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
基金市場火熱,新基民“跑步入場”。
由于欠缺投資理財知識,很多新基民不得其門而入,跟著“大V”做投資成為很多人的共同選擇。
隨著市場情緒越來越熱,各大互聯(lián)網(wǎng)內容平臺上,投資自媒體數(shù)量也開始猛漲。
《5年賺滿100萬,90后買基金,看這篇就夠了!》
《畢業(yè)一年,價值投資讓我資產(chǎn)從10萬到超50萬》
大部分播放量可觀的投資理財視頻,封面上都是極具煽動性的標題。
在這些UP主的口中,投資極其簡單,跟隨他們的操作,在短時間內就能獲得巨額收益,而背后的風險卻鮮少被提及。
在超高收益的誘惑下,新基民紛紛涌入評論區(qū),求“抄作業(yè)”。
但,這些UP主們真的專業(yè)嗎?
事實上,面對鏡頭侃侃而談,分享個人投資經(jīng)驗的“野生基金大神”們,可能是“無證上崗”,并不具備基金從業(yè)資格或證券投資咨詢業(yè)務的資格;
有的空說自己基金實盤X百萬,但幾個視頻刷下來,只見空談,卻不見任何操作截圖;
甚至有的UP主還是在校大學生,投資經(jīng)驗并不豐富,講解的內容也是對錯參半。
很多新基民看了幾期視頻,記住了幾個基金術語,就產(chǎn)生了一種“我也能行”的錯覺,開始盲目跟投,最后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UP主們?yōu)槭裁匆ぞI(yè)業(yè)分享投資經(jīng)驗?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價值的,除了賺取流量費用,這背后還可能隱藏著其他的利益鏈條。
一些大V、UP主在前期積累粉絲后,都會引導粉絲轉向私域,無論是公眾號還是粉絲群,進群就要先收費,而后再一步步引導開戶跟投、建立知識收費社群、甚至是和券商合作分銷基金。
新基民成為韭菜,一邊在基金市場中交學費,一邊又在知識付費社群中被所謂的“大V”、“UP主”忽悠著交智商稅。
初入市的新基民,因為沒有投資經(jīng)驗,所以相對依賴經(jīng)驗豐富的投資者,試圖從他們的經(jīng)驗中學到知識,少走彎路,這無可厚非。
但是,投資理財“抄作業(yè)”,實質上就是一種拿來主義。
面對未知的市場,不能沉下心去學習,而是把選擇權給到大V和UP主,賺錢了皆大歡喜,虧錢了就甩鍋,暗示錯不在己,以尋找心理安慰。
自己的錢卻實打實地虧掉了。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對于新基民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踏實學習基金知識,謹慎投資,不要盲目跟風,更不要想著趁著風口撈一把就走。
天上不會掉餡餅,在投資的世界里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