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山因歐陽修而聞名。喜歡一副楹聯(lián):“醒來欲少胸?zé)o累,醉后心閑夢亦清?!?9歲的歐陽修被貶滁州,其實(shí)“醉”只是一種掩飾而已。
滁州,碎步踏在青石板上,淡霧飄散在清晨的上空。有幸隔了歲月,與歐公做了鄰居。
喜歡這里的山,有著江南的婉約恬靜。山上有很多楓、槐、杉、栗等樹,蒼蒼數(shù)百年的古榆,參天而立。山林靜謐,幽深,山鷹在其間嘶鳴。淙淙泉水似一古箏藏于山間,泠泠悅耳。泉水并非驚心動(dòng)魄,宛若仙女裙間一條回旋曲折的銀色綢帶,飄然而下。
穿越水墨畫中,僅是一點(diǎn)古拙小石橋,視野開闊了,醉翁亭便到了。
醉翁亭可謂大名鼎鼎,是中國四大名亭之一,不過看上去很平淡?!坝型ひ砣慌R于泉上者?!憋w翔的姿態(tài),有一種動(dòng)感的美。亭內(nèi)藏石碑兩塊,上刻歐陽修撰文,蘇東坡書寫的“醉翁亭記”,每字三寸見方,歐文蘇字,可謂雙絕,勒石為碑,何等名貴,可惜鑿毀于一個(gè)荒唐的年代。
山上有一“洗心亭”,亭很普通,卻別有意境。這亭好比是杯綠茶,用來醒酒。歐陽修看似醉意的人生,卻對生命有清澈醒悟,醉僅是外表,醒著的是內(nèi)心。
空氣中恍惚有淡淡梅花的清香,那是來自西向處歐公親手所植的古梅吧。穿越歲月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仍枝繁葉茂,兀然傲立著,與蒼竹、古亭構(gòu)成一幅優(yōu)雅古樸畫卷。
沿山道緩緩慢行,撞見深秀湖,清澈、透明、柔媚。我似乎看見歐公,臨水唱和,談笑風(fēng)生,一派閑適清涼自在。
登上南天門,青峰黛嶺,俯視瑯琊山,古樸、清秀、高潔。難怪歐公視宦海浮沉為云煙,山山水水間,把心靈沉淀得恬淡閑適,才有淡雅婉轉(zhuǎn)的《醉翁亭記》,文是心境的滲透。一個(gè)人,就這樣賦予了一座山千古的生命。
(據(jù)《華東旅游報(b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