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yī)院、北京熱帶醫(yī)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桓英教授是我認識的一位特殊黨員,她的特殊之處,一是年老,一是年輕。說她年老,是因為她的年齡大,1921年出生,與黨同齡,今年已經整整100周歲了;說她年輕,是因為她黨齡并不長,到今年12月才滿4年黨齡。但在我心里,無論她入黨與否,都能稱之為我們黨員的榜樣,值得我們去敬仰和學習。
我還記得,當記者問到為何在95歲高齡之時才選擇申請入黨時,她回答:“我還不合格,但恐怕來不及了。科研追求真理,黨也追求真理?!笔前。懔艘惠呑涌蒲械乃?,對科研的態(tài)度極其嚴謹,對入黨的自我要求也同樣嚴苛。2016年7月,我到友誼醫(yī)院李教授的宿舍拜訪,當時也曾談到類似是否是黨員的問題。她的回答是:“還不行,我還不合格?!蔽覀円恍腥诉€笑著說:“李教授要不合格,估計合格的人也不多。您夠入黨的標準了?!币驗槲覀兩钪罱淌趯ψ鎳腿嗣竦呢暙I之巨大。只是讓我沒想到的是,同年9月,當她在第19屆國際麻風大會上榮獲首屆“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后不久,便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她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在多年的社會生活和醫(yī)療工作中,我深刻領悟到中國共產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正是在黨的培養(yǎng)、支持和幫助下,我為廣大麻風病患者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黨又給了我很多榮譽和鼓勵。”入黨后,她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走到九十幾歲我才入黨,是下了很大決心的。(入黨)得符合黨對技術人員的要求。你不能夠怕苦就不做、怕臟就不做,這個不做、那個不做,那黨要你干嘛?能得到黨和人民的認可,是最大的幸福,最大的滿足。能夠以黨員的身份奮斗余生,我很欣慰?!?/p>
正如她所說的,她放棄國外優(yōu)厚條件回國不后悔,選擇做麻風事業(yè)也不后悔,但不入黨她是會后悔的。黨員的身份,為她“最美奮斗者”的榮譽增加了無限光輝。
2016年12月,李桓英在友誼醫(yī)院和年輕同事一起宣誓入黨
李桓英教授祖籍襄垣縣夏店鎮(zhèn)。祖父李慶芳是著名的愛國志士。民國初年,曾任眾議院議員、參議院秘書長等職,尤其熱心慈善,在京興辦了懷幼學校等多所平民學校,很有社會聲望??谷諔?zhàn)爭期間,更是臨危不懼,不甘做亡國奴,大義凜然,表現出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父親李法端,燕京大學預科畢業(yè)后留學德國,并在西門子公司工作,獲工程師職稱?;貒螅L期任職于交通部門,致力于材料研發(fā)等。出生在這樣的書香世家,使她從小便有機會接受較為良好的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1929年《新晨報》副刊曾刊載過她的一篇文章《游柏林野獸公園記》,八歲的她在文中寫道:“德國的公園,多半不買門票,可是我國的公園,沒有錢的人就進不去,我很希望管事的人,多發(fā)點大慈愛心,讓窮人也能享受點天然美景良辰的福?!狈e善之家,必有余慶。善良往往是根植于骨子里的,受家庭熏陶,她從小便有一顆大愛之心。兒時的她,隨著父親工作的變動,輾轉多地求學,在1939年上大學前曾就讀9所學校,小學時代還有兩年是在柏林度過的。那時德國的醫(yī)學已經很發(fā)達,而中國的醫(yī)學還很落后,所以祖父和父母都建議她去學醫(yī)。
1945年,她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上海同濟大學醫(yī)學院。第二年,前往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攻讀細菌學和公共衛(wèi)生學碩士學位,畢業(yè)后留校任微生物學系助理研究員。由于成績優(yōu)秀,1950年她又被推薦成為世衛(wèi)組織官員。在世衛(wèi)組織任職的七年間,她先后被派往亞洲、美洲等許多國家,為防治性病和雅司等疾病在貧窮落后地區(qū)的蔓延做出了艱苦努力,受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好評。但在她心里,卻始終缺少一份歸屬感。有一次,在印尼工作的時候,正值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看著當地華僑歡欣鼓舞、熱烈慶祝的氣氛,那一刻,李桓英內心深受鼓舞和感動,她從來沒有如此深地感受過自己是個中國人。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藏在李桓英內心的赤誠愛國之心洶涌澎湃起來。
在海外的十多年間,她的手里只有一本民國的護照。有一次,在舊金山過境簽證時,機場管理員讓其他乘客都順利過了,唯獨要求她必須按手印才能放行,她的心就像被刀扎了一下。她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被另眼看待的人,就在那一刻,她鐵了心要回國。尤其是在走訪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之后,她也深切地感受到因國家經濟落后、人民貧窮而造成疾病蔓延的痛苦。她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剛剛成立,國家百廢待興,也正是用人的時候。所以,到了1957年,她便婉言謝絕了世衛(wèi)組織“續(xù)簽五年合同”的邀請,瞞著已經移民到美國的父母和弟弟妹妹,孤身離開美國,幾經周折,于1958年從莫斯科回到了祖國。她說:“我是中國人,我不能忘本,我要把最好的年華奉獻給祖國?!?h3>投身麻風事業(yè)
根據專業(yè)特長,回國后的李桓英首先被安排在中央皮膚性病研究所工作。在皮研所簡陋的試驗條件下,憑著一股不服輸的性格,她克服了重重困難,一是成功完成了“梅毒螺旋體制動試驗”,建立了敏感性高、特異性強的梅毒血清學診斷方法,為我國梅毒掃尾工作中的血清學化驗標準化起到了積極作用。二是主動“獻身”麻風防治事業(yè),在自己身上接種了麻風病菌,并取得了實驗的成功。
“文化大革命”期間,她被下放到了蘇北的農村,還被分配到靠近長江北岸的泰州麻風村工作。1971年,在到達麻風村的第一個春節(jié),她親眼看到了麻風病病人,用殘疾的肢體躺在地上,裝作被打倒的反動派。長久以來,由于沒有特效藥,麻風病人得病之后往往會出現手腳畸形以及面目猙獰等情況,麻風病人多被世人所歧視??吹侥莻€場面,她深深地被震撼了。那一刻,她下定決心要為中國消除麻風病這樣的慢性傳染病。對于醫(yī)學專家的她來說,麻風病屬于丙類傳染病,是可以進行治療的。1978年,深深惦記著麻風病防治工作的她主動要求調到北京友誼醫(yī)院熱帶醫(yī)學研究所從事麻風病現場防治研究。從此,她將全部精力貢獻給麻風病的防治和研究工作。
1979年春天,她來到美麗的西雙版納考察麻風病情,那時的西雙版納三個縣分布著大大小小十幾個麻風寨。為了拉近與麻風寨人的感情,她沒有穿戴任何防護衣服和面具,走家串戶給病人們做檢查,甚至與病人見面時總是握手擁抱拍肩膀,讓病人感動不已。由于長期的疾病折磨和遠離人群,寨子里的人們對治療既缺乏信心,又難以適應按時按量服藥的治療要求,有的病人甚至自暴自棄,把送來的藥丟進水塘里,她就親自上門送藥,苦口婆心地勸說。半年、一年、兩年、五年……這期間,她每年都去西雙版納,坐著獨木舟,走過獨木橋,查看每一個病人的療效。在她的精心診治下,成千上萬的麻風病患者恢復健康,重獲新生。一位康復的麻風病人緊緊握著她的雙手,熱淚盈眶地說:“麻風病把我們變成鬼,是您把我們變成人?!?/p>
為早日徹底摘掉病人的“麻風”帽子,1982年,她率先在國內開展非隔離的短程聯合治療,使全國麻風病人從原來的11萬下降到不足萬人,并經過10年檢測,年復發(fā)率僅為0.03/%,遠低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年復發(fā)率1/%的標準,解決了麻風病防治的世界性難題。1996年,她又率先在國內開展麻風病的特別行動計劃,首次提出了麻風病垂直防治與基層防治網相結合的模式,被稱為“全球最佳的治療行動”,實現了麻風病的早發(fā)現、早治療。當時,世界衛(wèi)生組織官員諾丁博士激動地稱贊她在麻風病防治工作中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醫(yī)生。
李桓英教授是我見到的最年長的“上班族”,每次見面,她談論最多的也是麻風病的防治工作。雖然在2014年她已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xù),但她從沒有放下工作,一直在堅持上班,用她的話說就是:“我不愿余下的日子在閑暇時光中浪費掉,在崗位上繼續(xù)奮斗、為老百姓辦實事是我應該做的,對于徹底戰(zhàn)勝麻風病,我做的還遠遠不夠。只要我不是醫(yī)院工作的累贅和包袱,我還愿意繼續(xù)工作,還愿意為麻風病人服務,我的目標就是徹底戰(zhàn)勝麻風病。因此,我會再接再厲,為黨和人民努力工作到100歲!”
我曾多次參觀過她位于友誼醫(yī)院熱帶病研究所里的那間不足8平方米的辦公室,那狹小的空間是沒法讓你和一位世界級的麻風病防治專家聯系在一起的。但她卻習慣于這樣,習慣于每天的朝九晚五,習慣于風雨無阻地到她的“陋室”伏案鉆研,拿著放大鏡看最新的外國文獻。在她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張云貴川交通圖,上面插了20多面三角旗,都是她的足跡所到之處。她說:“我國雖然基本上消滅了麻風病,但還沒有徹底消滅,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麻風病的疫苗至今還是空白,自然疫源也不清楚,從基因水平揭示麻風病的發(fā)病機制還沒人涉及?!彼龓ьI麻風病研究課題組進入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開展麻風病早期診斷、耐藥基因檢測和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希望通過對麻風病分子生物學水平的研究,在麻風病的傳播方式、發(fā)病機理、檢測方法等方面取得創(chuàng)造性突破,為徹底消滅麻風病而不懈努力?!叭司蛻搸е繕巳W習和工作,確定了人生目標,就該胸有成竹地走下去!我從來沒有年齡的壓力,事業(yè)沒有完成,就不能半途而廢?!彼沁@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她在麻風病防治領域已經取得了常人難以超越的成績,也獲得了數不清的榮譽。她是第七、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她曾先后獲得“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杰出專業(yè)技術人才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感動中國十大新聞人物”候選人等數十項榮譽。先后榮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北京市“三八”紅旗手、北京市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全國麻風防治先進個人、中國醫(yī)學基金會首屆“‘圣潔杯醫(yī)德醫(yī)風獎”;2000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2011年,獲得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2016年榮獲“中國麻風病防治終身成就獎”;2017年,“敬佑生命·2017榮耀醫(yī)者”公益評選授予她“生命之尊”獎 ;2019年,她又被授予“最美奮斗者”榮譽稱號 。但在她看來,自己選擇麻風病的防治工作,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拿到什么榮譽和獎章。她在工作的時候,想的最多的是怎么樣才能將麻風病消除,怎么樣才能對人民和祖國有益。
李桓英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證書
李桓英榮獲“最美奮斗者”稱號
她看淡榮譽,更看淡金錢。她剛回國時,組織上問她有什么要求,想給她定個級別,但她的回答卻是:“我是回來工作的,不是回來要級別的。我一個人好生活,我沒要求。”導致評級這事一擱就是二十多年時間?;貒荛L一段時間,她住的都是集體宿舍,有段時間甚至居無定所,但她從沒有過怨言,她不想為了個人的事麻煩組織。她懂得知足常樂,總是拿自己和基層防麻人員的辛苦對比。她曾把世界衛(wèi)生組織獎勵的十多臺汽車、數百萬元項目經費全部用在了最基層的麻風病防治機構。在深入麻風病區(qū)的途中,她曾經4次遇險,2次翻車,2次翻船。1989年,她去四川西昌,汽車翻越雪山時掉進了十幾米深的山溝里,那一次,她的兩側鎖骨和3根肋骨骨折,頭部縫了7針,人們都勸她好好休養(yǎng),但她纏著厚厚的繃帶、打著石膏繼續(xù)工作。她常說:“醫(yī)生不能怕,戰(zhàn)士都知道子彈厲害,上了戰(zhàn)場不照樣往前沖,麻風沒有子彈厲害啊?!?005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北京市李桓英醫(yī)學基金會”成立,這之后她所獲得的政府獎勵,幾乎悉數交給了基金會。她深知科學研究、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知道國家花錢、用錢的地方還非常多。她說,“錢對于我的用處不大,只要夠了日常簡單的生活就行了”。
她終生未婚,但卻把自己嫁給了熱帶醫(yī)學科學,將終生的感情獻給了那些麻風病人;別人有子女,她也有一雙兒女,一個叫“公”是國家,一個叫“工”是工作。究其一生,她的心被這兩個字分成兩等份,工作與國家在她心里達到了平衡。在她的人生字典里,能夠找到的只有“勤奮工作、無私奉獻”。盡管她的年齡越來越大,但她對麻風病的研究熱情卻是絲毫不減?!叭嘶钪鸵獮槿嗣褡鳇c有益的事,這樣活得才有意義。只要領導支持,我們在麻風防治上還要放衛(wèi)星?!边@是一位百歲老人的壯語,話語鏗鏘,豪氣依舊。
李桓英2021年5月近照
2018年李桓英回襄垣時和本文作者趙永江合影
如今,為中國衛(wèi)生事業(yè)奉獻了60多年的李桓英教授已兌現了自己工作到一百歲的誓言??紤]到年齡及身體狀況,她所在的友誼醫(yī)院領導“阻止”了她繼續(xù)上班的請求,但卻沒法阻止她在“病房里搞研究”?!翱蒲泄ぷ髡卟荒芡O聞?chuàng)新的腳步,這是我們面對黨和人民必須肩負的責任?!彼啻我笠髧诟狼皝硖酵膶W生和后輩。她也經常會追憶入黨那一刻的激動心緒,“能夠作為黨員為醫(yī)學事業(yè)奮斗余生,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愿。希望在我葬禮的那一天,身上能蓋上中國共產黨的黨旗!”
中國共產黨的蓬勃成長,始終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融為一體。今天,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信仰的力量,都更需要以強烈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去戰(zhàn)風斗雨,都更需要有一個個像李桓英這樣的“最美奮斗者”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