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秘密召開。來自7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13位代表與2 位共產國際代表出席會議。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和工作決議,選舉了中央領導機關,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出現(xiàn)了全新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行動指南的、以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集中統(tǒng)一的無產階級政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因突遭法國巡捕搜查,會議被迫休會。一大代表們由李達夫人王會悟做向導,從上海乘火車轉移到嘉興,再從獅子匯渡口登上渡船到湖心島,最后轉登王會悟預訂的游船,繼續(xù)會議。7月30日,晚法租界便衣密探程子卿穿一身灰色竹布長褂突然闖入法租界望志路李公館一大閉幕式會場。代表們緊急撤離后不到15分鐘,巡捕房開來兩輛警車,法租界巡捕房總巡費沃禮帶領兩個法國偵探、兩個中國偵探、1個法國兵、3個翻譯,包圍并沖進了李公館翻箱倒柜進行搜查。最后因為沒有搜檢到有價值的東西,才怏怏而去。
費沃禮,1888年4月18日出生在法屬阿爾及利亞,曾長期就職于法國摩洛哥駐軍。1920年,他接任上海法租界總巡。此后,他擔任這個職務達12年之久。上海法租界公董局是上海法租界的行政管理機構,《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年報》每年一期,內容包括往年決算、當年歷次公董局董事會會議錄、各部門年終報告以及下一年的預算。
1921年《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年報》所刊載的《巡捕房報告》簽名人即是費沃禮。筆者特將此份報告中,涉及“罷工”“米商抗爭”和“政治動蕩”的三則內容摘譯如下,希望能為大家了解開天辟地的1921年增加一點背景材料。
五四傳單《國恥畫》
《青年雜志》第一卷第一號
在這一年中發(fā)生了幾次罷工。這些罷工的直接原因是生活成本的不斷提高。
第一次罷工,是華人電車運營員工的罷工,雖然罷工只持續(xù)了幾天,但給市民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6月9日,公董局苦力罷工,在雇主和雇員之間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情況下,罷工結束。幾名領導者被捕。
洗衣工罷工,他們要求大幅地提高洗衣服的價格,此事最終在法國會審公廨解決。
9月17日,正在建設中的電廠和董家渡水廠工人罷工。他們要求不要如雇主想的那樣降低工資。在沒有獲得滿意結果的情況下,他們中的一些人幾天后又回到了工作崗位;其他的人則永遠離開了工地。
其他一些次要的罷工,如中式家具油漆工,建筑方面的木匠、泥瓦匠,制作農鞋的鞋匠,加工大豆的工人等;這些罷工都是在完全平靜的情況下進行的,并沒有引起公眾的注意。
6月底發(fā)生了一起可能造成嚴重后果的事件。
公董局董事會決定對米商實行管制,以便隨時了解其店鋪的米質,并避免一段時間以來的投機行為,為此今后每個米商都必須持有特別許可證。
為抗議這一決定,數(shù)百名米商在城隍廟(Zeng-Wang-Miao)附近的公會中多次聚議,并于6月28日決議關閉店鋪,而不是遵守新規(guī)。
7月1日,抗議者說到做到,關閉了他們的店鋪。為了避免民眾的敵對行動,他們已經(jīng)小心翼翼地幾天沒有續(xù)貨,果然在7月1日,商店里空無一人。
7月3日,法租界、老城、董家渡、閘北等地的米商,紛紛起來支持他們租界同行的行動,同樣地關閉了店鋪。
在董家渡和閘北開辟了幾個倉庫,為無儲備的貧困人口提供食糧。很多人到黃浦江對岸的浦東獲取糧食。
雖然民眾依然平靜,但人們擔心發(fā)生騷亂,各地的警方在采取預防措施。
公董局董事會不斷與米業(yè)公會進行談判,最終雙方都做出了讓步。7月8日,小店主出于無奈,勉強接受重新開業(yè);第二天,其他店主也紛紛效仿,大米銷售恢復正常。
年底,我們注意到在租界有大約30個具有或多或少政治性質的本地社團。
一些案例中,因違反市政章程或領事命令,警方不得不進行了干預。
其中一個社團在沒有事先通知警方的情況下組織會議,因此于11月被帶到會審公廨。
目前這些組織的注意力都聚焦華盛頓,等待日本在華問題的決定。這些組織無一例外地抗議中國北方政府的行動,拒絕承認該政府派往華盛頓會議的代表。
時髦的政治舉動是宣告這個或那個省的自治。這些擾亂者受雇于廣東。
布爾什維克運動在租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主要表現(xiàn)是在街頭散發(fā)傳單或于夜間張貼告示。幾位出版商因出售或保有布爾什維克和共產主義的小冊子和書籍而在會審公廨被起訴;其中一位被處罰款100元。在所有案例中,書籍和小冊子都被沒收。
外國人在布爾什維克事務中的存在僅有間接的顯示。
最后,應指出,謝米諾夫(Ataman Semenoff,俄國反共分子)及其隨行人員在租界停留了幾個星期。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