升培養(yǎng)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馬正梅.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方式[J].當代家庭教育,2020(20):128-129.
[2]朱玲玲.淺談低年級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傾聽能力的培養(yǎng)[J].讀寫算,2020(02):172.
[3]劉金艷.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能力的方式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41):43.
四川省大英縣象山鎮(zhèn)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