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摘 要]讀者意識就是寫作中的對象意識,是寫作時心中所存的傾訴或交流對象,不少學生之所以寫出的作品不夠生動,是因為他們?nèi)鄙僮x者意識。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是一種交流和審美,從而促使他們認識到讀者意識的重要性;還要鼓勵學生通過融入實際生活和社會角色的方式調(diào)整讀者意識;最后鼓勵他們在情境對話和片段練習中發(fā)展讀者意識。這樣才能讓學生寫出更精彩的作品。
[關(guān)鍵詞]讀者意識;習作能力;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22-0089-02
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常常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覺無話可說,所以在寫作文的時候常常只能寫空話、套話,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缺乏讀者意識,不能根據(jù)交流的對象或場合思考應該運用怎樣的表達方式。讀者意識就是寫作的時候內(nèi)心中要有特定的表達目標。不少學生錯誤地認為自己的作文是寫給評卷老師看的,這樣就偏離了寫作的交際本質(zhì)。所以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植讀者意識,讓學生意識到作文不僅僅只是寫給老師看的,應該先設定假想讀者群,然后再展開創(chuàng)作,這樣能逐步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
一、查閱典籍,探究讀者意識的重要意義
(一)寫作是一種交流,推敲語言
要提升學生的讀者意識,首先要讓他們認識到建立讀者意識的重要性。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到寫作實際上是一種交流,也就是作者通過自己的作品和讀者進行溝通的過程。所以要讓交流變得更成功,就要思考對象的性格特點是什么,喜歡什么,討厭什么,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組織語言,提升交流的有效度。
閱讀《月是故鄉(xiāng)明》后教師鼓勵學生圍繞“那一刻,我長大了”展開創(chuàng)作,首先要讓他們認識到寫作是一種交流:“你認為,你是在向誰傾訴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這個事實呢?”有學生認為自己是在向同伴講述,也有學生認為自己是在向父母表達。此后再引導學生推敲語言:“對象不同的話,你用的語言是否也會不同呢?”學生在交流后認識到:“如果我將對象想象成同學,那么就要寫出一種過來人的感覺,我的目的是為了讓同伴也得到啟迪,也能長大;如果是寫給父母,那么就要讓他們感受到我的變化?!?/p>
教師要引導學生注意寫作語言的規(guī)范性、準確性、簡潔性和形象性。同時還要注意探究自己假定的讀者群具有怎樣的特點,考慮到他們的生活背景,然后再展開寫作,設計語言,寫作效果就會得到提高。
(二)寫作是一種審美,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
要提升學生的讀者意識,教師還要讓他們注意到寫作是一種審美。接受美學提出了期待視界的概念,讀者就是通過接受視界去理解作品,將自己的期待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所以要寫出精彩的作品,就要考慮到期待視界,探究如何能調(diào)整作品結(jié)構(gòu),讓謀篇布局更為合理,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
學習《草船借箭》后,教師鼓勵學生以“班級中的好人好事”為主題展開創(chuàng)作,首先要思考一下如何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讓文章更有吸引力。教師鼓勵學生結(jié)合課文進行思考,看看《草船借箭》如何先抑后揚,先讓讀者擔心諸葛亮的命運,然后再展現(xiàn)其聰明才智,讓讀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最后文章還通過周瑜的感嘆反襯出了諸葛亮的智慧。此后再鼓勵學生思考自己寫作時是否也能采用類似的方法。如有學生提出:“我寫的是有同學每天放學都主動倒垃圾的故事。我先設置懸念,寫大家都猜不出垃圾為何都自己不見了,然后再揭秘,展現(xiàn)出該同學的形象。”在這樣一番設計后,文章結(jié)構(gòu)更合理,更具有美感,能吸引讀者的眼球。
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能在適當?shù)牡胤教砑臃P,思考是否能采用倒敘、插敘等方式調(diào)動讀者的閱讀積極性。此外還要思考是否能添加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讓讀者體會到作品之美。在合理調(diào)整結(jié)構(gòu)后,文章會變得引人入勝,能更好地調(diào)動讀者的期待視界,進而讓讀者更積極主動地閱讀下去。
二、轉(zhuǎn)換要素,探究讀者意識的心理調(diào)整
(一)話題,融入實際生活
部分學生雖然知道在寫作的時候要先設定一個閱讀對象,但是卻不知道具體該如何做,他們會錯誤地將批改作文的教師當成是對象,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調(diào)整心理活動,提升讀者意識。首先教師要調(diào)整寫作的話題,選擇一些學生感興趣,有話可說的話題,然后讓學生深入到實際生活中,設定好讀者,進而促使其寫出能形成讀者共鳴的文章。
學習《表里的生物》后教師組織學生參加主題為“插上科學的翅膀飛”的寫作活動。科學主題的寫作活動原本和學生之間的距離較遠,但是若能結(jié)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內(nèi)容展開引導,他們就會有話可說。如以新型肺炎為例子進行引導:“假如大家要寫一篇和預防新型肺炎有關(guān)的文章,你覺得如何才能既準確科學,又吸引讀者呢?”教師鼓勵學生將自己想象成讀者,回憶自己想要了解哪些問題,喜歡閱讀怎樣的文章。學生嘗試優(yōu)化話題,調(diào)整語言,進而寫出有共鳴的作品。
(二)自我,融入社會角色
要提升讀者意識,還要調(diào)整學生對自我的認知,要讓他們考慮自己以什么身份和讀者進行對話,思考對方可能想了解什么問題,自己如何能結(jié)合他們的興奮點進行論述。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融入社會角色中,適當采用角色扮演等方法,這樣學生能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們能清楚地了解如何寫作才是最有效的。
學習《北京的春節(jié)》后,教師組織學生圍繞“家鄉(xiāng)的風俗”展開寫作活動,鼓勵他們將自己想象成身邊的長者,回憶一下他們是否給自己介紹過什么家鄉(xiāng)的風俗,當時自己是否對此感興趣,思考為何對方的話語能吸引自己。學生認識到:“在寫風俗活動的時候,要把握住兩點,一點就是風俗活動必須要離奇,這樣能讓讀者產(chǎn)生想要探究下去的欲望;第二點就是必須要寫得有代入感,讓讀者感到自己似乎也親自參與到了該活動中。”教師再鼓勵下學生思考如何能做到這兩點,如有學生提出:“我覺得可以增加一些細節(jié)描寫,比如寫劃龍舟的時候,詳細介紹一下龍舟的樣子,這樣讀者就好像親自走上了龍舟,看到了它的細節(jié)一般,自然會更想閱讀下去。”在探究中,學生認識到了如何調(diào)整自我的位置,站在讀者的角度考慮如何創(chuàng)作。
三、循序漸進,探究讀者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對話欲望
提升學生讀者意識的方法有很多種,教師要循序漸進地展開培養(yǎng)。首先要創(chuàng)設情境,促使學生調(diào)動對話欲望。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展開角色扮演、組織他們進行互動討論等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看的,嘗試找到假定的傾訴對象,然后再思考這些讀者希望讀到哪些內(nèi)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這樣就能培養(yǎng)他們的讀者意識。
學習《金字塔》后,教師組織學生圍繞“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這個主題展開寫作,由于該主題和學生之間有一定距離,所以要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激發(fā)他們的對話欲望。教師鼓勵學生展開角色扮演,分別扮演游客和導游:“作為一位導游,如果你要給游客介紹某一個文化遺產(chǎn),你會如何說呢?作為游客,你又想要迫不及待地了解哪方面的信息呢?”教師鼓勵學生展開相互交流,看看該如何選擇內(nèi)容,合理設計作品結(jié)構(gòu)。如有學生提出:“作為游客,我很想知道該景點到底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我還想知道它的歷史淵源。所以在寫作的時候也要注意這一點,如寫江南園林,那么就要著重寫江南園林移步換景等特點,展現(xiàn)出它和其他園林的不同之處。此外,還要介紹拙政園等園林的歷史故事?!边M入特定情境后,學生很快明白了該寫什么才能抓住讀者的眼球。
“萬事開頭難”,若教師能通過多媒體輔助、組織活動等方式將學生引入到特定的探討情境中,則能引發(fā)學生體驗,促使他們體會到針對不同的對象所用的語言也有所不同。在這個基礎(chǔ)上展開寫作活動,學生寫出的文章就會更具有對象感,同時也能開辟新的寫作思路,避免不知如何寫的尷尬局面。
(二)片段練習,形成表達常態(tài)
為了讓學生提升讀者意識,教師還要引導他們常常創(chuàng)作“某某,我想告訴你”等類型的片段作文。這樣學生就能將傾訴對象設定為自己身邊或了解的某些人,然后想象對方就在自己的左右,用娓娓道來的方式闡述感想,抒發(fā)情感。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yǎng)成先在寫作前設定寫作對象的想法,形成表達常態(tài)后,他們的寫作水平也會得到飛躍的進步。
學習《慈母情深》后,教師組織學生參加到主題為“我想對你說”的片段寫作中。教師首先鼓勵學生挑選一位家人,想一想自己有什么話要和對方說,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寫入作文里。在完成此作文的時候?qū)W生需要基于讀者意識進行考慮,如有學生以“父親”作為傾訴的對象,他便要思考用何種語氣和其說話,思考說的內(nèi)容是什么。如有學生提出:“我想要告訴爸爸不要太辛苦,不用凡事都為我著想,我已經(jīng)長大了,也能為家里分擔一下了?!苯處熞龑淅^續(xù)思考:“在具體寫作中,你覺得用哪一個人稱更具有傾訴的感覺呢?語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學生意識到:“我覺得用第二人稱最好,這樣能產(chǎn)生面對面說話的感覺。此外,語言還要注意又親切,又尊重,盡量使用口語?!?/p>
在片段寫作中教師要設定有針對性、情境性的寫作主題,這樣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教學效果。此外,若有條件還要引導學生的家長也參與評論,在閱讀作品后提出自己的看法。這樣學生能更清楚地看到問題所在,進而提升讀者意識。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只是關(guān)心學生是否掌握了寫作方法,還應該嘗試提升他們的讀者意識。教師只有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以什么身份和讀者對話,思考要運用何種語言,表達怎樣的想法,這樣學生才能寫出更精彩的作品,更好地引起讀者的共鳴。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