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瓊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互聯網+”護理模式應用于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中的實際效果。方法:從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擇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達法均分成兩組,其中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5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接受“互聯網+”護理模式的5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比兩組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發(fā)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經過不同護理后,觀察組淋巴水腫發(fā)生率為6%、護理滿意度為92%,對照組淋巴水腫發(fā)生率為18%、護理滿意度為72%,兩組乳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乳腺癌患者在術后接受“互聯網+”護理模式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淋巴水腫發(fā)生率,幫助女性患者盡快康復,促進女性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護理模式;乳腺癌;淋巴水腫;護理效果
乳腺癌屬于婦科惡性腫瘤疾病的一種,對女性的生命安全有著極大的威脅。當前,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法為乳腺癌改良根治術,但是許多患者反映手術后容易產生許多并發(fā)癥,比如說上肢功能障礙、淋巴水腫等,不利于病情康復。為此,我們采用“互聯網+”護理模式來改善乳腺癌手術患者出院后的康復效果?!盎ヂ摼W+”護理模式是在延續(xù)性護理的基礎上優(yōu)化而來,結合了網絡技術,為女性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服務。詳細研究過程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2019年5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隨機擇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達法均分成兩組,其中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5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另外接受“互聯網+”護理模式的5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
對照組:年齡29-65歲,平均年齡在(42.5±3.3)歲。
觀察組: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在(40.5±3.5)。
兩組乳腺癌手術患者的臨床信息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給予對照組5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主要護理內容包括:康復鍛煉、飲食護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等。
給予觀察組50例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互聯網+”護理模式,護理內容如下:(1)建立“互聯網+”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帶領護理人員組成專業(yè)護理小組,并根據乳腺癌相關病情特點設計微信公眾號模塊,其中應該包括乳腺癌手術后并發(fā)癥預防及護理、上肢康復訓練方法并附上詳細的視頻或者圖片、康復過程中在的注意事項、與乳腺癌相關的健康知識等。(2)進行“互聯網+”護理模式,在出院前,護理人員根據康復情況制定出詳細康復功能鍛煉方案,有助于乳腺癌手術患者盡快恢復,并幫助患者和家屬關注微信公眾號,詳細備注患者姓名以及出院日期,有利于日后管理。(3)康復護理訓練:乳腺癌手術結束一周內可以進行肩關節(jié)活動訓練,其中主要是進行肩帶肌的收縮訓練,根據患者的康復情況調整訓練強度,30min/d,每次進行3次;第二周即可進行換車肩關節(jié)活動牽拉訓練、肱二頭肌、肱三頭肌收縮訓練,可以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適當延長運動的時間,30min/d,3-4次/d。(4)出院后隨訪:每月護理人員都需要通過公眾號或者電話的方式通知患者定期到醫(yī)院復查,并了解乳腺癌患者的康復情況,若患者有任何疑問需要耐心解答。
1.3效果觀察
統計護理后,兩組乳腺癌手術患者的淋巴水腫發(fā)生率。然后采用本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訪問,最終評估結果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
1.4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數據均納入SPSS19.0統計軟件作為數據處理工具,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x±s),計算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不同護理后,觀察組淋巴水腫發(fā)生率為6%、護理滿意度為92%,對照組淋巴水腫發(fā)生率為18%、護理滿意度為72%,兩組乳腺癌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乳腺癌疾病屬于女性疾病中較為嚴重的一種,會給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打擊。臨床上治療乳腺癌最常用的方法為手術治療,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的病癥,但是很容易引發(fā)淋巴水腫等并發(fā)癥,使乳腺癌患者更加痛苦。導致乳腺癌術后淋巴水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出現了血液回流障礙、淋巴管堵塞等情況導致的,因此需要及時進行有效護理。本次研究將“互聯網+”護理模式應用于乳腺癌患者手術后,定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送康復知識、疾病知識,還能夠收集患者的建議,更好的改進護理工作?!盎ヂ摼W+”護理模式的應用起到了延續(xù)性的作用,患者出院后仍然能夠受到護理人員的幫助,做好并發(fā)癥的預防工作。
綜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在術后接受“互聯網+”護理模式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淋巴水腫發(fā)生率,幫助女性患者盡快康復,促進女性患者護理滿意度提升,是一項值得推廣的應用。
參考文獻:
[1]周愛梅,耿鳳勇."互聯網+"延續(xù)性護理在乳腺癌患者輸液港置入術后的應用[J].特別健康,2021(3):264.
[2]楊文,青曉,王小清,等."互聯網+"延續(xù)性護理在乳腺癌患者輸液港置入術后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20):22-25.
[3]岳朝麗,徐海萍,孫莉,等.“互聯網+”護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術后淋巴水腫干預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20,20(5):670-676.
[4]沈躍蘭,徐慧,張玲玲,等."互聯網+"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患者延續(xù)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6):134-136.
[5]黃聰,諶永毅,劉翔宇,等.基于互聯網+延續(xù)護理平臺的護理對乳腺癌化療患者干預效果的研究[J].腫瘤藥學,2020,10(2):24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