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南
【摘要】目的:探討人體成分分析儀在脂肪肝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體檢的60 例脂肪肝患者設為觀察組,應用人體成分分析儀進行健康管理;對照組60 例為無脂肪肝者,應用人體脂肪測量儀進行檢查。對兩組體檢者進行脂肪肝情況的全面檢查,包含脂肪面積、骨骼肌、體脂肪率、腹圍與內臟脂肪等,以及體檢滿意度。結果:檢測結束后,觀察組脂肪面積、體脂肪率、腹圍與內臟脂肪指標均高于對照組,且骨骼肌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體檢滿意度評測中,觀察組對本次體檢滿意度較高,與對照組比對差異顯著(P<0.05)。結論:人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包含水、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等,在人體體質量處于正常情況下時,脂肪面積、體脂肪率、腹圍與內臟脂肪均會成為脂肪肝的高發(fā)風險,為提高體檢人群對脂肪肝的重視,以及強化自我管理,體檢科將人體成分分析儀用于脂肪肝監(jiān)測中,對疾病診斷帶來推動作用,為體檢者提供更為可靠且專業(yè)的體檢服務,提高體檢滿意度。
【關鍵詞】體檢科;人體成分分析儀;健康管理;脂肪肝
【中圖分類號】R5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4-0213-02
脂肪肝是由于肝臟出現(xiàn)病理性變化的一種肝部疾病,起病隱匿,發(fā)病緩慢,一般無癥狀,少數(shù)患者有乏力、右上腹不適、睡眠障礙、便秘等臨床癥狀,嚴重者主要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消化道出血、下肢水腫等,病發(fā)原因與不良飲食習慣關聯(lián)性較高,疾病發(fā)生后容易并發(fā)一系列的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的變化,脂肪肝的發(fā)生率不斷上升,需要進行及時的診斷及有效治療。相關研究[2]結果表明,在進行身體成分檢測中,當體檢者體重超標或存在脂肪代謝失衡情況下,出現(xiàn)脂肪肝的幾率較大,但由于以往的健康體檢設備及醫(yī)學技術還未得以廣泛普及,受條件制約,對于體重異常的關注較少,導致較多人群對體重管理知識有所欠缺,忽視了正常體質量人群的指標變化。而人體成分分析儀能將正常體質量人群的身體成分各指標含量進行清楚準確的呈現(xiàn),利于體檢科對體檢者各項指標展開健康管理,提高體檢者對自身體質量的重視,為臨床治療和疾病提供預防依據(jù)[3]。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取我院60 例脂肪肝患者設為觀察組。應用人體成分分析儀進行健康管理,對照組60 例為無脂肪肝者,應用人體脂肪測量儀進行檢查,對照組體檢者年齡34~61(48.63±6.24)歲,男女比36∶24;觀察組體檢者年齡32~60(47.35±7.64)歲,男女比37∶23;兩組研究對象基本數(shù)據(jù)對比,組間信息無顯著差異(P>0.05),可進行對比。
納入標準:(1)無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2)無心腦血管方面疾病者,無臟器功能嚴重不全者;(3)無凝血障礙者;(4)無傳染病者;(5)體檢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6)BMI≥18.5~24.0。
排除標準:(1)精神狀態(tài)異常;(2)言語表達障礙;(3)腎功能病癥。
1.2 方法
為兩組體檢者均進行內臟脂肪面積、體脂肪率、腹圍以及骨骼肌含量等身體成分進行測定。對照組使用人體脂肪測量儀。
觀察組采用人體成分分析儀進行檢測,且測定人員均為我院受過營養(yǎng)科培訓的專業(yè)護士,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經歷。檢測方式如下:(1)調節(jié)體檢室內溫度,提高體檢者體檢體驗;(2)體檢前囑體檢者將大小便排空后,保持空腹狀態(tài);(3)檢測者將儀器提前預熱,避免對體檢者帶來刺激;(4)體檢時囑其呈站立式,并脫掉鞋襪等,并用酒精將體檢者掌面擦拭干凈,分別與儀器電極面接觸;(5)一切準備就緒后,將體檢者信息錄入儀器中,約等2 min測量完畢,隨即將檢測報告打印出來,將儀器調至待機狀態(tài)。
1.3 觀察指標
脂肪肝受損程度判斷:當體檢者肝區(qū)近場回聲呈現(xiàn)出彌散性特征并高于腎臟及脾臟時,表明遠場回聲有所衰退;檢測顯示體檢者肝內管道結構呈現(xiàn)不清晰;肝臟呈現(xiàn)出輕度腫大,且肝臟邊緣角有圓鈍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下血流成像信號較低,而血管處于正常狀態(tài);檢測中肝右葉包膜回聲模糊。
體檢滿意度:體檢者健康檢查結束后為其發(fā)放健康管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囑其填寫對本次體檢滿意程度,包含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每項分值為“非常滿意”=90~95 分以上;“一般滿意”=75~89 分以內;“不滿意”=74 分以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兩組體檢者相關指標對比
見表1,檢測結束后,觀察組脂肪面積、體脂肪率、腹圍與內臟脂肪指標均大于對照組,且骨骼肌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差異顯著(P<0.05)。
2.2 體檢滿意度
見表2,體檢滿意度評測中,觀察組對本次體檢滿意度較高,與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飲食結構以及生活習慣發(fā)生極大的變化,脂肪肝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快餐、油炸食品的大量食用導致體內脂肪囤積,很容易誘發(fā)脂肪肝,同時大量飲酒、肥胖、糖尿病、熬夜等因素均可能引發(fā)脂肪肝疾病[4]。就目前而言,脂肪肝的發(fā)病率已逐漸年輕化,且該疾病在發(fā)病初期無顯著病理特征,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隨著病程的延長,臨床各患者情況也均有不一,部分患者出現(xiàn)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現(xiàn)象,而部分患者在外出運動后腹部疼痛感較強,甚至還會出現(xiàn)鼻出血或黑便的癥狀[5]。以上這些臨床特征均為脂肪肝的疾病特點,正是因為癥狀的不確定性,給疾病確診帶來困難。
現(xiàn)在現(xiàn)代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對自我健康的重視逐漸加強,醫(yī)院內健康體檢人群日益增多,但以往的健康體檢中,對人體體質量的檢測較少,隨著現(xiàn)如今脂肪肝疾病的增多后,社會及醫(yī)療行業(yè)均重視其體質量的檢測。正常體重人群中也存在較多體質量不合格因素,也是造成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臨床將人體成分分析儀用于健康體檢檢測中,提高體檢者對自身體質量的重視。該儀器可通過將體檢人員各項信息錄入后,通過健康咨詢管理分析后,采用圖像的方式呈現(xiàn)體檢者健康狀況,并為其制定飲食及運動計劃。此外,人體成分分析儀還可將預期體重及身體結果進行制定,進而完成對體檢者身體改善狀況的對比。
在上述研究中,對我院本次進行健康體檢人員展開對比檢測分析后,觀察組在人體成分分析儀檢測中,脂肪面積、體脂肪率、腹圍與內臟脂肪指標均大于對照組,且骨骼肌含量明顯低于對照組,二者差異顯著(P<0.05);此外,體檢結束后,觀察組對本次檢測滿意度較高,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表明人體成分分析儀對脂肪肝人群的檢測較為準確,具有疾病診斷治療推動作用。
縱觀目前就業(yè)市場,如白領、司機、職業(yè)經理等長期久坐人群,患脂肪肝的幾率較高,此外,長期吸煙酗酒人群、不良飲食習慣人群、糖尿病患者等,伴發(fā)脂肪肝的幾率較高[6]。目前,脂肪肝的高發(fā)人群中,年齡位于40歲左右的居多,但隨著生活質量的不斷上升,脂肪肝的發(fā)病率不斷年輕化,已對人們的生活質量及身體健康水平帶來嚴重干擾。脂肪肝患者普遍無特殊臨床表現(xiàn),較多均為體檢中查出,通過早期干預、治療即可恢復正常,以此表明臨床體檢的重要性,便于體檢者盡早發(fā)現(xiàn)自身疾病所在,提高對自我健康的重視和管理。
在醫(yī)學臨床分析中,人體成分測定意義十分重大,不僅可以進行疾病的診斷,還具備預防功能,對于脂肪超標人群而言,可在檢測過程中提醒其肥胖的有害之處,做好人體身體成分變化記錄,加強對人體運動、營養(yǎng)治療中身體成分變化的測定,尤其針對脂肪與肌肉的變化中具有較高的準確度[7]。此外,人體成分分析對臨床用藥也具有幫助,可通過分析患者疾病狀況計算出合理用藥劑量,也便于對麻醉藥物進行校正,降低過多劑量的使用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反應,且蘇醒度較快,更具合理性[8]。脂肪肝現(xiàn)階段在檢查時,主要依據(jù)醫(yī)師主觀經驗,有醫(yī)師認為病情程度輕未及時報告或診斷標準的情況,但并不代表肝臟內脂肪無積累,會造成陽性率下降,針對此群體,應用定期、跟蹤檢測方案意義顯著。而相較傳統(tǒng)的脂肪檢測方法,應用人體成分分析儀,優(yōu)勢在于其在對國內外儀器優(yōu)點和不足進行分析的基礎上設計,結構輕巧,測試快捷,使用方便。且儀器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測試精度居較高水平,數(shù)據(jù)具良好重復性,界面直觀、聲情并茂,操作簡便,數(shù)據(jù)庫查詢較方便,參數(shù)全面,與中國人體條件符合,為切實可行的營養(yǎng)與運動建議提供了依據(jù)。
目前,人體成分分析儀已在臨床廣泛應用給臨床診斷帶來較為準確的推斷意義,減少誤診誤判的風險,為肝臟損傷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利保障。做到盡早發(fā)現(xiàn)、盡早治療,避免病情惡化,減少患者痛苦,便于體檢者強化對自身健康的重視,改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胡中杰,張晶.我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現(xiàn)狀[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6,32(3):552-556.
[2] 王宇,劉美華,姜明霞,等.體檢人群脂肪肝影響因素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5,9(6):456-459.
[3] 高文翠.探討健康管理中人體成分分析儀的應用價值[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9,6(13):119-120.
[4] 唐麗麗,湯曉涵,李霞,等.高糖和高脂飲食對小鼠肥胖和內臟脂肪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6):614-619.
[5] 劉士敬,劉歆穎.中醫(yī)肝病“治未病”的意義和設想[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1,9(15):1-3.
[6] 蘭蘭,朱才眾,張紅軍,等.中國人群脂肪肝主要影響因素的薈萃分析[J].醫(yī)學與哲學,2009,30(7):22-25,32.
[7] 柳沁元,包云.人體成分分析儀在成年人正常體質量人群脂肪肝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7,10(35):152-153.
[8] 羅雪晶,劉麗,章?lián)P,等.體脂率及體重指數(shù)與丙泊酚麻醉用量的相關性[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8,34(8):752-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