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繁
摘要:《電工技術》是電氣類、電子類等專業(yè)的一門重要基礎主干課程,是學習后續(xù)相關專業(yè)課的重要橋梁。本課程學習的主要任務是,掌握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從而為后續(xù)課程準備必要的電路知識,并具備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其它技術課和專業(yè)課打下基礎,奠定專業(yè)工作的基礎。
關鍵詞:《電工技術》、教學方法、有效教學
《電工技術》課程具有概念多、方法多、理論性強、實踐性強的特點,而學員相關電學理論知識積累少,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因而在學習中往往覺得該課程難學、難記、難理解。本人在從事《電工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從該課程的特點出發(fā),從學員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教育心理學規(guī)律及幾年的教學經(jīng)驗,反思相關的教學行為,總結了幾點教學體會。
一、教學必須從學員實際情況出發(fā)
現(xiàn)代的教育教學思想是“教學要從學員的已知出發(fā)”“教學要從學員的需求出發(fā)”。這種思想的提出和改變,使教育教學從教師的權威說教向學員的主動能動性轉變,培養(yǎng)學員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并一定要認識到學員肯定有著不同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認知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包括:興趣、愛好、意志等;認知上的需求有:知識、能力、方法等;
在教學中,我們就要從學員的情感上、認知上來備課、授課,達到既可以讓學員學到要求的知識,也可以讓學員在學習中體驗學習的快樂,使學員對學習保持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我要學習”的強烈欲望。要讓學員實現(xiàn)跳一跳夠得著的效果。要收到這種效果,就要在備課的時候,要深入了解學員的實際需求,對要求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造性處理,讓不同的學員在同一節(jié)課中有各自不同的收獲,讓學員在進步中體驗成就感,激發(fā)他們學習興趣的內在的求知欲。
讓不同的學員得到不同的發(fā)展,可以合理采取以下的相關做法:
1.設計新穎的教學內容、采取靈活的方式方法、構思巧妙有趣的問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恰當?shù)摹扒榫场?,激發(fā)豐富的想像,欣賞語言文字的美感,提高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要遵循“低起點、小步走、中容量、勤反饋、及時補”的原則,設置有梯度的學習目標,讓學員在由易到難的過關體驗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員的學習興趣。
2.實施分層次教學,讓每個學員都有進步和成長的機會。在學員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已經(jīng)出現(xiàn)參差不齊的情況下,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從學員的實際出發(fā),根據(jù)學員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充分發(fā)揮每個學員的才能和專長,促進學員個性的和諧發(fā)展。
二、教學過程必須注意有效組織
追求有效的課堂教學,可以從課前的準備、課堂的組織、課后的練習等幾個環(huán)節(jié)來提高,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必然途徑。
1.課前的有效準備
教材是教師講課和學員學習的依據(jù)。鉆研教材,要有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的精神。物理學家嚴濟慈曾說過:“教師對他所教的課程懂得越透徹、越深刻,就能講得越簡單、越清楚?!贝蠓渤晒Φ恼n必定是充分準備的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有效的備課必須體現(xiàn)出:
目標的有效:清晰、簡明。要讓學員清楚明確自己要學習的內容,掌握的技能。目標是方向,方向正確才能保證有的放矢。
內容的有效:適量、適度。教師要遵循教育規(guī)律和教學原則,科學地安排與搭配教材內容,合理地組織各部分的練習,不能“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圖便”。
教法的有效:靈活、恰當。同一教學內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會不同,教必須致力于“導”,服務于“學”。要從實際的教學內容、教材特點、學員情況出發(fā),揚長避短選用教法。教法貼切,教學方有效。
2.課堂的有效組織
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做到:
語言組織準確、簡練。一個教師,課堂上一定要組織教學語言,增強語言表達的科學性、針對性、準確性,做到清晰精煉、重點突出、邏輯性強。
時間組織恰到好處。教學各部分的時間分配,教者在備課時應預計,講課時要調控。不言而喻,課堂教學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任務越好,浪費的時間越少,課的密度越大,教學質量就越高。
教學組織面向全體學員。在課堂教學中,各環(huán)節(jié)的安排要盡可能以全體學員的參與為基礎,以個別提問、小組交流、課堂檢測等多種形式來了解大多數(shù)學員學習的情況。
3.課后的有效練習
課后練習不在多,貴在精。提高練習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學情,因課設計練習,讓學員在訓練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三、必須合理設計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
實踐教學是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素質和動手能力的關鍵。近年來,我們把理論課教學與實驗課教學融為一體,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逐步打破兩者的分隔,采用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即有些實驗性很強的理論課放到實驗室進行,如基爾霍夫定律、疊加原理等,在講完其基本測試方式后,就可以立即進行測試,這樣有效地利用了時間,在老師的指導下,順利完成實驗,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使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互相滲透,提高了教學效果。當然需要注意的是實踐性環(huán)節(jié)一定也要合理有效,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
教學并非是讓所有的學員都能出類拔萃,而是讓我們的學員能在自身現(xiàn)有的水平基礎上有所發(fā)展,發(fā)揮出他們的潛能,做到了他們能做到的。換句話說,我們教師幫助學員最大限度引導學員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讓他們對學習過程感到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為他們今后的學習,乃致將來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當然在這基礎上,我們如果也能經(jīng)過反思,探索,提高我們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那么這種有效教學更具有意義。
參考文獻:
[1]林高峰.在《電工基礎》教學中培養(yǎng)學員的創(chuàng)新素質.中國科技信息,2006年第6期
[2]闞振坤.《電工基礎》教學方法的探討.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