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
高中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學科,也是一門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學科。地理與人們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如果教師“滿堂灌”,就會導致學生缺乏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進而教學效率低下,高中地理的整體教學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更能優(yōu)化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重要教學任務,并且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從實際出發(fā),對高中地理教學策略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問題
由于受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目前還有一些高中地理教師沿用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對老師產(chǎn)生了過度的依賴感,只知道在老師的安排和指導之下被動地接受老師的知識灌輸。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知道機械地講解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使得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喪失了對地理的學習熱情和對地理問題的探索欲望,從而失去了自主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及時轉(zhuǎn)換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究,獨立地解決在課內(nèi)外遇到的地理問題。
二、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舉措
1.改革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門學科有了學習興趣,學生才會自主地投入到這門學科的探究和學習中。 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將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首要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轉(zhuǎn)變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構建趣味性的地理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從而調(diào)動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真正喜歡上地理學科。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學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用相關材料自己動手制作一個地球儀。在制作地球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世界地圖嘗試著在地球儀上畫出各個國家的位置和輪廓。在這樣的實踐活動中,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地球形狀和世界地形的了解,還能夠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2.教師要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歸納。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想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要讓學生掌握地理學習的基本方法,真正對學生做到“授之以漁”。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是學生在高中地理學習中需要掌握的一項學習技能。通過對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能夠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也有助于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總結。高中地理學科的知識含量大,教師在教學完一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之后,可以有意識地對本章知識點進行總結,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進行知識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例如,在《常見天氣系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這一課的學習對南北地區(qū)的常見天氣系統(tǒng)進行總結。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掌握對地理知識進行總結歸納的方法,養(yǎng)成及時對學過的地理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的良好學習習慣。除了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經(jīng)常做錯的題目類型和容易混淆的知識點進行總結,這樣就能夠讓學生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地理核心素養(yǎng),以及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都有很大作用。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是高中地理教學的宗旨,更是素質(zhì)教育理念指導之下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的新思路。因此,高中地理教師要順應時代需求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及時轉(zhuǎn)變陳舊的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高中地理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