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健妃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高血壓性鼻出血患者的效果分析。方法:將我科收治的66例高血壓性鼻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時間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予以加強心理護理,對比兩組護理結局。結果: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相比,差異未見顯著性(P>0.05);治療后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相比,觀察組血壓顯著降低(P<0.05)。護理前兩組HAMD、HAMA評分相比,差異未見顯著性(P>0.05);護理后兩組HAMD、HAMA評分相比,觀察組評分較低(P<0.05)。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5.76%、96.97%,差異顯著(P<0.05)。結論:鼻出血伴高血壓患者中,實施加強心理干預,能有效止血且降低患者血壓,改善患者負面情緒。
關鍵詞:鼻出血;高血壓;心理護理;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9-274-01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的常見急癥,其中因為高血壓導致鼻出血的占據(jù)絕大一部分。鼻出血伴高血壓的患者人數(shù)近年來有逐漸上升的趨勢[1-2]。鼻出血導致患者心里焦慮、恐懼等情緒,因此實施相應的心理干預非常有必要,鑒于此本研究提出在高血壓型鼻出血患者中采用加強心理護理干預,并設置對照組,證實此護理模式優(yōu)勢,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收治的66例高血壓性鼻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人院時間順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3例。觀察組,女10例,男23例,年齡43~78 歲;對照組,女11例,男22例,年齡41~80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血壓、及鼻出血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飲食護理,用藥護理,診療護理,普通心理護理,健康宣教等措施。
1.2.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1)加強心理干預:①情緒疏導。第一步,打好基礎。搜集高血壓型鼻出血的病因、癥狀及具體防治方法,通過口頭表述、視頻、圖片等形式告知患者,提升患者的疾病知識儲備,進而使患者從內心深處重視起本病的防治工作。第二步,針對患者情緒變化進行護理,焦慮型患者用肢體、語言進行安撫,抑郁型患者鼓勵其開口講話,恐慌型患者告知其高血壓伴鼻出血為臨床常見現(xiàn)象,只要配合醫(yī)護人員就能完全治愈。第三步,建立與患者、家屬間的信任感,護士確保自己講話溫和、闡述清晰且通俗易懂,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家屬配合開展護理工作。②心理安慰:從患者進入病房開始,護士就必須以飽滿、熱情的態(tài)度面對患者,主動詢問患者內心感受,做到心中有數(shù)。為平息患者恐慌感,護士要向患者表明,負責治療的醫(yī)生具有豐富的臨床經(jīng)驗,能夠迅速、精準的找到出血部位并止血,從而使患者信任醫(yī)護人員。為增強患者信任感,可播放既往同類型患者的回訪視頻,讓患者放心面對疾病,積極配合治療。③心理激勵:高血壓型鼻出血是一種易反復發(fā)作的疾病,很多患者因病情反復喪失治療信心,因此有必要對患者進行心理激勵。首先,應用心理暗示法激勵患者,在描述疾病情況時不要過分夸大,在講解病情的同時給出治療方法,讓患者明白此類疾病是可防可治的,在心底埋下希望的種子。其次,與患者交談,注意語氣平和、緩慢,感染患者情緒逐漸回歸平靜,交談中用“這種病不嚴重,只要配合治療就能痊愈”、“不要心急,疾病的治療需要一個過程”等話語讓患者放心,給予其正向激勵。最后,向家屬普及疾病治療相關知識,贏得家屬支持,協(xié)助做好治療及護理工作。(2)加強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對于高血壓患者非常重要,針對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對于文化高的患者給予疾病健康宣傳手冊,增加患者自己對疾病的了解,提高自己的健康行為。對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采用面對面的交流方式,介紹疾病知識,康復知識等。 (3)患者家屬的鼓勵很重要。我們及時的將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家屬,患者家屬的鼓勵與支持會大大增加其康復的信心。因此,需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讓家屬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盡快穩(wěn)定患者情緒。
1.3觀察指標
(1)統(tǒng)計兩組干預前后血壓水平變化情況;
(2)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估患者抑郁情緒,總分為100分,抑郁程度與評分呈正比;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估患者焦慮情緒,總分為100分,焦慮程度與評分呈正比。
(3)兩組預后情況比較:鼻部不再出血,血壓回歸正常水平,為痊愈;鼻部出血止住,血壓有所下降,為有效;較之干預前,患者癥狀無變化。
1.4統(tǒng)計學方法
SPSS 24.0統(tǒng)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雙樣本獨立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概率統(tǒng)計,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血壓控制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相比,差異未見顯著性(P>0.05);治療后兩組收縮壓、舒張壓相比,觀察組血壓顯著降低(P<0.05)。見表1。
2.2 負面情緒評分對比
護理前兩組HAMD、HAMA評分相比,差異未見顯著性(P>0.05);護理后兩組HAMD、HAMA評分相比,觀察組評分較低(P<0.05)。見表2。
2.3 患者預后比較
對照組、觀察組總有效率分別為75.76%、96.97%,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討論
多數(shù)高血壓性鼻出血的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由于病情比較急迫,致使精神緊張、恐懼,從而導致血壓升高,由此反過來又會加重鼻出血[3]。因而,對其做好心理干預,是護理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所以對于控制血壓在鼻出血患者康復過程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在疾病護理過程中要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鼓勵其對康復的信心。鼻腔填充物對患者的刺激較大,護理上,要盡量減輕患者的痛苦,如用冰敷額頭或鼻腔都可減少腫脹感和再出血。因多數(shù)高血壓性鼻出血患者出血都較突然,且出血量較大,所以患者極易出現(xiàn)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這種不良情緒會導致血壓升高,不利于控制出血。護理人員要及時安撫患者,講解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及治療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減輕患者對病情的顧慮和焦慮,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避免太大的波動。總之,加強心理護理的關鍵點是設身處地的從患者角度出發(fā),針對患者可能發(fā)生或已經(jīng)發(fā)生情緒變化進行護理,通過言語交談、既往病例證據(jù)等措施讓患者增強治療自信,進而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多措施并行有助于患者盡快痊愈[4-5]。經(jīng)護理干預,觀察組預后、血壓及情緒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可見加強心理護理具有較強的臨床可行性。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型鼻出血患者護理干預中,采用加強心理護理措施,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提升預后,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邵滿芬, 袁惠萍, 鄒麗芳,等. 綜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伴高血壓性鼻出血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 2018,v.33(11):78-80.
[2]陳巧玲,馮智敏,敖美卿,等.護理干預對老年人高血壓患者鼻出血康復的作用[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5,12(1):130-132.
[3]張桂華,金蕾,李桂珠.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性鼻出血患者自我效能及再出血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9):25-27.
[4]李玉玲.對老年高血壓鼻出血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11(2):158-159.
[5]史寶莉.高血壓合并鼻出血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35):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