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建衡
(北京工業(yè)大學耿丹學院,北京 101301)
在商周早期,動物是人與自然很重要的一個媒介,人們用動物的骨骼來進行占卜和祭拜。青銅器在當時的祖先祭拜中應用得十分廣泛,所以我們不難理解人們將動物銘刻在青銅器上的行為。殷商時期作為一個神權統(tǒng)治的時代,統(tǒng)治者們想要將這份由神明信仰衍生而出的權利把控在自己手中,所以他們掌握了青銅器的制作原料以及流通手段。為了給禮器增添神秘感來襯托統(tǒng)治者們的威嚴,他們覺得青銅器上應當?shù)窨桃恍┳匀唤缯也坏降墓肢F。銘刻在青銅器上的怪物變得越來越猙獰,這種超出現(xiàn)實的、恐怖的形象,也確實是當時掌權者希望給民眾看到的。在一件件禮器被制造出來之后,這些怪物的形象逐漸被統(tǒng)一并且固定,形成了早期的神獸信仰。[1]
在探索自然之后,先民們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敬畏自然,山岳,河流,海洋,天空,這些便成了先民們祭拜的對象。人們用石頭、貝殼、竹筒等等來祭祀所賴以生存的自然,形成了最原始的祭祀傳統(tǒng)。對于原始自然的崇拜經(jīng)過長時間的延續(xù)之后,人們開始不滿足于只祭拜這些象征著自然的簡單替代物。先民將想象的產(chǎn)物和人或是動物進行結合,形成更為復合,具象的神明形象。可以說自然神明形象是先民們在自然生活之中歸納、總結而出的形象。在萬物有靈論被總結出來之后,先民們更加相信自然界處處都有神明存在。居住地的邊上有山川河流,人們便會去祭拜山神河神,祈求狩獵順利,兇獸不擾。邊上有河流海洋,人們便會去祭拜河神海神,祈求風平浪靜,漁獵平安。即便是令人恐懼的雷霆颶風,古代人民也將神明形象加持于上,并將風暴、雷霆視為神明的怒火,從而通過祈禱、巫術祭祀來試圖平息并得以保全自身。[2]
商周時期,隨著青銅器冶煉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青銅器的雕刻手法變得更加多元化。當時的統(tǒng)治者們極力推崇“崇德”和“天命”學說,并將神話中的種種故事以人類形象作為代替。人物形象都經(jīng)歷了種種磨難,采取了順應天道的方法才取得成果,從而表示統(tǒng)治者們擁有著高尚的品德,順應了“天命”才能統(tǒng)治一方。也是由于“天命”說的盛行,商代和周朝初期的統(tǒng)治者善于使用報應之說來威懾、管理民眾?!秴问洗呵?先識覽》中有記載:“周鼎著婆餐,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也?!盵3]這句話表明了這個鼎器上紋路的功用是讓人們明白貪食將會有報應來臨,從而促使民眾向善。在禮器具中,為了起到通天地、敬鬼神的作用,商周先民們將早期人類由于對自然崇拜制作的一些符號產(chǎn)物提取出來,成了權力與力量的象征圖形,如龍,鳳等。以龍紋為例,商代龍紋雖然變化多端,應對不同的形象需求進行了各種變形,但往往是放大頭部,縮小其余或直接省略。[4]先民們對頭部非??粗兀瑢㈩^部作為與鬼神溝通的重要橋梁。其中張大獸口的形象被視為和自然溝通的通道形象,被廣泛應用于當時的占卜、祭祀等場合。由于商朝和周朝早期人們對于自然的畏懼情緒,當時所產(chǎn)生的神獸大多猙獰恐怖,帶給人們一種強烈的神秘感,體現(xiàn)出超出世俗的權威性。[5]
由于知識、文化的局限性,先民們常常將大多數(shù)研究發(fā)現(xiàn)和神明聯(lián)系在一起。四靈是古人對認知的動物進行分類的成果,它們最早的記載是在《禮記》中作為“麟,鳳,龜,龍”的統(tǒng)稱。而“麟,鳳,龜,龍”又分別是獸類、鳥類、介物類、鱗類的象征神。這些生物所具備的突出特性是當時人類畏懼和崇拜的對象。這種對于自然生物的崇拜和對于力量的渴望也是促成四靈觀念成型的主要因素。
在完成了對地面動植物的初步劃分之后,先民們將目光上升到了星空。在對星空初步進行了區(qū)塊劃分并形成了初步的世界觀之后,陰陽學說誕生了。這是先民們對于生死循環(huán)以及自然平衡的一個初步的結論。到了漢代,隨著古人對于空間的認知更加深刻,人們發(fā)現(xiàn)簡單地以太陽的東升西落演化出的陰陽區(qū)分已經(jīng)不能滿足對于空間探索的需求了。當時的學者將太陽和太陰互相交合,形成了少陽和少陰,再加上之前的太陽和太陰,便形成了沿用許久的四方觀念,代表著最基本的東南西北。[6]之后,先人們觀察星象,確立了二十八星宿,并將之和代表方位的四象和四靈獸結合。這里可以引出一個觀點——研究填充物。在先民們在對自然科學的研究之中遇到一些困難,以當時的研究條件無法解答不可避免的問題時,先民們常常將問題的答案歸結于信仰之上,以虛構的一些物品來作為問題的答案。很多神獸曾經(jīng)承擔過這份職責。這些研究填充物們雖然阻礙了一些研究的繼續(xù)開展,但是它們的存在使得古代研究不至于被一些由于先民的眼界和知識面所限制的問題阻礙,得以帶著這些如數(shù)學之中未知數(shù)一般的研究填充物繼續(xù)探索研究。在這個過程之中,神獸的權責被改變,新的神獸誕生,推動這一切的,是先民們對于未知的無窮無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神獸的抽象紋飾多應用于木、石、金屬等材料的雕刻上。早期是由于生產(chǎn)能力的限制,人們?yōu)榱顺尸F(xiàn)出自己心中的神話生物形象,往往將一些神獸的主要特征放大來顯示每個神獸的獨特。而到了技術相對完善的后期,在人們可以創(chuàng)作出非常精細的形象同時,也對于抽象簡約的圖形表現(xiàn)進行了深度的研究。在青銅器的紋飾方面,先民們講究與載體相統(tǒng)一,即什么物件上銘刻什么樣的圖形。在主題確定的情況下使用一些輔助紋路進行圖形的完善。紋飾大多分為三層結構,第一層便是主體的獸紋,為主要內容的承載物;第二層則是一些輔紋,多用龍紋、渦紋、乳釘紋等紋飾進行填充;最后是陰紋和一些幾何紋路的點綴裝飾。一件青銅器上的紋路雖然種類繁多,但是主次分明,立體感強烈,有著獨特的韻律感。
神獸的具象紋飾多用于墻壁、陶器、木材等便于雕刻或是繪畫的載體。由于產(chǎn)生時社會已經(jīng)較為穩(wěn)定,食物和衣物已經(jīng)初步擺脫了完全“靠天吃飯”的處境,原本神獸的威嚴和恐怖所帶來的恐懼管理已經(jīng)逐漸地消失,取而代是的祝福和庇佑為主的寓意。以龍為例,現(xiàn)代出土的早期文物中多是以文字、紋飾的形象進行較為片面的描述。直到漢代學者王符提出“九似”之后,龍的具體形象才初步確立。龍的形態(tài)初布固定了之后,先民們將龍作為東方形象的代表,并將東方星宿“亢、氐、房、心、尾、箕”與龍的形象對應。東方在五行中屬木,青色也屬木,龍也便有了青龍的稱呼。而作為人們的想象生物,龍除了先民們賦予的最初形態(tài),還衍化出了許多全新的形態(tài),三國時期的《廣雅》中有記載:“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边@些不同形態(tài)的龍表明當時龍所代表的內涵已非常豐富,一個具體形象已經(jīng)滿足不了人們的需要。早期的具象壁畫上的神獸形態(tài)大多以黑色線條為主,少數(shù)輔以紅色、白色等基于五行所產(chǎn)生的五色作為點綴和修飾,在之后先民們在五色的基礎上進行了多種變化,誕生了多彩絢爛的陶器、織物以及繪畫作品。
古人對于神獸的創(chuàng)造力來源于意識對于生存環(huán)境的映射,源于先民們對于自然、社會、人文的理解。神獸反映了他們的信仰、統(tǒng)治以及不同時代人民的渴求。神獸能如此迅速地融入古代社會并且一直保持著傳承不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絕大多數(shù)的神獸都來自先民的日常生活。但就如大多數(shù)藝術加工手段一樣,神獸有著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的蘊含。這體現(xiàn)在了神獸的外觀上,古代人將動物身上的“鱗”“爪”“翼”“角”“蹄”等有著強烈代表性的元素提取出來,并重新根據(jù)神獸的內涵,將這些元素分配組合在了以各種動物或者動物與人類組合而成的軀體上。從這些神獸特征之中,人們可以分析出古代人民的愿景。如麟這一特征源自“水”,象征著生命與傳承,帶有鱗片的神獸也常常被作為王權的象征物?!敖恰薄疤恪敝惖奶卣鞫嘣从谏趾屯恋?,承載著生生不息的生命,與海洋不同的是,這些特征所代表的是生命中哺育和生長的一部分,所以大地也被古人賦予了母親的形象?!敖恰痹诠糯脖蛔鳛樯车南笳魑?,是古代人類對于性的探索過程中的一個產(chǎn)物。而作為古代最難以探尋的天空,被古代人民以“翼”的形態(tài)特征概括。從這個特征中誕生的神獸如鳳凰等包含了許多古代人類的想象,這些想象中涵蓋了古代人民對于神秘天空的向往以及對于“升仙”的追求。[7]
神獸誕生于自然,發(fā)展和演變于人類的想象,產(chǎn)生于古代工匠們的巧手之中。在最早的人類部落中,神獸是人類嘗試與自然溝通的橋梁,也是先民們安撫心靈、抵御恐懼的寄托。在人類建起城邦之后,神獸成了當權者彰顯權利的載體,在以恐懼壓制百姓的同時展現(xiàn)自己抽象而威嚴的權威。在人類展開對于未知的探索時,神獸充當了研究填充物,幫助人類推進了科技的發(fā)展。在古代的建筑、磚石、畫布、器物等載體上,神獸的形象不僅僅是它們的裝飾,也是古人表達感情的輸出端點。神獸形象比起文字在古代更加可以讓人接受,即便有些時候人們無法從古籍或是傳說找到神獸對應的聯(lián)系,但是依舊可以從神獸的外貌特征上較為準確地猜測神獸所代表的含義以及傾向。神獸的種種紋樣和圖形流傳至今已經(jīng)成了中國文化元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8年之后,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開始流行,各地博物館都推出了自己的文創(chuàng)產(chǎn)品,這些產(chǎn)品涵蓋了大多數(shù)的生活用具。由于許多神獸本就是因生活需求所產(chǎn)生,所以神獸圖樣放置在人們的日常用品上十分自然?,F(xiàn)代科技已經(jīng)可以為現(xiàn)代人類解決了古人所困惑的絕大部分問題的時候,神獸所代表的精神象征和其或是抽象,或是華美的表現(xiàn)被現(xiàn)代設計師們再次利用起來,神獸形象也在新的設計語境中得到了新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