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文
摘要:對于農村小學留守兒童來說,其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離不開教師的細心引導和隨時監(jiān)督。尤其在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初期,離不開教師的強化督促,經過較長時間的積累,才能比較穩(wěn)定地形成行為習慣。
關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 行為習慣 現狀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促使我國大量的青壯年人群進入城市務工,而孩子卻被留在年農村,導致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不斷增加。兒童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父母如果長期與孩子分離,孩子家庭教育將會不完整,不利于兒童的健康成長。相較于正常家庭的孩子,留守兒童在學習習慣和道德品質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不利于學校的管理。開展農村留守兒童行為習慣的研究,有助于呵護留守兒童健康成長,提升我國教育水平。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小學教育現狀
(一)主學習性不強,成績普遍不理想
農村留守兒童一般都是在老人照看監(jiān)護下長大,在早期教育和引導上老年人受文化知識的限制,并不能給予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這就造成了學習興趣和成績比同齡學生差,自主性學習習慣也明顯低于其他的學生,大部分學生缺乏進取性與學習自覺性,行為習慣偏離現實,自我約束能力也比較低,有的孩子性格孤僻,還有的孩子甚至會出現過激行為傷害到同伴。也有一小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在中上水平,行為品德等方面表現良好,但是這類孩子畢竟是個別,所以大部分老師都覺得留守兒童難以教育與管理,屬于問題學生。
(2)一部分留守兒童成績偏差,并存在不良習性
在學習上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相比,成績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中還有一小部分留守兒童成績特別差。因為缺少父母正確的教育與監(jiān)督,在學習上缺失了目標,缺少了對知識的認知,也就減少了自己的學習壓力;在思想上也存在誤區(qū),感覺成績好壞不是最重要的,天天去學校報到吃好,玩好才是自己的最終目的。家庭教育在整個兒童啟蒙教育階段是非常重要的,而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不僅是孩子的榜樣也是孩子的老師,每一位務工的父母都想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展現給自己的孩子,所以更不會對孩子講自己在外務工的艱辛,因此孩子絕不會體會到父母在外務工的艱辛。也就是在所有留守兒童的記憶里只有對美好事物的回憶,更想不到父母在外務工的辛勞,有的孩子可能還對外出務工存在幻想,覺得能獨立工作是非常開心的事情而產生不好好學習也沒什么的不良影響,導致了沒有正確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更不會重視自己的學習問題了。
二、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行為習慣培養(yǎng)對策
(一)學校要更新教育理念
對于大多數留守兒童來說,由于從小缺乏父母的管教和關愛,往往自律能力較弱,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因此,在學校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要更新教育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對留守兒童進行教學時要注重采用激勵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進行學習。比如,當教師認為學生字寫得較差時,可以采用激勵的方式,如“你非常聰明,如果字能寫得更好一點,就可以獲得更高的分數了。”這種鼓勵的話語,既能提高學生的自信,也能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改進;在對學生進行批改作業(yè)時,教師也可以在作文下寫下積極的評語,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
(二)建立有針對性的教師關愛制度
根據對留守同學的調查可以發(fā)現,老師和學生之間更有利于交流,留守兒童更愿意和老師進行學習與生活上的互動,老師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思想上,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家中,都能為學生解答疑惑,學生更容易接受老師的教導。老師就像一盞明燈,時刻照亮著留守兒童前進的道路,凈化留守兒童那一顆顆稚嫩的心田。老師作為第三方監(jiān)護人,能夠起到串聯作用,讓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社會教育串聯起來,可時刻關注到學生的學習情況,監(jiān)督作業(yè)的完成情況。當發(fā)現留守兒童有不良行為時能及時給予制止和糾正,為孩子闡述其中的利害關系,幫助孩子辨別善與惡,分清是非與曲直。每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可以隨時聯系孩子父母,與其一起解決問題。為了提高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我們學校制定了教育教學獎罰制度,根據留守兒童每年的實際進步狀況給予班主任老師,授課老師獎勵,還可以作為教師晉升評職的參考,這種獎勵機制明顯提高了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注力度,也為留守兒童今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兒童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chuàng)設各類教學情境,讓課堂具有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升其學習興趣,不僅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快樂地學習知識,還能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學習知識感到輕松,自然會在良性循環(huán)中積極完成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口述題目,不僅能鍛煉學生的傾聽能力,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記憶能力。教師還要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提升學習自信。
(4)樹立榜樣模范
在留守兒童中,一些兒童在學習方面奮發(fā)圖強,品學兼優(yōu),教師可以選取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宣傳和推廣,使與其有著相似經歷的留守兒童產生共鳴。學??梢栽O立道德標兵等獎項,表揚和鼓勵優(yōu)秀的學生,提升學生自我覺悟和成長。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留守兒童而言,教師要投入更多的心思和關愛,通過多方面培養(yǎng),做到隨時關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態(tài),對他們多了解,才能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肖君.農村小學培養(yǎng)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研究[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陸雪燕.農村小學留守兒童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養(yǎng)成對策[J].當代家庭教育,2020(03):123.
[3]黃忠文.農村小學“留守兒童”不良行為習慣形成的原因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03):138.
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qū)廖家灣學校 4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