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韶關市口腔醫(yī)院(512026)林冬梅 鄭媛 吳潔
齲病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患病率較高,多數(shù)患者因無早期癥狀,就診時齲洞過深波及牙髓。因此,成熟恒牙齲源性露髓在臨床牙科上較為常見[1]。針對成熟恒牙齲源性露髓情況,為了保存活髓,臨床主要采用冠髓切斷術或直接蓋髓術治療。但冠髓切斷術會引發(fā)根管鈣化,直接蓋髓術也可能出現(xiàn)繼發(fā)性感染,導致二次手術率增加。部分牙髓切除術可以保留大部分冠髓組織,并且可降低二次手術率[2]。有研究[3]指出,采用不同蓋髓劑對手術治療效果的影響也會帶來差異。無機三氧化物聚合物(MTA)是常用的蓋髓材料,但是容易出現(xiàn)膨脹,影響治療效果和預后修復。iRoot BP Plus作為新型生物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和生物密封性,能促進鈣化組織形成和牙髓組織再生。鑒于此,本研究選擇80顆齲源性露髓成熟恒牙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組對照,分析MTA與iRoot BP Plus在齲源性露髓成熟恒牙保髓治療中的應用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0月~2021年3月于本院牙體牙髓科行齲源性露髓成熟恒牙保髓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齲源性露髓成熟恒牙共80顆,采用數(shù)字表法隨機將患者分為參照組與研究組,每組40例。參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21~50歲,平均(38.36±5.26)歲;病程4~14個月,平均(8.17±2.57)個月。研究組男18例,女22例;年齡23~51歲,平均(38.46±5.74)歲;病程3~13個月,平均(8.36±2.61)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牙根發(fā)育完全者;出現(xiàn)牙齒輕微冷熱酸甜刺激性疼痛者;去齲期間牙髓暴露者;X線檢查顯示牙周附著外觀正常者。排除標準:牙齦腫脹、牙齒松動者;牙髓切除部位出血在5min內(nèi)控制不佳者;出現(xiàn)牙髓壞死或不可逆牙髓炎者;對MTA及iRoot BP Plus兩種材料過敏者。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此研究已獲得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拍攝X線片,并結合檢查結果行部分牙髓切斷術,手術內(nèi)容:首先,使用鹽酸甲哌卡因/腎上腺素注射液局部麻醉,并進行橡皮障隔濕,采用1%次氯酸鈉清理和消毒牙齒表面;其次,使用高速金剛砂鉆清除腐質(zhì),直至牙髓暴露1.5~2mm深,再使用1%次氯酸鈉沖洗牙髓和濕棉球止血,在此基礎上,參照組采用MTA覆蓋牙髓斷面2mm,給予玻璃離子暫時修復,而研究組使用iRoot BP Plus膏劑覆蓋牙髓斷面2mm,玻璃離子暫封;待48h后,評估患者體征和癥狀,若一切正常,則給予最終修復,整個操作過程遵循無菌操作原則,嚴密隔濕,準確判斷牙髓情況,手術完成后,告知患者術后3個月復查,觀察是否出現(xiàn)疼痛、牙齦腫脹、牙齒松動等癥狀,拍攝X線片觀察根尖周和患牙根管內(nèi)情況:是否出現(xiàn)彌漫性鈣化、是否出現(xiàn)鈣化橋形成及是否出現(xiàn)根尖陰影。
1.3 評價標準 患者術后牙齒無疼痛癥狀,牙髓電活力測試呈陽性,X線片根尖區(qū)無低密度影,牙齦無瘺道、牙根無吸收,即評為成功;患者術后牙齒自發(fā)痛,并出現(xiàn)病理性松動,X線顯示根尖區(qū)出現(xiàn)低密度影,牙齦出現(xiàn)瘺管,若存在上述任何一項,即評為失敗。
鈣化形成評價標準:X線檢查顯示穿髓孔部位牙本質(zhì)鈣化橋形成或出現(xiàn)部分封閉露髓孔。
觀察和比較兩組手術治療前、治療后1個月、治療后3個月的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法(VAS)評價兩組患者疼痛改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以百分比(%)、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并分別行x2、t檢驗。若檢驗得出P<0.05,則說明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2.1 兩組患者治療成功率的比較 研究組治療成功率為95.00%,高于參照組的7 7.5 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鈣化橋形成率的比較 參照組鈣化橋形成率為87.50%,與研究組的92.5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前后疼痛評分的比較 研究組治療后1個月、治療后3個月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附表 兩組手術治療前后疼痛評分的比較(±s,分)
附表 兩組手術治療前后疼痛評分的比較(±s,分)
組別 顆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1個月 治療后3個月參照組 40 5.86±1.38 3.68±0.34 2.13±0.36研究組 40 5.99±1.62 2.45±0.41 1.05±0.25 t 0.18 6.79 5.83 P>0.05 <0.05 <0.05
在臨床實踐中,治療因齲源性露髓的成熟恒牙對醫(yī)師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目前,采用冠髓切斷術或直接蓋髓術有一定的局限性,治療成功率不超過50%,這主要與未去除凈因露髓而致感染的牙髓有關,可導致患者術后仍出現(xiàn)牙髓炎癥情況。部分牙髓切斷術是新型的治療方法,可彌補傳統(tǒng)齲病治療方面的不足,通過去除部分牙髓組織,消除牙髓炎癥部分,保留細胞成分豐富的冠髓,可促使牙本質(zhì)生理沉積有效恢復,對牙髓愈合具有促進作用[4]。
近幾年,生物陶瓷材料在口腔治療中應用比較廣泛,而且類型更豐富,選擇合適的蓋髓材料對保證牙髓愈合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蓋髓材料對部分牙髓切除術治療效果的影響也具有明顯差異性。MTA是常用的生物陶瓷材料,但是生物礦化微環(huán)境形成效果并不理想,而iRoot BP Plus是由硅酸鈣、氫氧化鈣和氧化鋯組成的新型生物陶瓷材料,也屬于親水性修復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生物礦化微環(huán)境,促進牙周組織、牙髓組織的再生,在活髓保存治療、根尖倒充填和髓腔穿孔修補術等治療中應用效果顯著[5]。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成功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鈣化橋形成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iRoot BP Plus對提高部分牙髓切除術的治療成功率具有更好的臨床效果。這可能是因為MTA有疏水硫酸鈣成分,在固化時可能發(fā)生膨脹,影響細菌-不滲透屏障的形成,故不利于牙髓修復,影響手術成功率。iRoot BP Plus含有氧化鋯成分,具有良好的X線阻射性,便于觀察其與髓腔壁緊密貼合情況,還可以誘導細菌-不滲透硬組織屏障形成,包裹暴露的牙髓,增強生物密封性,有利于鈣化組織的形成,同時iRoot BP Plus直徑為10~50mm,均有質(zhì)納米顆粒組成,能抑制牙齦液IL-1β表達水平,避免其進入牙髓中影響牙髓組織的再生和恢復,進而有效提升活髓保存成功率[6]。此外,MTA和iRoot BP Plus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封閉性,對促進鈣化橋形成的效果一致[7]。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1個月、治療后3個月的疼痛評分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iRoot BP Plus在齲源性露髓成熟恒牙保髓治療中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這是因為MTA對牙周膜細胞和人成骨細胞的細胞毒性較強,可導致部分細胞變性或壞死,不利于炎癥的改善,故疼痛癥狀改善效果欠佳。iRoot BP Plus可以提升骨鈣素、膠原蛋白水平,促進硬組織沉積,并調(diào)節(jié)因組織代謝的堿性磷酸酶活性,有利于牙髓愈合,同時該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填充效果較佳,還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能減少牙髓和牙周組織的炎癥刺激,安全性較高,顯著緩解患者疼痛癥狀[8]。此外,iRoot BP Plus在固化過程中可以釋放氫氧根離子,并滲透于牙本質(zhì)中,調(diào)節(jié)牙髓局部微環(huán)境,可增加pH值,對齲源性露髓恒牙的致病菌產(chǎn)生抗菌作用,促進生物礦化,改善局部生理狀態(tài),減輕患者治療后疼痛程度。因此,相比于MTA,iRoot BP Plus在齲源性露髓成熟恒牙保髓治療具有明顯促進牙髓再生、炎癥抑制、疼痛緩解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采用iRoot BP Plus可有效提高齲源性露髓成熟恒牙保髓治療成功率,并顯著緩解患者術后疼痛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