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師授課方式的體現(xiàn),記錄了教師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過程。不同的課堂教學設計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一個優(yōu)秀的課堂設計應該包含課內教學、課外延伸、人文素質以及情感認知等多個方面。這對教師的知識水平、個人素養(yǎng)、教學能力、教學經(jīng)驗都有嚴格要求?;诖?,本文對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進行解讀、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學策略
1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要素
建構素養(yǎng)的最基本能力就是聽、說、讀、寫。只有提高教師對基本能力的重視程度,才可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普遍情況下,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是互相影響互相作用的關系,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對學生進行綜合或者單一的培養(yǎng)。其中,“聽”主要要求學生通過傾聽,對教學內容產生自己的理解;“說”主要要求學生通過與教師的課堂互動來進一步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讀”則是通過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提高學生對文學的賞析能力;“寫”則是教師結合不同的語言活動,讓學生對自身的感受進行書寫的過程。基于此,便可以看出,語文課堂的教學與語言文字的學習是息息相關的。而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教師更應該對傳統(tǒng)教學思維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教學課程的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課堂教學效果得到提升。
2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2.1教學方式單調
通過對小學語文日常教學情況進行了解可以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依舊有很多教師采用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手段,即生字教學、重點詞語講解、全文概括講解、重點詞句要求學生摘抄記錄并理解、課后留大量作業(yè)的傳統(tǒng)模式。這也是中國教學的一大通病。雖不出錯,卻易導致教學機械化、模式化。
2.2教學思維成人化
有很多教師因自身的教學思想與學生的學習思想不同,導致無法理解學生的部分學習行為,認為內容簡單,學生應該學會。因此對學生一知半解的詢問無法做到耐心講解,甚至是無意間呵斥。這極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學生面對問題“不敢問、不愿問”。學生因此無法深度理解作者所想,自身思維無法得到良好引導。
2.3師生互動過少
教師面對小學生應該有耐心,成為他們學習生活上真正的良師益友。可當下部分教師過于關注教學本身,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無法準確地了解學生所學所需。上述這些都與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理念存在差異,長時間下去,不僅會對學生在校的學習行為和學習興趣產生消極影響,同時也會對學生的成長以及生活造成惡劣影響。
3語文核心素養(yǎng)內容
3.1語言建構與運用
各學科的學習都建立在語文學習的基礎之上,對于幫助學生理解題目含義、表述問題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生活上語文是交談的基本要素,正確的表達方式、合理的語言運用都離不開語文的學習。
3.2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語文涵蓋內容極廣,絕不僅僅是識字學習。它以文章故事等形式讓學生在校園期間就對社會有初步了解。語言的多種運用形式可以促進孩子的思維發(fā)展,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如何用最好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意思,這在其日后的生活學習中會成為絕佳助力。
3.3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
語文這一門學科充滿魅力。真正接觸并融入其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精神思想以及審美能力。古詩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文學素養(yǎng)提升上去了,一個人的氣質自然也會由內而外發(fā)生極大變化。而不熟悉語文、不了解語文魅力的人模仿不來這種氣質。
3.4文化理解與傳承
中華文化傳承發(fā)展千年,語言漢字是其傳承下來并蓬勃發(fā)展的根本所在。作為中華文化的傳承者,我們不僅僅要做到能識字造句,更要了解其魅力所在。
4核心素養(yǎng)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具體策略
4.1基于核心素養(yǎng),更新教育理念
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對自身的教育理念進行轉變。語文教學過程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而且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推進。
4.2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師思維
核心素養(yǎng)一大主要目的就是引導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事物。小學生對事物理解有限,教師站在孩子的視角看待問題,有助于孩子對知識的理解,感情也會得到有效培養(yǎng)。
4.3基于核心素養(yǎng),合理使用教學策略
小學生處于對周邊事物充滿好奇的探索階段,這個時候思維也最為發(fā)散,極易與周圍人產生交流的欲望。教師應該多與學生交流,拉近師生距離,并試著理解學生的思維,因材施教,激發(fā)學生自己了解事物學習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周圍事物的獨特之處,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美的能力。
5結束語
小學是學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啟蒙時期,語文由于其自身的基礎性和延展性更是與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在核心素養(yǎng)下對小學語文課堂進行教學設計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饒秀霞.基于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之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9(11):88.DOI:10.3969/j.issn.1672-1896.2019.11.089.
[2]宋先進.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研究[J].文淵(中學版),2019(3):33.
[3]黃哲停.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探析[J].考試周刊,2019(67):37.
作者簡介
劉沿凱(1982.04-),男,漢族,籍貫:重慶江津,工作單位:西藏昌都市丁青縣教育局教研室,一級教師,本科。