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活動就是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困難。但是,教師不是先知,也不是知識的源泉,教師僅僅只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與促進者,教師也需要再三斟酌合理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手段去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于教師而言,單純的專業(yè)知識提升是不足以滿足教學要求的,還需要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案的共同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的意識,古典詩歌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意識意識,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工具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多媒體技術具有速度快、方便、直觀、資源豐富等優(yōu)點,非常適合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它不僅可以豐富學生古詩詞的學習形式,而且可以增強語文課堂的科技意識,實現數字化語文教學。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多媒體工具的資源優(yōu)勢,結合具體的古詩詞課程,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媒體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教師順利開展深入教學創(chuàng)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例如,教學《錢塘湖春行》時,教師在導入新課時可以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看過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嗎?”學生普遍回答看過,教師可以繼續(xù)問:“那你們知道白娘子和許仙初次相遇的地方是哪里嗎?”有的學生會搶答——西湖!教師給予贊賞的眼神肯定學生的回答,同時利用多媒體工具出示有關西湖美景的視頻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有聲有色的多媒體情境,激發(fā)學生對新詩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通過情境指引學生穿越時空的隧道,和白居易一起走進西湖、領略西湖的美好春景。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詩句,了解詩句的相關知識,領會詩中描繪的風景以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掌握欣賞古詩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完成本課教學目標的同時,也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古代文化的人文情懷。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深層感悟
由于古詩詞和學生現實生活有著較遠的距離,因而學生在理解古詩詞時不免會感到困難,再加上部分語文教師依舊運用傳統(tǒng)授課方式,無法使學生真正進入詩詞意境感受作者傳遞的思想感情。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信息技術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教育界各個學科也因多媒體信息技術發(fā)生較大變化,語文古詩詞教學更是如此。教師可借助多媒體信息輔助工具豐富教學內容和擴展教學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古詩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深層次感悟作品內涵。
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一課為例,如果語文教師依舊按照傳統(tǒng)方式講解古詩詞,即只翻譯詩詞含義,不講解詩詞寫作背景和作者生平等內容,只會讓學生對詩詞的理解和感悟停留含義層面,無法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憂國憂民和關心民生疾苦等崇高思想感情。對此,語文教師在講解古詩詞內容之前可借助現代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出示杜甫寫這首詩詞時所處的境遇以及作者生平經歷,當學生大致了解后再學習詩詞就能較好地理解和感悟其中蘊藏的思想感情,為作者關心社會民眾疾苦的偉大情懷感到敬佩。
三、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提高課堂質量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很多新興技術更適合教師課堂上使用,以達到學生對詩詞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一詩中,“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這句詩的理解可以利用計算機軟件等新興技術,進行場景刻畫和模擬,使學生能真正認識到這句詩的真實場景是什么樣的。當然,再例如《觀滄?!贰冻鰩煴怼愤@樣故事性描述的詩詞中,教師可以通過講授相應的歷史故事,引人入勝,達到讓學生真正理解古詩詞的地步,這樣的講解毫無疑問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面對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教師可以跳出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圈子,通過音、視頻的講解,不僅能提升自己講解課文的效果,還能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學習古詩詞,這更符合素質教育的初衷。
四、了解詩詞背景,體會詩人情感
“知人論世,以意逆志”,每首詩歌的創(chuàng)作都與詩人本身的經歷息息相關,教師在向學生介紹詩人時不應簡單介紹名字稱號,還應當詳細介紹作者相關經歷。這樣一方面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理解詩詞;另一方面,在介紹作者生平時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價值觀引導,讓學生向往真、善、美。
例如,在教學《觀滄?!窌r,教師可以把課本上曹操所寫的作品串聯起來講,并且進行歸納和比較,讓學生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這樣有助于學生形成詩詞鑒賞體系,有利于自我欣賞能力的提升、自我知識的更新。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大海圖片,讓學生進行合理想象,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情感。教師可以進行相關三國故事的閱讀,播放相關視頻、音頻,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詩詞創(chuàng)作的背景,更好把握詩詞的內涵,并且讓學生親自查找相關資料,在課堂上分享,他們獲得的知識量將遠遠大于傳統(tǒng)教學方法。
五、總結
總之,古詩詞是古典文學中亮麗的篇章,古詩詞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在初中古詩詞教學中應該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融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漫步于古典文苑之中,領略古詩詞精煉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古詩詞深邃幽杳的意境,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領悟能力和鑒賞能力,進而實現理想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建英.初中古詩詞的情境教學策略例談[J].學周刊,2020(11):113-114.
[2]龐渭紅.初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探究[J].才智,2020(09):13.
[3]李文杰.深度學習:提升初中生語文古詩詞審美鑒賞素養(yǎng)的新路徑[J].中國校外教育,2020(07):24+32.
四川省內江市市中區(qū)朝陽鎮(zhèn)初級中學校 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