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1 高校健美操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一方面,部分高校體育教師的課程思政意識較為淡薄,認為只要完成學校教學任務即可,對健美操課程內蘊的思政育人功能發(fā)掘不夠。另一方面,由于多數高校體育教師目前還沿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這就使得學生在健美操技術動作學習上的效率較低,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打擊。
2 高校健美操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
第一,高校健美操課程蘊含理想信念教育元素。體育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內容設計時,應當結合健美操發(fā)展的歷史和課程的特色,引導學生樹立起牢固遠大的理想。第二,高校健美操課程蘊含愛國主義教育元素。體育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校園文化建設所取得的成果,引導學生在各級比賽中不斷發(fā)揮自身的潛能,將愛國之心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第三,高校健美操課程蘊含創(chuàng)新精神教育元素。健美操課程中蘊含著豐富的創(chuàng)新元素,如健美操動作的編排、隊形的變化和造型設計等,這也是健美操的魅力所在。第四,高校健美操課程蘊含團隊協作精神教育元素。健美操需要隊員彼此之間默契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動作的一致性美感。第五,高校健美操課程蘊含道德品質教育元素。在健美操學習過程中,高校學生能夠通過對健美操裁判方法的學習培養(yǎng)自身的規(guī)則意識等。
3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健美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
3.1 教學框架
課程思政視域下高校健美操混合式教學模式主要是“線上+線下”的框架。線上部分主要是提供學生自主學習資源和師生互動,線下部分主要是課堂教學和課后自學鞏固。
3.2 教學過程
3.2.1 線上教學過程
首先,健美操教師將相關的教學資源上傳到網絡教育平臺,供學生下載學習。主要教學資源包括:帶解說的各級健美操比賽視頻,不同節(jié)奏的音頻材料,健美操發(fā)展史和動作創(chuàng)編等理論知識。其次,健美操教師利用在線教學平臺上傳教學視頻,主要是健美操動作的要領、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等,供學生在課前下載預習。健美操教師在設計相關的教學視頻時,需要注意三點:一是需要根據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學重難點問題進行分解示范;二是視頻時間一般要控制在5分鐘左右,要注重視頻短小精悍特點的發(fā)揮,既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不至于使他們產生倦怠情緒;三是可以利用智能手機完成教學視頻的錄制,必要時使用專業(yè)的剪輯軟件進行操作,以便使畫面更具吸引力。最后,是健美操教師與學生進行的在線交流,使學生產生的課程學習困惑得到及時的解答。
3.2.2 線下教學過程
線下教學過程就是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階段,該階段健美操教師需要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融入,使學生在掌握健美操知識技能的同時,得到思想上的升華。首先,健美操教師在課堂理論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講授健美操運動的發(fā)展歷史、競賽規(guī)則和世界著名的健美操運動員故事等,以便提升他們的規(guī)則意識和愛國主義精神等。其次,健美操教師在課堂實踐教學過程中,組織學生分組合作練習,并引導他們進行動作和隊形等的創(chuàng)編,以便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等。再次,健美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健美操比賽,以便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和溝通表達能力等。最后,健美操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鄉(xiāng)村文化振興志愿者服務,到學校所在地周邊的鄉(xiāng)村教村民跳健美操,以便培養(yǎng)他們奉獻的精神等。
3.3 教學手段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利用網絡教學平臺作為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輔助以提升教學效果,逐漸成為了高校課程教學改革的趨勢。高校健美操教學活動采用“線上預習—課堂教學—課后拓展”的混合教學模式,對提升學生健美操學習的積極性和完成教學目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4 課后鞏固
利用網絡教育平臺,健美操教師可以完成對學生視頻作業(yè)的批改,同時還可以和學生進行即時互動交流,及時解答他們的困惑。課后鞏固階段也使得教師能夠更為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后續(xù)科學合理教學方案的設計提供依據。
3.5 教學評價
高校健美操課程思政教育的理念是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能力,更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在混合教學模式下,高校健美操教學評價包括線上學習情況、線上作業(yè)完成情況、線下課堂表現情況、動作技能成績等,這樣更有利于學生良好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和動作技能水平的提升。
4 結語
混合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夠提升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效果,故此在課程思政視域下需要積極構建出“線上+線下”這種混合式教學模式。
(作者單位:華北水利水電大學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