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也迎來了新的方向,重視學生在在課堂中的主動性。但現(xiàn)階段語文課堂存在學生作文水平并不高,而且寫作興趣不強,甚至部分學生對于寫作處于抵觸的心理狀態(tài)等問題。同時教師也認為寫作教學難度比較大,課堂教學效果不佳。從語文教學性質來說,寫作屬于學生輸出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能提升學生理解能力、知識運用能力。教師應該從小學作文教學中面臨的困境為切入點,制定相應的策略提升作文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字:語文作文;教學困境;有效性
引言: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不斷的深化,小學教育受到的關注也在不斷的提升,而作文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是比較重要的部分。而且,六年級的學生即將升入初中,作文是在語文試卷中所占分值也比較高。但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缺乏寫作的興趣,或在寫作之間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想要扭轉這樣的局面,仍然需要語文教師不斷的革新作文教學方式,進一步明確教學方向。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所面臨的困境
(一)學生缺乏科學的寫作方法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缺乏科學的寫作方式。產生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分為兩方面,首先,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對于作文寫作缺乏一定的概念,不知道怎么進行寫作,導致學生寫作水平比較低。另一方面,學生生活經驗不足,小學階段接觸到的作文大多源于生活,學生不知道怎樣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文寫作當中,使得學生寫作內容比較空洞,缺乏情感,作文水平較低。這兩方面因素,對作文教學效率產生一定的影響,也是目前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困境之一。
(二)學生作文基礎差,缺乏興趣
語文作文教學課堂中,大部分學生作文基礎較差,并對于寫作的興趣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在最開始接觸作文時,并沒有掌握良好的寫作方式,對于寫作構思等了解非常少,這就導致學生沒有夯實寫作基礎,無法有效的開展作文寫作。久而久之,學生受到影響,對于寫作的興趣也逐漸降低。學生在寫作時,需要教師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對于作文結構、內容了解更為深入,而并不是處于放手的狀態(tài),完全由學生自由發(fā)揮。
(三)教師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寫作效率不高
部分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仍然以傳統(tǒng)的方式展開教學,擬定題目之后,讓學生進行寫作,學生只是機械的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在作文課堂的學習上缺乏主動性,難以調動學生的思維,影響學生寫作水平。鑒于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困境,教師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實現(xiàn)學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二、提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策略探析
(一)注重素材積累,夯實學生基礎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需要調動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生活經驗,充分運用日常積累的素材進行寫作。但由于小學時期的學生生活閱歷不足,知識水平較低,在語句的表達上十分有限,使得作文缺乏新意。為能改善學生寫作中的不足,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積累素材,有意識的指導學生創(chuàng)新寫作內容,為學生作文夯實基礎。
比如,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結束之后,運用多媒體播放一篇寓言故事、神話故事或其他方面的故事,讓學生通過閱讀,并在課堂用自己的話描述這篇故事主要內容,記錄到自己的“故事本”當中。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增強日常的積累,并通過日常的練習,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記錄每天發(fā)生的事件,增強日常的積累。學生在夯實基礎的同時,也能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最大程度上提升小學生作文質量。
(二)與實際生活練習,提升學生寫作興趣
從小學作文特點來說,寫作的內容大部分來自于實際生活。為使學生的作文能力有所提升,教師就要建立起生活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降低寫作難度的目的。因此,教師可以設定貼近生活的作文話題,引導學生通過自身的經歷去表達自己的感想,突出作文的真實感和豐富感。
例如,教師在講解“有你,真好”這篇作文時,教師在課堂上布置作文題目,并給學生布置課下實踐任務,幫助爸爸或媽媽做一件事,并對他(她)說一句:“有你,真好”。實踐的內容可以是幫助媽媽洗碗、給爸爸捶背等。讓學生根據自己實踐活動的感想進行寫作,會極大程度上的減少作文存在的空洞,缺乏真情實感的問題。同時,也能通過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成就感。
(三)注重作文結構的講解,提升作文質量
除了讓學生在作文中融入自身真實的感情,為能提升學生寫作的質量,教師需要注重作文結構的講解。小學生由于能力有限,往往想到什么寫什么,導致作文上下關聯(lián)性不強。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作文構思,從而提升學生對文章結構的理解。
例如,在講解“家鄉(xiāng)的習俗”這篇作文時,首先,可以將文章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的內容可以是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包括位置、氣候等,為“習俗”做好鋪墊作用;第二部分,可以描述具體的習俗,有何特點,造成了哪些影響等;第三部分便是進行總結,總結上述文章的內容,表達自身對家鄉(xiāng)的喜愛。在教師的引導之下,讓學生明白在拿到題目時,應該先進行構思,明確作文寫作方向,再進行寫作時,才會避免跑題的現(xiàn)象。
(四)優(yōu)秀作文賞析,增強學生審美能力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融入優(yōu)秀作文賞析,讓學生欣賞并借鑒其寫作格式以及寫作方法。通過鑒賞的方式,豐富小學生寫作經驗。比如學生在寫《筆尖流出的故事》這篇作文時,教師選擇出表達流暢的文章供學生欣賞,并讓學生找出作文中的亮點。學生吸收優(yōu)秀作品中良好的表達方式或結構,可以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運用到寫作當中,從而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寫作存在困境若想突破,首先需要語文教師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不足之處,了解小學時期的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創(chuàng)新作文教學模式。從而增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在教師積極的引導之下,使得學生不斷的累計素材,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明確作文結構,不斷的提升自己作文寫作水平,自由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進和想法,為之后的作文寫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胡生勤.淺談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年教育與教師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57-58.
[2]蘇國艷.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探究[J].亞太教育,2019(08):118.
[3]楊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策略[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44.
黃麗婧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金城江區(qū)實驗小學? 5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